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荀子. 荀子[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
[2] 张觉. 荀子校注[M]. 长沙:岳麓书社,2006.
[3] 齐明山. 公共行政学[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上接第15页) 五、结论 由前述分析可见,对于券商而言,采取较高的IPO抑价、较低的承销费用和建立自身行业优 势的措施,会促进自身市场份额的提升。对于证券市场而言,首日收益的正影响和长期收益 的负影响,反映了中国证券市场机制的某些不完善:一方面,IPO抑价使投资者和内 部人得利,但却使上市公司承受损失,IPO抑价对券商市场份额有促进作用,这反 映了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机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上市公司的利益没有得到维护。另一方 面,长期收益对承销商市场份额的负影响,反映了中国证券市场上券商声誉保证机制还存在 缺陷,既没有起到对质量好的上市公司的彰显和促进作用,也没有使承销高质量上市公司的 券商声誉得到提升。 券商IPO市场份额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之下,各因素的传导机制及效 果又会产生很大差异。笔者仅是对首日收益、长期收益、承销费用和行业集中程度四个因素 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至于更深的层次,如发行方式等其他因素对市场份额的影响,以 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