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周敦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7.
[2] 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再造政府[M].谭功荣,刘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13.
[3] 竺乾威.官僚化、去官僚化及其平衡:对西方公共行政改革的一种解读[J].中国行政管理,2010(4):47-50.
[4] 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M].邵国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27.
[5]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213-248.
[6] 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吴爱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27.
[7] 拉塞尔·林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M].汪大海,吴群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14.
[8] 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孙迎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31.
[9] 刘红波.一站式政府研究——以公共服务为视角[D].长春:吉林大学,2011.
[10] KUBICEK H, HAGEN M.One-stop government in Europe:An overview[EB/OL].[2012-06-08].http://www.egov.vic.gov.au/pdfs/OneStop.pdf.
[11] 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31.
[12] 曾凡军,韦彬.整体性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理逻辑[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1):22-25.
[13] 曾维和.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跨部门协同——评希克斯的整体政府理论[J].社会,2012(5):36-47.
[14] 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张成福,王学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25-232.
[15]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6-43.
[16] 罗珉.论管理学范式革命[J].当代经济管理,2005(10):35-40.
[17] 胡晓红.WTO规则与国际经济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98.
[18] 丁煌.西方企业家政府理论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9(6):46-50.
[19] 董礼胜,刘作奎.发达国家电子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4-5.
[20] 金江军,潘懋.电子政务高级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0.
[21]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罗伊·加德纳,詹姆斯·沃克.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M].王巧玲,任睿,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2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