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工科生的伦理责任意识是美国工程教育在20世纪末发生的显著变化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开设工程伦理课程,如何评价工程伦理教育效果就成为美国工程教育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在简要分析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对3个具有代表性的工程伦理教育评价工具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美国工程伦理教育评价具有重视评价学生伦理推理能力、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重视评价主体和评价环境的多元性等特点,并对中国工程教育中如何开展工科生"软素质"教育和评价工作提出了建议。
建立在传统翻译伦理包括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及规范伦理上的翻译的承诺伦理以交往伦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合了传统翻译伦理各流派的价值理念,明确指出了自身的适用范围以及译者在翻译中承担的责任,从宏观层面探讨翻译,平等对待与翻译活动相关的所有主体,是对传统翻译伦理的逾越。
中国民航的航班延误问题已成为行业性公共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和持久的关注。要治理航班延误,必须找到航班延误的真正根源。目前关于航班延误原因的认定,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因而无法按照该原因找出治理航班延误的有效措施。航空运输的快速增长与空域资源的有限使用之间的矛盾等四大矛盾是影响航班正常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航班延误的治理上,应针对这四大矛盾,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才能真正解决航班延误问题。
利益冲突与腐败有着密切联系,利益冲突是腐败的诱因,腐败是利益冲突的结果,因而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是源头治腐的重要途径。基于预防腐败,整合廉政制度体系,密切党群关系,克服行政伦理困境的需要,必须大力推进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推动防止利益冲突由“党内法”走向“国家法”,注重配套制度的衔接与耦合,健全监督制度并加大惩治力度,开展廉政伦理教育培训,分别构成了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的方向、基础、抓手和保障。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过渡时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革命转变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以过渡时期理论为指导,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的过渡时期,一方面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过渡时期理论为指导,另一方面也是对过渡时期理论的充实和发展。这一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其给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以科学定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抗日战争在取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的首场伟大胜利的同时,也为人们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得以提出,第一大理论成果得以成熟,历史经验得以形成。对该理论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进行回顾总结,将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并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
钱钟书提出的"化境"概念既传承了中国传统艺术哲学,又吸收了西方的艺术思想;既阐明了翻译艺术的特点,又揭示了艺术创造的普遍规律。"化境"不仅仅是翻译标准,还道出了文学翻译艺术的本质,即原文之美与译文艺术表现方法的一致性,有本体论意义。只有结合钱钟书的艺术观和其他零散的翻译思想,才能更好地了解钱钟书翻译思想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
文化名著的翻译与传播受译者的经历和为翻译目的而采取的翻译策略制约。文章对理雅各和 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译本对原文本关键词、文化事实的翻译特点, 指出文化典籍的翻译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有效的翻译策略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外空条约》等五大条约是外层空间法的基本内容,也是撑起外层空间法大厦的五根柱子。这五大条约共同确立了外层空间法的各项基本制度。时至今日,它们又各自面临一定的问题和挑战。五大条约面临的这些问题与挑战能否很好地解决,是外层空间法健康发展的关键。
微信公众号
超星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