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ANS G, EVERT P. The stability of stated preferences for public goods:Evidence from recent budget games[J]. Public Choice,1989,60(2):123-132.
[2] 孟兆敏.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服务需求偏好研究——以上海为例[J]. 南方人口, 2014,29(5):20-32.
[3] 陈水生. 公共服务需求管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议程[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7(1):109-115.
[4] 杨宏山.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公共服务需求[J].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7, 19(5):21-23.
[5] 容志. 规范与表达:公共服务需求的分析框架及其政策意涵[J]. 管理世界, 2017,41(10):174-175.
[6] 王玉龙, 王佃利. 需求识别、数据治理与精准供给——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之道[J]. 学术论坛, 2018,41(2):147-154.
[7] 盛明科, 蔡振华. 公共服务需求管理的历史脉络与现实逻辑——社会主要矛盾的视角[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5(4):23-32.
[8] 孙航. 区域人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5):91-94.
[9] 张杉杉, 杨河清. 海归人才需求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J]. 中国人才, 2011(7):74-75.
[10] 张靖. 科技型创新人才发展的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浙江台州市为例[J]. 改革与战略, 2015,31(6):83-86.
[11] 顾承卫, 王敬英, 顾玲琍,等. 为青年科技人才服务问题探析——以上海市为例[J]. 科研管理, 2016(S1):219-224.
[12] 江海, 欧阳国桢, 资智洪. 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体系研究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 2017(5):89-92.
[13] 李季. 关系嵌入视角下的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研究[J]. 江苏高教, 2013(1):78-80.
[14] 杨莉, 郭晶. 创新领军人才的知识服务需求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7,61(5):1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