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强.我国政务微信研究的知识图谱与核心主题[J].情报杂志,2018,37(4):194-200. [2] 陈强,张韦.中国政务微信管理的制度化探索:内容与影响因素[J].中国行政管理,2019(10):62-68. [3] 陈然."双微联动"模式下政务新媒体公众采纳的实证研究[J].电子政务,2015(9):46-51. [4] 原光,潘杰.创新扩散视角下政务微信总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7(8):47-53. [5] 张辉.地方政府政务微信吸纳的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5,34(6):121-125. [6] 宋之杰,巫翠玉,石蕊.政务微信公众号用户采纳研究[J].电子政务,2015(3):18-25. [7] 李晶.数字鸿沟视角下政务微信的使用行为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33(3):23-29. [8] 汪岳新.政务微信用户采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情报探索,2018(1):63-69. [9] 张志安,曹艳辉.政务微博微信:互动机制与深化路径[J].传媒,2015(5):29-31. [10] 张志安,曹艳辉.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传承与协同[J].新闻与写作,2014(12):57-60. [11] 胡思雨,樊传果.论政务"双微"在电子公共服务建设中的协同应用[J].电子政务,2015(12):19-25. [12] 石婧,周蓉,李婷.政务服务"双微联动"模式研究——基于上海市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文本分析[J].电子政务,2016(2):50-59. [13] 闫奕文,张海涛,王丹,等.信息生态视角下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J].情报科学,2017,35(10):109-115. [14] 林功成.警务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和发展对策研究——以"珠海交警"为例[J].电子政务,2017(11):99-109. [15] 曹政,王宁,杨学成.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政务微信影响力评估研究[J].电子政务,2016(7):42-49. [16] 张节,李乌兰,闫旸.政务微信的影响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6(17):52-54. [17] 史志慧,方佳明,胡丽雪.公众参与政务微信活跃度的影响机制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20(4):13-18. [18] 张放,杨颖,吴林蔚.政务微信"软文"化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J].新闻界,2020(1):59-73. [19] 李民,谢丽彬.服务型政府视角下政务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15(4):85-89. [20] 李宗富,张向先.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 60(14):84-93. [21] 张晓娟,刘亚茹,邓福成.基于用户满意度的政务微信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7(2):41-47. [22] 夏保国,常亚平.政务微信的沟通机制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102-106. [23] 朱颖,丁洁.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政务微信与用户的互动研究[J].新闻大学,2016(4):75-86. [24] 王萍,张韫麒,朱立香,等.政务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3):43-50. [25] 宋雪雁,管丹丹,张祥青,等.用户满意视角下政务微信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3):120-126. [26] 海涛,许骏,吴梦菂.基于用户需求的政务微信舆情处置功能的实现和效果提升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6):101-107. [27] 郭泽德.政务微信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以"上海发布"为例[J].电子政务,2014(4):76-83. [28] 梁俊山,刘邦凡.基于政务微信的地方治理创新:实践、问题及对策——以"忻州随手拍"为例[J].电子政务,2016(1):66-74. [29] 张涛甫,徐亦舒.政治沟通的制度调适——基于"澎湃新闻""上海发布""上海网信办"的考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2):139-146. [30] 吴仁献,谢朝武,谈天然.突发事件政务舆情内部人际传播机制研究——以8.8九寨沟地震旅游政务微信传播为例[J].情报杂志,2019,38(9):118-125. [31] 毛斌,刘进军,刘书明.新常态下政务微信的优化路径研究[J].情报杂志,2016,35(8):48-53. [32] 李冠辰.我国"微政务"管理问题研究——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为例[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6-40. [33] 韩菲菲.H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政务微信服务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7. [34] 刘宏信.河北省政务微信的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35] 陈鹤,韩金成,王建成.重大突发事件中公安政务微信应急传播研究——以昆明暴恐事件为例[J].电子政务,2014(9):38-43. [36] 涂刊.政务微信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6. [37] 陈强,王倩茹.中国政务微博管理政策的内容维度及优化方向[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4):64-72. [38] HOLSTI O R.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M]. Boston: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 Co., 1969:137-141. [39] BERTOT J C, JAEGER P T, HANSEN D. The impact of polices on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usage:Issues, 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2,29(1):3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