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家义. 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J]. 求是,2009(10):28-30.
[2] KRISTIN R K.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audit:The case of the auditor general in Norway[J].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3,91(3):680-695.
[3] 叶子荣,马东山. 我国国家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2-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7(6):12-24.
[4] 宋夏云. 中国国家审计独立性的损害因素及控制机制研究——基于246位专家调查的初步证据[J]. 审计研究,2007(1):24-29.
[5] 田彬彬,范子英. 纪委独立性对反腐败力度的影响——来自省纪委书记异地交流的证据[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5):101-115.
[6]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官员"天花板"困局[J].人民论坛,2009(23):12.
[7] 兰艳泽,舒江剑. 政府审计是否发挥了"免疫功效"?——基于政府审计质量的实证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104-110.
[8] Gary G,Rowan J. Measuring audit quality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England and Wales[J]. 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 2011, 23(1):60-66.
[9] 赵劲松. 关于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特征的一个分析框架[J]. 审计研究,2005(4):65-68.
[10] 赵保卿,谭先华,王巧荣. 政府绩效审计供需均衡分析——基于公共产品供需均衡视角[J]. 审计研究,2008(1):26-30.
[11] 马志娟. 国家审计与腐败治理——基于制度、体制层面的思考[J]. 中国农业会计, 2013(7):36-40.
[12] 马志娟. 腐败治理、政府问责与经济责任审计[J]. 审计研究,2013(6):52-56.
[13] 吕君杰. 政府审计反腐败效果研究——来自地方审计机关的经验证据[J]. 中国审计评论,2015(1):81-89.
[14] 聂新军,张立民. 我国地方政府审计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江西、广东两省的调查报告[J]. 当代财经,2008(7):98-102.
[15] 刘泽照,梁斌. 政府审计可以抑制腐败吗?——基于1999——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17(1):42-51.
[16] 李璐,夏昱.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审计机关绩效评价研究[J]. 财政研究,2011(12):46-50.
[17] 王芳. 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需求方与供给方视角的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9.
[18] 聂新军,张立民. 我国地方政府审计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江西、广东两省的调查报告[J]. 当代财经,2008(7):98-102.
[19] 董延安. 受托责任·审计·权力控制——审计对权力进行控制的动因分析[J]. 当代财经,2007(5):112-116.
[20] Dye T R,MacManus S A,Zooberg K. Politics in states and communities[M].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 1969:10-20.
[21] Ingram R W. Economic incentives and the choice of state government accounting practic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4:126-144.
[22] 李明,聂召. 国家审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来自省级地方政府的经验证据[J]. 审计研究,2014(6):36-41.
[23] 刘雷,崔云,张筱. 政府审计维护财政安全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 审计研究,2014(1):35-42.
[24] 李明辉. 政府审计在反腐败中的作用: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4):106-115.
[25] 刘桂良,周英. 价值链视角下的政府审计反腐功能分析——基于地方审计机关审计情况统计的经验数据[J]. 系统工程,2014(5):9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