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海波. 行政诉讼法研究3.0[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1(5): 1-8. |
[2] |
赵宏. 保护规范理论在举报投诉人原告资格中的适用[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1(5): 9-17. |
[3] |
王贵松. 行政协议无效的认定[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1(5): 18-23,102. |
[4] |
龙卫球, 裴炜. 电子证据概念与审查认定规则的构建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9(2): 39-48. |
[5] |
石现升, 李美燕. 互联网电子证据运用与司法实践[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9(2): 49-54. |
[6] |
倪晶. 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真实性认定[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9(2): 55-63. |
[7] |
肖建华, 袁圆. 论航空事故调查报告诉讼证明问题[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7(6): 21-27. |
[8] |
杨春桃. 论自然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7(6): 50-55. |
[9] |
李美燕. 论证明责任的阶段性[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6(4): 46-53. |
[10] |
石达理. 日本小额诉讼制度考察[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50-55. |
[11] |
李长春, 罗丽华. 制度溯源及其意义 ——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的法系考察[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0(3): 4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