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0年  第26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熔模精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王贵, 杨莉, 周铁涛
2000, 26(3): 249-251.
摘要:
根据熔模精密铸造过程的传热特点,通过对铸型/环境边界及冒口/环境边界进行自然对流和辐射传热处理,改进了原有数值模拟系统,实现了对熔模铸造凝固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对采用4种不同铸造工艺方案的阀体铸件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缺陷预测,获得了与试验相一致的模拟结果.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进行批生产的铸造工艺方案.
用整数小波变换进行无失真SAR图像压缩
王祖林, 周荫清
2000, 26(3): 252-255.
摘要:
介绍了利用提升方案(lifting scheme)构造小波变换的3个主要优点,给出了几个整数到整数可逆小波变换对,讨论了SAR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整数到整数小波变换进行无失真SAR图像压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速度快、可进行同址运算和能进行分级传输等特点.比较了对ERS-1单视SAR图像和IEEE标准测试图的压缩结果,表明性能要略优于DPCM(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方法,且只须对单视SAR图像作一级小波分解,分解级数增加会使压缩效果变差.
多重分形谱及其计算
王祖林, 周荫清
2000, 26(3): 256-258.
摘要:
多重分形理论是进行信号奇异性处理的有用工具,由于只有少数集合的多重分形谱可以有解析表达式,多重分形谱的计算是其中重要而又较难处理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多重分形理论的一种形式体系,提出了一种采用动态链表来进行多重分形谱计算的方法,大幅度地降低了对存储器容量的要求.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康托集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相符,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RF低噪音放大器的仿真设计方法
刘久文
2000, 26(3): 259-262.
摘要:
探讨了使用惠普公司的微波电路仿真软件EESOF/Libra设计射频集成电路(RFIC)接收端的低噪音放大器(LNA)的方法.设计采用惠普砷化稼场效应管(HP ATF-21186).由于ATF-21186的稳定性欠佳,且放大器的整体增益在33 dB以上,噪声系数小于2,输入、输出驻波系数小于2,因此对如何提高电路的稳定性、降低噪声系数及具有较好的输入输出匹配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过程首先从等效集总元件电路模型设计入手,然后使用平面结构实现各集总元件以便易于集成.经过EESOF的整体仿真,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
多目标遥测系统方案的研究
程吉宽, 陈玲
2000, 26(3): 263-266.
摘要:
根据多目标遥测系统的要求,提出了码分多址体制的多目标遥测方案,详细论述了码分多址体制的多目标遥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并给出系统框图.该系统的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可与GPS技术相结合实现遥、外测合一.
VHF空地数据链信道访问参数研究
张军, 方新, 张其善
2000, 26(3): 267-269.
摘要:
基于甚高频空地数据链信道访问模型和CSMA的矩阵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数据报告更新率、数据报文长度、监听密度、数据链路信息传输率、数据链地面站的覆盖范围、数据链所能支持的飞机数目等参数,在不同的信道访问特性变化规律下对系统的吞吐量及报文传输延时的影响.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信道访问参数对VHF空地数据链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智能交通系统及其信息化模型
杨东凯, 吴今培, 张其善
2000, 26(3): 270-273.
摘要: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是在传统的交通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系统,其研究对象是人、车、路和环境交通四要素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又可以称之为广义的交通信息.本文在介绍国际上ITS研究状况的基础上,首先给出了ITS的系统组成,而后从信息技术的角度阐明ITS是一个交通信息获得、传输、处理而后利用的信息系统,提出了ITS的信息化模型,最后简述了ITS中的信息技术四基元.
雷达导引头交班与弹目几何位置关系研究
屈剑明, 毛士艺, 李少洪
2000, 26(3): 274-277.
摘要:
研究了雷达导引头的交班误差以及截获概率与交班时刻弹目几何位置的关系 ,提出了单个误差角的导引头天线指向角误差模型 ,它与两个误差角的导引头指向角误差模型相比可以更好地分析天线指向角误差 ,并得到使指向角误差最小的弹目几何位置 ;然后进一步得到使多普勒频率误差最小的弹目几何位置 ;给出了最终的截获概率的表达式 ,截获概率由目标处于导引头天线主波束的概率、目标回波多普勒频率落入接收机频带内的概率和目标的检测概率组成的 ;最后分析了一种典型的中末交班情况.
阵列雷达中快速目标截获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
徐斌, 杨晨阳, 屈剑明, 李少洪
2000, 26(3): 278-281.
摘要:
研究了阵列雷达中快速目标截获的两个关键问题:角度测量和角度预测.首先,从测角原理、要求的波位排布、鉴别特性和测角性能等几个方面研究了阵列雷达中快速目标截获的两种测角算法:幅度比较类单脉冲和幅度加权平均,提出了这两种算法在工程应用中的引导和非线性校正方法;然后,分析了利用跟踪滤波器的角度预测算法,提出了SDF跟踪滤波器;最后,在某阵列雷达仿真系统中进行了仿真研究.
星载SAR天线指向稳定度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黄岩, 李春升, 陈杰, 周荫清
2000, 26(3): 282-285.
摘要:
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指向不稳定对成像质量影响的角度研究天线指向稳定度.对均匀加权天线,详细推导了天线指向不稳定引起的成对回波的位置和幅度,分析了成对回波对点目标冲激响应的峰值旁瓣比、积分旁瓣比的影响.研究了天线指向不稳定造成的多普勒中心频率误差,根据多普勒中心频率误差与图像位置偏移的关系,给出了图像质量对天线指向稳定度的要求.最后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
FDTD-Diakoptics算法中的时域模技术
苏东林, 吕善伟, 张其善
2000, 26(3): 286-289.
摘要:
通过采用时域模技术,FDTD-Diakoptics算法可以用来有效准确地分析复杂的微波集成电路.根据电路的几何结构选定时域模函数,以该时域模函数为基础,建立微波电路的多模电路模型,使用全波时域分析方法求解多模电路对应于各个时域模的时域响应,使用傅里叶变换技术计算时域模函数的冲击响应,从而进一步得到多端口网络模型,使用FDTD-Diakoptics算法对微波电路进行分析.讨论了全波时域方法求解时域模函数时域响应时激励函数的选取原则,讨论了用傅里叶反变换求解时域模函数冲击响应时频带宽度的选取问题.最后本方法被应用于波导滤波器的分析设计.
基于HEMT的单片微波集成放大器设计
杨学斌, 吕善伟, 苏东林, 王良臣
2000, 26(3): 290-292.
摘要:
介绍了S波段单级单片微波集成放大器的设计方法,电路核心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HEMT).针对在该波段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稳定性较差、噪声性能优秀的特点设计电路拓扑,在HEMT的输入端并联一个200Ω电阻,用HP-EESOF公司的Libra2.1软件进行了小信号电路仿真与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放大器是绝对稳定的,在2~3GHz频带内增益为14.2dB,纹波小于0.4dB,噪声系数约2.7dB,满足实用要求.
介质覆盖的柱面共形微带天线的互耦分析
刘章发, 吕善伟
2000, 26(3): 293-295.
摘要:
共形微带天线间的互耦对微带天线阵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对微带天线阵的自然的或人为的损害,需要在天线阵表面涂覆介质层或给其加上天线罩,因此在设计共形微带天线与阵列时也应当考虑覆盖层或天线罩的影响.利用严格的全波法分析和计算了介质覆盖、探针馈电的柱面共形微带天线单元间的互耦,给出了E面和H面互耦的数值结果,并讨论了柱面曲率半径和贴片间距对互耦的影响,给出了互耦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同时也研究了衬底介质和覆盖层对互耦的作用.
基于空时DFT投影实现宽带信号二维角估计
斯德谊, 沈士团, 刘荣科
2000, 26(3): 296-298.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DFT投影的宽带信号二维角估计算法. 该方法采用3个共面的均匀线阵,每一均匀线阵对宽带信号空间采样,然后进行空时二维DFT变换,在空时频率域对宽带信号进行投影变换,用MUSIC算法实现宽带来波信号方向余弦的估计. 利用3个方向余弦估值进行配对,然后求得来波的方位角和仰角估计. 该方法既保留了投影算法的优点,即不需要源的先验知识;不需变换矩阵和在低信噪比有好的性能,又避免二维谱峰搜索.仿真实验表明了算法是有效的.
GPS/INU/DM组合定位导航技术在ITS中的应用
张飞舟, 范跃祖, 孙先仿
2000, 26(3): 299-302.
摘要:
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的基本思想,阐述了GPS/INU/DM(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Inertial Navigation Unit/Digital Map)组合定位导航技术在ITS中的应用,以及提高组合定位导航精度及可靠性的几种技术措施.该组合定位导航是将卫星定位技术、惯性导航定位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新型技术,具有全方位、全天候、防遮挡的功能.ITS中利用组合导航技术可实现道路交通管理"自动化"、车辆行驶"智能化",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
智能交通系统中路况信息的编码
师延山, 王珂, 范跃祖
2000, 26(3): 303-306.
摘要:
根据提出的一种交通量生成模型所产生的仿真数据,对城市交通中路况信息数据流的信源编码进行了研究. 压缩数据的方法是对初始信源等效变换,使变换后等效信源的概率分布比原信源更加有序,熵值更小,从而压缩率更高. 传输时还要对等效信源使用霍夫曼(Huffman)算法编出即时可译码,使该变长码的平均码长接近熵值. 给出的编码方案可用于智能交通系统(ITS)的车辆导航中对路况信息的传输.
飞行控制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设计
朱耀忠, 王自强
2000, 26(3): 307-310.
摘要:
飞行控制中机电作动系统的发展是全电飞机的重要技术之一,而无刷直流电动机是其中的关键部件.采用钐钴永磁材料可以明显地减轻电机的质量和提高效率,该电机能在低惯量下输出高转矩,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能力.但电机体积主要受定子损耗引起的发热和温升的限制,与永磁材料的磁能积无关.另外,脉宽调制逆变器电源将使电机的铁损耗大大增加.根据逆变器电源的特点,结合电机的技术指标和对功率/质量、峰值转矩/转子惯量等要求,提出了该电机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电磁因素.
三级倒立摆的数控稳定
杨亚炜, 张明廉
2000, 26(3): 311-314.
摘要:
应用基于物理模型的拟人智能控制思想设计控制器.结合单倒立摆系统模型的定性分析与三级倒立摆物理结构特性分析得到定性控制律,利用系统运动模态随反馈增益系数的转化规律,由智能搜索方法实现定性控制律的量化,成功实现计算机控制三级倒立摆系统长时间稳定,并给出各状态变量实测数据曲线图.应用同样方法可以控制不同结构的三级倒立摆稳定.证实了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和实验成果的可重复性.
超机动导弹的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景韶光, 王青, 宋子善
2000, 26(3): 315-317.
摘要:
研究了应用于具有超机动能力的导弹的非线性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利用神经网络可以任意逼近非线性函数的能力,来学习超机动导弹在大迎角状态下的高度非线性动态特性的逆动态特性,得到对参数变化及未建模动态具有较好鲁棒性的控制系统.为了改善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算法的稳定性,对学习增益做了模糊化处理.数字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控制方案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数字控制的研究
江加和, 喻统武, 宋子善
2000, 26(3): 318-320.
摘要:
以电液施力系统为对象,讨论了数字控制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将开闭环控制优化设计方法应用到该系统中,通过微机,A/D,D/A板来实现对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同时对PID(比例积分微分)算法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阐述了该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实验.对这两种算法的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它们均能实现电液伺服控制,但是从效果来看,开闭环算法的控制指标高于PID算法的指标.最后对多余力的消除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消除多余力的方法是成功的,行之有效的.
基于网络的大型民用飞机飞行仿真系统
刘丽, 彭晓源, 王行仁
2000, 26(3): 321-324.
摘要:
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仿真研究所开发的大型民机通用飞行仿真系统,首先介绍它的硬件系统组成、基于总线型的实时网络拓扑结构、模拟座舱的布局以及各分系统的功能和在网络节点上的分布,然后介绍了模型及主控计算机的管理方式和软件编程,最后讨论了网络通信中的几个问题,以及保证系统实时性所采取的措施.
导弹的RCS计算研究
张云飞, 武哲, 陆柱蕙
2000, 26(3): 325-328.
摘要:
综合应用高频RCS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光学法、几何绕射理论、物理绕射理论和等效电磁流法等计算了导弹各种散射源如平板、圆柱、二次曲面、边缘等的RCS.结合计算行波和二面角散射的经验公式,计算了导弹整体的RCS.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如果对目标的散射源分析正确、模拟准确,高频方法的计算结果可以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其主要散射源在头向为雷达天线或红外导引头,在侧向为弹翼之间的二面角以及弹身、弹翼.
分子筛供氧爆炸减压过程的数值模拟
杨锋, 林贵平, 肖华军
2000, 26(3): 329-332.
摘要:
建立了爆炸减压时肺泡氧分压随时间变化的房室数学模型,对于分子筛供氧情况下爆炸减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能够很好的符合.分析了飞行高度及供氧浓度对过程的影响.此模型为求解爆炸减压时肺泡氧分压降到临界值的时间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对高空飞行医务监督和应急供氧装备的设计有实际意义.
机载智能泵源系统的总体方案
陈斌, 王占林, 裘丽华, 费斌军
2000, 26(3): 333-336.
摘要:
高压化、大功率等是机载液压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传统的机载恒压变量泵源系统,机载液压系统的高压化、大功率必然要带来系统无效功率的增加,从而导致系统温度急剧升高,这是未来飞机发展的一个难题,高压变流量变压力智能泵源系统是解决此问题的最佳途径.提出了一种高压变流量变压力机载智能泵源系统的总体方案.采用微机对泵源系统进行主动控制.该系统具有流量、压力、功率和综合4种工作方式,同时,该系统还具有故障工作方式和一定的状态监测功能.
NiTi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 的建模技术
苏众庆, 麦汉超, 陆萌
2000, 26(3): 337-339.
摘要:
在对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应力、应变和温度关系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复合材料四边形和三角形板单元模型,并推导了相应的有限元公式.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能够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的有限元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复合材料悬臂梁进行了分析,结果是令人满意的.随着对形状记忆合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材料必将在智能材料和结构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航空母舰尾流数值仿真研究
彭兢, 金长江
2000, 26(3): 340-343.
摘要:
为研究舰载飞机进舰着舰过程中航空母舰尾流的影响,选取了一个尾流模型在微机的MATLAB环境中模拟其速度的空间分布.根据成因将紊流分为4个组成部分:自由紊流分量的功率谱用成形滤波器法模拟,稳态分量通过线性插值得到,周期性分量可直接计算得到,而航母诱导的随机紊流分量则通过MATLAB的SIMULINK工具包模拟.模拟表明周期性分量占主导地位.此模型需要实验数据和船上实测数据进一步确认.
机身主要承力框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谢永河, 吴文正
2000, 26(3): 344-347.
摘要:
将基于二次规划的准解析法优化理论应用于机身主要承力框的设计中,建立了机身主要承力框的优化模型.以承力框重量为目标函数,考虑了尺寸约束、强度约束和抗弯刚度约束,使优化后的机身结构不但满足强度要求,同时使优化后机翼机身对接接头的抗弯刚度与原准机保持一致.根据优化理论编制了SAAOP(Structure Analyzing and Optimizing Program)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程序可应用于大型薄壁机身主要承力框的初步设计中.
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接触搜索模型的研究
王晓林, 周贤宾
2000, 26(3): 348-351.
摘要:
基于参数曲面描述法和有限元网格描述法,提出模具几何形状模型的曲面单元描述法,采用了逐级更新的接触搜索算法,推导出求交迭代初值优化选择方案及满足无穿透原理的接触判断准则,并建立了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接触搜索模型,此模型不仅改善了数值模拟的收敛性,而且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稳定性.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PPOR模型研究与实践
周长胜, 王旭海, 赵永顺, 邓家
2000, 26(3): 352-356.
摘要:
面对数量和体积急剧增长的产品设计信息,企业必须加强产品数据信息管理.尽管从不同的产品数据管理的观点看,有不同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但仍然有一些基本特性是一致的,总结并提出了产品数据管理应当满足的几项原理.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内涵是集成并管理与产品有关的信息与过程,因此对产品数据管理中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研究是实现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关键步骤.PPOR模型分别是指产品(Product)管理模型、过程(Process)数据管理模型、组织(Organization)管理模型和资源(Resource)管理模型,各模型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产品信息管理的框架.这些模型都用EXPRESS-G语言描述,并且按此实现了基于STEP标准的原型系统.
飞机构型控制技术初探
杨玺, 范玉青
2000, 26(3): 357-360.
摘要:
为了对现代飞机制造业中存在的复杂飞机构型进行有效地管理,解决产品数据管理中所遇到的构型控制难题,分析了现代飞机制造的特点以及对当今飞机制造业提出的问题,强调了构型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在明确了构型控制技术一些主要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借鉴波音公司实施构型控制技术的经验,针对中国飞机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指出了飞机构型控制技术的4个关键内容,阐明了为实现飞机构型控制技术目前应开展的工作.
产品概念设计网络求解的评价算法研究
韩晓建, 邓家
2000, 26(3): 361-364.
摘要:
产品概念设计是一种复杂的推理求解过程,它的设计过程的推理、判断工作量往往非常巨大.利用"与/或"树的知识表达方法,对产品概念设计过程的原理解答及其组合原理方案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分解/综合网络评价算法,为产品概念设计过程的优化以及设计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进一步开发智能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支持工具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评价方法.
区间离散系统的鲁棒控制
张远, 贾英民
2000, 26(3): 365-368.
摘要:
用值集凸分析方法研究了区间离散系统鲁棒镇定问题。当系统传函仅低次项系数受扰时,导出了一阶控制器鲁棒镇定区间系统的顶点结果,并举例说明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一维向量场含时变参数的非完全分岔
化存才, 陆启韶, 王琪
2000, 26(3): 369-372.
摘要:
提出新的简便的方法研究一维向量场含线性时变参数的非完全分岔问题. 建立了量级平衡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微分方程解对参数和时间的连续性,讨论时变分岔方程的分岔转迁滞后和对分岔图的影响. 对3种不同类型的分岔模型方程作了具体的分析,给出它们分岔转迁的量级关系,定性分析结果与数值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表明:存在非完全分岔参数的临界值,使得当非完全分岔参数分别小于、等于和大于临界值时,相应的时变分岔分别出现滞后、与定常分岔几乎一致和提前现象.
常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