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亚凤, 徐忠锋. 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特点浅谈我国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 大学物理, 2011, 30(10): 48-51.
[2] 吴坚, 李文萍, 商广义. 论研究型大学理科教学中的开卷考试及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6): 60-66.
[3] 王文文, 陈子瑜, 徐平, 王峥. 面向工科学生的"基础物理学"习题讨论课教学要点[J]. 大学物理,2010, 29(1): 52-53.
[4] 毛骏健, 陶铮.大学物理教材建设当与"基本要求"相适应[J].中国大学教学, 2009(6): 89-91.
[5] 王乐梅,姜姗,冯文全. 法语课程的小班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6(5): 112-116.
[6] 方征. 我国小班化研究现状评估与展望-1998-2009年的文献计量分析西北师大学报,2010,4 (7): 78-82.
[7] 李庆蕾.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分析及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 2012(3): 61-64.
[8] CLANE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practice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first year class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mall size and standard size classes[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2010,25(2): 192-206.
[9] 陆国栋.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验分类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10(9): 72-74.
[10] 代伟, 徐平川, 陈太红, 曾体贤, 兰小刚.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 大学物理实验,2013, 26(4): 107-110.
[11] 李朝荣, 李华, 陈强, 等. "一制二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5): 173-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