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雪冬.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4):61-77. [2] 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M].庞诗,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3]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3. [4] POLANYI K.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M]. Boston:Beacon Press,1957:46. [5]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1-510. [6] 管兵.竞争性与反向嵌入性: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J].公共管理学报,2015(3):83-92. [7] 纪莺莺.从"双向嵌入"到"双向赋权":以N市社区社会组织为例——兼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J].浙江学刊,2017(1):49-56. [8] 张军,王邦虎.从对立到互嵌:制度与行动者关系的新拓展[J].江淮论坛,2010(3):147-152. [9] 王思斌.我国社会工作从嵌入性发展到融合性发展之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9-38. [10] 汪锦军.嵌入与自治:社会治理中的政社关系再平衡[J].中国行政管理,2016(2):70-76. [11] 王志华.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体制嵌入[J].求索,2012(2):66-68. [12] 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00. [13] 金华.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挑战与回应——社会组织参与的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19(4):169-175. [14] 韩芳.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志愿服务行动研究[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8(1):85-96. [15] 吴元兵,李易蔓.组织化是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社科纵横,2018(3):70-72. [16] 张勤,张书菡.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的能力提升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6(5):119-124. [17] 孙少龙.全国支持疫情防控慈善捐款已达257亿[N].新华每日电讯,2020-02-29(2). [18] 吴丹.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省思[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0(2):28-31. [19] 刘佳."国家-社会"共同在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全民动员和治理成长[J].武汉大学学报,2020(3):15-22. [20] 于海.志愿运动、志愿行为和志愿组织[J].学术月刊,1998(11):56-62. [21] 李芳.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志愿服务的经验与前瞻[J].中国社会工作,2020(4):23-24. [22] 朱健刚.疫情催生韧性的社会治理共同体[J].探索与争鸣,2020(4):216-223. [23] 钟宇灵.社会工作介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以深圳社工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服务为例[J].中国社会工作,2020(4):34-35. [24] 刘霞,向良云.网络治理结构:我国公共危机决策系统的现实选择[J].社会科学,2005(4):34-39. [25] 张军,刘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模式服务效力及其反思[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0(3):79-86. [26] 张海波,童星.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5(3):58-84. [27] 陈凤莉.抗击疫情,我们是青年志愿者![N].中国青年报,2020-04-03(1). [28] 任国友,周昭睿,杨鑫刚,等.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应急协同能力研究[J].应急救援,2018(4):35-40. [29] 李春艳.我国NGO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例[J].学会,2020(3):5-10. [30] 田毅鹏,张帆.社会矛盾调处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嵌性"运作——以J市信访法律事务服务中心为例[J].社会科学,2018(5):63-75. [31] 何国家,董成文,郁晓霞,等.充分发挥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N].中国应急管理报,2018-08-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