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米红,杨翠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基础理论框架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73-98.
[2]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9-182.
[3] 邓大松,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难点分析-兼析个人、集体和政府的筹资能力[J].经济体制改革,2010,28(1):86-92.
[4] 边恕,穆怀中.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的微观测度与动态调整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1,4(6):3-11.
[5] 薛惠元.新农保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0):170-176.
[6] 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94-212.
[7] Willmore L. Universal pens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J].World Development,2006,27(3):95-117.
[8] Diamond Peter. The birth and growth of the social insurance state:expanding old age and medical insurance across countries[J].Public Choice,2006,120(2):87-121.
[9] 何平,Lee H J.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报告:可持续性分析[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95-133.
[10] 封进,郭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持能力[J].重庆社会科学,2011,8(7): 50-58.
[11] 孙雅娜,王成鑫.基于农村居民最低养老水平的财政支付能力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1,17(5):2-7.
[12] 曹信邦,刘晴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129-137.
[13] 蒋云赟.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财政体系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代际核算方法的模拟分析[J].财经研究,2011,56(12):4-15.
[14] 贾宁,袁建华.基于精算模型的农村个人账户替代率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0,28(3): 95-102.
[15] 刘昌平,郭婷.财政补贴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432-435.
[16] 华黎.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学分析:基于城乡社会保障统筹视角[J].财政研究,2010,31(3):16-18.
[17] 边恕,穆怀中.日本公共年金隐性债务规模与解决方案[J].日本研究,2005,28(3):46-49.
[18] 边恕,孙雅娜,穆怀中.养老保险缴费水平与财政负担能力-以辽宁养老保险改革试点为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11(3):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