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22, Vol. 35 ›› Issue (3): 111-120.DOI: 10.13766/j.bhsk.1008-2204.2021.0335
胡象明1, 刘鹏1, 张艳2
HU Xiangming1, LIU Peng1, ZHANG Yan2
摘要: 在核电站项目风险沟通过程中,公众不信任风险管理者是导致沟通失败的重要原因。在回顾尼克拉斯·卢曼和安东尼·吉登斯"脱域"机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信任建立的解释框架。通过对中国核电站周边居民的调查发现:公众的核电站的接触深度、互动参与程度、个人收益认同和社会效益认同四方面因素对风险管理者信任度均有正向影响,但核电知识水平的正向影响并不稳定;公众的核电知识水平和与核电站接触深度两方面因素对风险感知水平均有负向影响,但社会效益认同的负向影响并不稳定。结果表明,信任建立存在两种途径,即因熟悉产生的信任和因恐惧产生的信任,验证了信任建立的双重逻辑。据此提出,可以通过公开透明、及时补位和发展惠民三种方式来探索居民对中国核电风险管理者信任度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