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 [M]. 北京:中 国统计出版社,2002.95.
[2] 马中璞. 浅析北京的少数民族及其民族工作 [J]. 北京联台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3,(1):95-99.
[3] 北京市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北京 . http://www.stats.gov.cn, 2001-04-05.
[4]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骤增已拥有53个民族十万多人 . http://www.cpirc.o rg.cn, 2002-01-07.
[5] 郑洪芳,王宏晓.论现代城市中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 李德洙. 都市化和民 族的现代化 .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353.
[6]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青岛概况 . http://www.chinacsw.com, 2004-08 -24.
[7] 郑信哲. 浅谈我国城市民族状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http://www.zytzb.or g.cn, 2005-12-29.
[8]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 2000年人口普查分 县资料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9]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民族志(上卷). 第二章第三节人口构成 . h ttp://www.shtong.gov.cn, 2005-12-29.
[10] 王小星. 聚焦京城"洋打工" . http://finance.sina.com.cn , 2001-11-10.
[11] 李苏幸. 中国大都市面对族际交流 [J]. 中国民族, 1995,(12):14-17.
[12] 牟岱. 多元一体文化概论 [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报,2000,(3).
[13] 沈林,李红杰. 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 [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26-27 .
[14] 祁乐廷. 中国少数民族的跨世纪话题专家论谈 [J]. 人大复印资料民族研究,200 0,(3).
[15] 段钢,盛波. 跨文化交流——寻求一种开放的视角 . 社会科学报,2002-05-1 6(5).
[16] 翁乃群.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J]. 读书,1999,(11):132-137.
[17] 吴俊忠. 深圳文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中国文化报,2000-03-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