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35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论文
机翼位置对复合式直升机旋翼-机翼干扰的影响
万 佳, 陈 铭
2009, 35(5): 519-522.
摘要:
复合式直升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分析手段还较少.结合自由尾迹算法和涡格法,编制了针对复合式直升机旋翼-机翼升力系统的气动计算程序,对于旋翼和机翼间的气动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不同前飞速度下机翼位置对旋翼-机翼气动干扰的影响.从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在高速情况下,除旋翼扭矩外,气动干扰对机翼位置不敏感;低速时的干扰情况较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旋翼不对称涡系下,机翼升力不对称,会产生滚转力矩.这对复合式直升机的设计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航空发动机一维数值仿真
昌中宏, 朱之丽, 唐海龙
2009, 35(5): 523-526.
摘要:
分析了航空发动机一维气动热力数值仿真模型,此模型能够用于航空发动机整机数值仿真.进行了整机性能数值仿真,求解过程考虑了粘性效应以及气体流动损失对于整机性能的影响;采用了具有TVD性质的高阶精度Godunov格式,此格式具有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和激波捕捉能力;应用了时间推进法,交替使用显/隐格式.计算了某型带加力的混排涡扇发动机的速度特性以及节流特性并且与设计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数值仿真结果与设计数据比较吻合.分析了典型工作点的计算过程,模型收敛速度较快.
等重量空心盘冷气布置方案
赵 熙, 徐国强, 罗 翔, 邓宏武
2009, 35(5): 527-531.
摘要: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双辐板涡轮盘(即空心涡轮盘)腔内的流动和换热结构.在空心涡轮盘与实心涡轮盘重量一定的前提下,按照转静腔和旋转腔冷气进气位置不同,提出几种组合进气方式的空心涡轮盘冷却结构,即:中心进气转静腔+中心进气旋转腔、中心进气转静腔+高位进气旋转腔、高位进气转静腔+中心进气旋转腔以及高位进气转静腔+高位进气旋转腔.计算结果表明:中心进气转静腔+高位进气旋转腔结构、高位进气转静腔+高位进气旋转腔结构与等重量实心盘及其它空心盘结构相比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同工况下涡轮盘体积平均温度和最大径向温差在空心盘各结构中较低,但阻力损失较大.
基于GA-BP贝叶斯算法的可靠性分析近似模型
任 远, 白广忱
2009, 35(5): 532-535.
摘要:
研究了GA-BP(Genetic Algorithm-Backpropagation)贝叶斯算法在可靠性仿真中的应用.GA-BP贝叶斯算法是一种新型前馈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它建立在遗传算法(GA)、L-M(Levenberg-Marquardt) BP算法以及贝叶斯方法这三者的基础上.由于该算法的训练目标是获取对应于后验分布最大值的权值向量,并且在搜索过程中融入了遗传算法,因此能够使前馈神经网络具有更佳、更稳定的泛化性能.在可靠性仿真中,采用GA-BP贝叶斯算法来构造前馈神经网络近似模型,再用它来替代复杂费时的数值仿真程序进行Monte Carlo模拟,就能够在计算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获取随机输出变量的概率分布情况.
煤粉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张宏博, 秦国彤, 纪任山, 王乃继
2009, 35(5): 536-539.
摘要: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煤粉实际燃烧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并结合其热态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已成为验证数学模型和指导工程实践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应用商业软件FLUENT对煤粉燃烧及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采用混合分数/概率密度函数法模拟湍流燃烧,用P-1辐射模型开展辐射传热模拟,利用拉格朗日/欧拉法处理气固两相间的动量、质量和能量交换,对挥发份的析出采用双速率竞争模型,采用动力/扩散反应速率模型模拟煤粉颗粒的表面燃烧.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际燃烧过程有较好的一致性.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揭示了挥发分释放与焦炭燃烧的过程,为改善和优化煤粉的燃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稀土元素对Al-Ni-Gd-Y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
宋洪海, 段辉平, 马朝利, 张 涛
2009, 35(5): 540-543.
摘要: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研究了稀土元素(RE)对Al-Ni-Gd-Y非晶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Al-Ni-Gd-Y非晶合金的初始晶化温度随着稀土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Al(88-x)Ni6Gd6Y x ( x =1,2,3,4)系中,随着Y含量的增加,初始晶化产物由面心立方Al(fcc-Al)变成为fcc-Al+Al3Gd/Al3Y+未知相.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Al86Ni8Gd3Y3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其中,当Al86Ni8Gd3Y3在568K下保温10min时,其显微硬度及韧性较高,析出尺寸为1~3nm的fcc-Al纳米晶颗粒.
基于图论分割的多光谱图像非监督分类方法
刘娜娜, 李景文, 李 宁
2009, 35(5): 544-546.
摘要:
针对传统基于像素的多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存在的"麻点"现象、采样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分割的非监督分类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图论的分割算法,按局部邻近相似像素点分割成若干子区域,再以分割后子区域为基本单元,整体进行模糊 C均值聚类,最终实现对多光谱图像的非监督分类.实验证明,该方法结合了局部邻近像素点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似区域的整体特征,有效解决了麻点问题,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和算法效率,降低了采样成本.
基于贪婪算法的近空间平台区域覆盖优化设计
陈荣光, 李春升, 陈 杰, 于 泽
2009, 35(5): 547-550.
摘要:
为了实现近空间多平台对任意区域的协同覆盖观测,提出了一种近空间区域性覆盖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针对问题建立了NP-hard集合覆盖模型,应用随机贪婪算法设计并优化平台的位置参数以及采用的波位.随机贪婪方法从贪婪算法得到的一个解出发,随机移除一定比例的平台,再用贪婪策略加入若干个平台,改进了原始贪婪算法对优解空间搜索不足的缺点,因此提高了解的优度,同时也避免了应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智能搜索算法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对全部子集族庞大的存储和复杂的计算.利用STK(Satellite Tool Kit)卫星仿真软件对四川汶川地区的优化设计结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给出了在100%覆盖的情况下平台的各参数信息,验证了该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智能性,为近空间区域覆盖设计提供了有力参考.
GPS多径信号建模及接收机测试评估
杨 伟, 赵 昀, 寇艳红, 黄智刚
2009, 35(5): 551-554.
摘要:
多径信号误差是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及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误差源之一,有关多径建模与多径消除技术一直是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多径信号特性,推导了对GPS定位精度影响最大的镜面反射多径信号模型.基于这一多径模型,利用GPS软件接收机测试了多径对接收机伪距测量精度的影响.测试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多径模型的有效性,所获得的多径误差曲线为窄相关多径抑制技术提供了实验支持.
GNSS模拟器中频调制卡设计与实现
张 硕, 寇艳红
2009, 35(5): 555-558.
摘要: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信号模拟器能够根据用户所设置的GNSS系统和信号形式、载体动态和环境参数,精确模拟出载体收到的卫星信号,这为GNSS系统级仿真试验和接收机的测试提供一种高效的工具.主要研究兼容多系统多频点的卫星信号模拟器中频信号发生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出了数字合路与功率控制的方法和信号相位精确模拟的途径;在基于PCIE+DSP+FPGA+DAC架构的中频板卡上完成了与PC通信、波形控制参数计算和更新、基带信号调制以及模拟中频信号的产生;最后给出了与相应的GNSS接收机的对接结果,验证了所产生中频信号的正确性和信号质量.
应用于D类放大器的新型混沌频率调制电路
冯 玮, 李洪革, 张有光
2009, 35(5): 559-562.
摘要:
针对D类音频放大器的电磁干扰问题,提出了应用于D类音频放大器的易于集成的混沌频率调制电路.电路中设计了新型的混沌序列生成器,并利用频闪映射方法建立了电路的混沌模型.新型电路在保留D类音频放大器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了全新的混沌频率三角波生成器,即以频率混沌变化的三角波替代了传统D类音频放大器中作为脉冲宽度调制载波的固定频率三角波.该电路已采用0.35μm CMOS工艺设计、验证和实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混沌频率调制的D类音频放大器输出信号实现了15dB的电磁干扰峰值能量降幅.
仿人眼功能的三维激光扫描算法
陈伟海, 宋蔚阳, 荣利霞, 刘敬猛
2009, 35(5): 563-566.
摘要:
针对目前国内外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存在的扫描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仿人眼功能的三维激光扫描算法.从仿生学角度出发,该算法模仿人类眼睛的扫描功能,对陌生环境进行分步扫描:根据当前的扫描信息,在线规划出下一步的扫描规律,以减少无用信息的获取;采用分步插补定位的方法来弥补分步扫描带来的时间消耗,从而提高了扫描系统的效率.为了满足扫描算法的在线处理对实时性的要求,采用了一种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硬件平台架构:即DSP作主控制器负责三维信息的获取,FPGA作协处理器负责扫描算法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仿人眼功能的扫描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三维扫描系统的扫描效率.
GPS软件接收机原理样机设计与实现
刘 杰, 富 立, 王玲玲
2009, 35(5): 567-571.
摘要:
为了满足GPS/IN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超紧组合导航系统研究的需要,克服硬件接收机参数固定,适应性差的弱点,设计了一种参数可调、灵活控制的GPS软件接收机.采用GPS L1频率的中频采样信号,运用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频域捕获算法和锁相环与锁频环相互辅助的载波环路,实现了信号捕获、码环和载波环路跟踪、导航电文提取与解码、伪距及导航定位解算,并与NovAtel公司的FlexPax型硬件接收机进行了比较.跑车测试结果表明,该GPS软件接收机捕获迅速、跟踪准确,导航定位精度小于10m,动态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一般GPS硬件接收机,适合于GPS/INS超紧组合导航系统的应用.
网格简化中基于特征矩阵的二次误差测度算法
陈伟海, 徐鲤鸿, 刘敬猛, 王建华
2009, 35(5): 572-575.
摘要:
针对二次误差测度算法存在尖端特征消失、局部过度简化等缺陷,提出了基于特征矩阵的二次误差测度算法用于网格简化.通过将顶点曲率和边长引进该特征矩阵以优化误差度量,模型中各顶点便易于区分,于是具有明显几何特征区域的顶点误差度量能够被提高.这样,边折叠的顺序可以方便的得到调整,使得模型中的突出特征更多的被保留下来.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在保持了二次误差测度算法计算时间短、运行效率高的同时,也克服了网格分布过于均匀、无法突出模型重要特征的缺点.
雷电梯级先导通道电流模型
刘 宁, 肖春燕
2009, 35(5): 576-579.
摘要:
雷电梯级先导通道电流模型是雷电运动仿真和雷击研究的基础,在防雷工程、雷电绕击输电线路的理论研究中必不可少.建立了梯级先导的物理模型,该模型由主通道和先导头部区域两部分组成;给出了雷电梯级先导通道电流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较精确地描述了雷电向地面发展的梯级性和先导头部电荷聚集特性;采用模拟电荷法和偶极子法求解了雷电梯级先导产生的地面电场,仿真结果表明,远区地面电场的平均峰值、峰峰时间间隔与雷电观测值,以及不同回击电流峰值下的近区地面电场与人工引雷观测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飞行控制软件测试中的插桩技术
李跃飞, 郭君红, 白成刚, 蔡开元
2009, 35(5): 580-583.
摘要:
插桩技术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插桩技术应用在飞行控制软件测试中所遇到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其带来的额外开销将导致原程序的实时性下降甚至软件的失效.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布尔型存储数组的新的插桩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优化了插桩的内容,降低了插桩对程序实时性的影响.搭建了一个仿真测试平台并以某型飞行控制软件为实验对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减少了插桩后程序的运行时间,保证了飞控软件的实时性要求.
一种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线导鱼雷模糊导引律
张孝功, 任 章, 王新远
2009, 35(5): 584-587.
摘要:
基于模糊逻辑的思想,提出了一种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智能导引方法,从而可以有效的解决线导鱼雷导引过程中无法充分利用不完备的目标运动要素信息的问题.通过对目标方位、距离、航向等信息在智能导引中的作用及引入机制的研究,采用航向的加权修正,距离信息的强条件限制以及在末制导段的智能机动,合理有效的利用了各种不完备的目标信息并应用于智能组合导引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导引方法在满足最优的入射目标尾流的距离和角度指标上具有很好的效果.
某型无人机全机气动力数值计算
赵国臣, 王朝志
2009, 35(5): 588-590.
摘要:
使用三维造型软件和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某型无人机进行了气动力数值模拟,得到小迎角范围内的升、阻力系数和力矩系数以及无人机表面的压力、密度和来流速度分布情况,同时,对该无人机进行了气动力的工程经验估算,并将估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数值计算能够较好的模拟小尺度低速流场流动,对无人机的研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计算结果为下一步无人机的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超燃试验用加热器三维粘性流场数值模拟
陈超群, 韦宝禧, 章成亮, 徐 旭
2009, 35(5): 591-595.
摘要:
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时,使用燃烧型加热器模拟高焓、高马赫数的来流条件,而加热器的喷注结构对改善加热器出口流场均匀性具有重要作用.使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2种喷注结构的燃烧型加热器进行了三维定常反应流场模拟,获得了设计工况下的流场.结果表明,采用多孔斜喷结构能使氢气在横向有较大的穿透深度,加上空气的引射作用在燃烧室头部产生大尺度横向涡,增强了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燃烧以及燃气的掺混,使加热器出口温度场不均匀性从53%降为21%,氧气摩尔分数不均匀性从63%降为17%,更有利于开展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
基于蚁群算法和Powell法的Lambert转移
高小波, 董云峰, 苏建敏
2009, 35(5): 596-599.
摘要:
研究了两次脉冲时刻均不固定的Lambert轨道转移的优化问题,目标是找到施加两次脉冲的最优时刻,使燃料和转移时间的加权和最小.鉴于传统的优化算法难以获得该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提出了一种蚁群算法和Powell法相结合的优化算法,给出了算法的设计步骤.该算法结合了蚁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Powell法的局部寻优能力,在保证全局搜索能力的同时,提高了算法的局部寻优能力和精度,减少了寻优时间.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这种结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高强度铝合金7B04-T6板材温拉伸本构方程
张 志, 郎利辉, 李 涛, 刘合军
2009, 35(5): 600-603.
摘要:
通过在293~573K的温度范围内和应变速率为0.0006~0.06s-1下对高强度铝合金7B04-T6薄板进行温拉伸试验,研究了高强度铝合金温拉伸性能,以及该合金在升温条件下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合金的流动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升高;延伸率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并基于Fields and Backofen方程建立了该型铝合金在温拉伸时应力-应变模型.
金属橡胶材料吸声特性试验与分析
马艳红, 李昊宇, 李一峰, 洪 杰
2009, 35(5): 604-607.
摘要:
根据已经建立的金属橡胶材料的吸声理论模型,采用阻抗管法对不同参数下金属橡胶材料的吸声系数和声阻抗进行了试验测量和研究.进一步考察了金属橡胶结构参数(丝径、厚度、孔隙率、背后空腔深度等)对其吸声特性的影响及影响规律.并与该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而为金属橡胶在吸声降噪方面的工程应用提供了试验方法,为进一步完善该理论奠定基础.
影响负压爬壁机器人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
刘 荣, 田 林
2009, 35(5): 608-611.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负压吸附方式的小型爬壁机器人.详细介绍了机器人的负压发生装置,并根据负压控制过程中经历的负压形成和负压保持两个过程定性的分析了风机转速与负压值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到了密封气囊与壁面之间的间隙高度是影响机器人吸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满足机器人稳定吸附的前提下,从能耗的角度分析了机器人密封气囊和驱动轮之间的压力分配关系,得到负压值、压力系数、机器人质量、密封气囊摩擦系数以及驱动轮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从转弯性能的角度分析了机器人的移动机构.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以上理论推导.
激光跟踪仪现场测量精度检测
甘 霖, 李晓星
2009, 35(5): 612-614.
摘要: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实时快速、动态测量、便于移动等优点,因此,对激光跟踪仪进行现场校准和精度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验证LT300激光跟踪仪的测量精度是否满足实际测量要求,用该激光跟踪仪检测固定点的测量精度和标准花岗岩三角尺的平面度.改变三角尺的测量距离和测量角度,得到测量精度与测量角度和测量距离的关系,从而得到在实际测量位置下的测量精度.
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优化设计
杨 明, 孟晓风, 张卫军
2009, 35(5): 615-617.
摘要:
换热器的结构优化涉及到多参数的耦合问题.区别于以往优化方法只是将换热器单个性能涉及因素作为目标函数,选取换热器性能涉及因素中的换热体积和换热过程压降损失为优化对象,以湿空气与水热交换作为具体工况条件,分析了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和压降模型,得到了管壳式换热器设计的优化结果,找到了一种综合考虑换热器体积以及换热过程压降损失的换热器结构设计方法.与普通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换热器体积与传热过程压降损失.
多模光纤强度调制型扰动传感器传感原理
李晨光, 杨德伟, 罗光明, 李 琛
2009, 35(5): 618-622.
摘要:
介绍了一种采用"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单模光纤"结构的强度调制型扰动传感器,传感光纤为多模光纤.以提高传感灵敏度为目的,对强度调制的传感原理进行研究,并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原理,得出使用相干光源、阶跃折射率多模光纤、对轴熔接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可以得到传感灵敏度很高的扰动传感器.所述方案结构简单、传感距离长,可应用于各种扰动传感领域,如边界线、军事基地、石油管道等.
基于谱分割的视频镜头聚类方法
钟 林, 李 超, 薛 玲, 熊 璋
2009, 35(5): 623-626.
摘要:
针对现有镜头聚类算法中选择最优化分类个数复杂度较高、分类结果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分割理论的镜头聚类算法.通过对每个镜头集构造球状高斯模型SGM(Spherical Gaussian Model),最优化地拟合镜头数据集,提高镜头分割的准确性;在镜头迭代分类过程中采用谱分割算法以提高最终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在迭代分类过程中,采用贝叶斯信息准则BIC(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作为分类停止的评判标准;最后根据BIC准则计算每两类融合前后的匹配值,判断比较后对分类结果进行融合,矫正在分类过程中同一类被割裂的错误.通过3类体育视频样本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比较和分析.
一种机群上的处理器虚拟化方法
刘忠麟, 肖利民, 郝沁汾, 祝明发
2009, 35(5): 627-630.
摘要:
为了使操作系统能够透明地利用机群中多个服务器的处理器资源,提出了分布式虚拟机监控器中的处理器资源虚拟化方案:即在每个服务器内部提供一定量的虚拟处理器的基础上,通过在服务器之间协作情况下的指令模拟,保证各个虚拟处理器的正常运转,并实现各个虚拟处理器对客户操作系统的位置透明性,从而使得客户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底层多个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质量问题
张 硕, 蒲菊华, 刘玉恒, 熊 璋
2009, 35(5): 631-635.
摘要:
降低功耗、延长寿命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对监测区域保持一定的覆盖质量才能及时捕捉到目标的状态变化.一种广泛采用的策略是选出能够满足监测区域质量要求的最小节点集作为工作节点,关闭其他冗余节点.因此,传感器网络中控制节点休眠与保持覆盖质量是两个重要方面.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求解满足任意给定覆盖服务质量下所需的最小节点数.实验表明,当监测区域与节点感知区域比值较大时,提出的方法更为准确地计算出所需最小工作节点数,且此方法复杂度低、传感器节点的感知区域可以为任意形状.网络覆盖质量与节点休眠率同时达到最大化是一个NP难问题,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尝试性解决这一问题,为传感器网络实际应用带来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自适应网络异常检测算法
吕军晖, 周 刚, 金 毅
2009, 35(5): 636-639.
摘要:
传统的网络管理工具通常是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网络流量异常检测,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不能根据网络状况进行自适应的动态调整.分析了基于时间序列的Holt-Winters异常检测方法,结合建立的历史流量的正常模型,改进了Holt-Winters模型的基值以及平滑因子参数的获取过程,加快了算法的启动时间,缩短了算法对网络环境的自适应时间.改进的Holt-Winters算法相较于原来的Holt-Winters算法以及阈值检测方法检测的正确率更高、误报率更低.
一种有效压缩频繁模式挖掘的算法
童咏昕, 马世龙, 李 钰
2009, 35(5): 640-643.
摘要:
频繁模式挖掘的研究最近致力于在一个合理的容错范围内寻找有代表性的模式来压缩庞大的挖掘结果集.一种新型启发式算法AMSA(Approximating Mining based Simulated Annealing)被提出,其采用了模拟退火思想来保证有效性和压缩的质量.依据FIMI(Frequent Itemset Mining Implementations Repository)提供的公用数据集进行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结论.通过与FPclose算法和RPglobal算法分别进行了性能的比较,AMSA挖掘的结果集规模小于FPclose算法和RPglobal算法得到的结果集规模,特别是当支持度阈值很低时,RPglobal不可在合理时间内产生结果集,AMSA却可在合理时间内得出较精准的结果集.
产品性能可靠性评估的时序分析方法
尤 琦, 赵 宇, 马小兵
2009, 35(5): 644-648.
摘要:
针对航空航天产品高可靠性、长寿命的特点,通过综合时序模型对随机序列自拟合性强与短期预测精度高的优点,提出了两类基于性能退化数据的产品可靠性评估时序模型方法.首先,从性能退化量分布的角度出发,在假设退化量分布类型不随时间变化的前提下,利用时间序列建立了性能退化分布参数的分析模型,进而根据可靠度与性能退化量分布的关系进行可靠性评估.然后,从退化轨迹的角度出发,对所有样本的退化轨迹进行时序分析与建模,外推伪失效区间与伪失效寿命值,进而采用完全寿命试验数据的统计方法进行可靠性评估.最后,对某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数据进行可靠性评估与寿命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刚性车轮月面牵引通过性的模型试验
弓永涛, 高 峰, 李 雯, 孙 鹏
2009, 35(5): 649-652.
摘要:
以重塑模拟月壤为介质,利用深空探测车车轮牵引特性实验台,研究了月面巡视探测器的刚性轮齿车轮与模拟月壤的交互作用,分析了车轮转速、轮上载荷等试验因素对车轮牵引通过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轮转速较低时,挂钩牵引力随滑转率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当车轮转速较高时,存在着临界滑转率点.轮上载荷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车轮的挂钩牵引力,但对挂钩牵引力系数的影响较小.
金属橡胶材料吸声特性的理论分析
马艳红, 洪 杰, 李昊宇, 李一峰
2009, 35(5): 653-656.
摘要:
对金属橡胶材料的吸声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针对金属橡胶多孔性的特点,以瑞利模型为基础,根据圆管中声传播理论和亥姆霍兹共鸣器原理,建立了金属橡胶的吸声理论模型,推导出金属橡胶吸声系数的计算公式.并通过阻抗管法对不同结构参数的金属橡胶试验件进行了吸声性能的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准确性.该吸声模型为金属橡胶在吸声降噪方面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常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