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界融.证据法学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38—41.
[2]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1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8.
[3] 陈界融.中国民法学·债法学源论[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22.
[4] 周林彬.比较合同法[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9:29.
[5] 黄茂荣.买卖法[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19.
[6] 杨与龄.强制执行法论[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14.
[7] 王甲乙, 杨建华, 郑健才.民事诉讼法新论[M]. 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9:564—567.
[8] 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404.
[9] 陈荣宗, 林庆苗.民事诉讼法[M]. 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96:172.
[10] 肖建国, 黄忠顺.任意诉讼担当的类型化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5(1):57—62.
[11] 谢绍静.试论我国民事诉讼担当制度之完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法学版, 2007(5):82—83.
[12] 日本律师联合会.現行信託法第11条(訴訟信託の禁止)の改正についての意見書[EB/OL].[2006-09-03].http://www.nichibenren.or.jp/ja/opinion/report/2005_12.html.2005.
[13] 汤维建, 刘静.为谁诉讼, 何以信托?[J].现代法学, 2007(1).
[14] 王强义. 论诉讼信托——兼论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4, 55 条[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2(2):22—28.
[15] 张逎良.民事诉讼法上当事人适格问题之研究[M]//杨建华.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上.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84:260.
[16] 肖建华.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145.
[17] 中华征信所.国际贸易金融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
[18] 王文宇.金融法[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2007:3.
[19] Frank J Fabozzi, Franco Modigliani, Frank J Jones, et al. Found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M].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PTR, 2002:4.
[20] 何小锋.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357.
[21] 陈荣宗.强制执行法论[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95:133.
[22] 肖建国.债权凭证制度的构建与民事执行制度的完善[J].金陵法律评论, 2004(2):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