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EB/OL].[2014-10-1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61/200409/3182.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EB/OL].[2014-10-1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61/201005/xxgk_88508.html.
[3] 梁燕.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4] BERRY C A, STANLEY E S. The intentionality of education[J]. Joint Force Quarterly, 2014(74):84-90.
[5] 陈玉琨,代蕊华,杨晓江,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85-96.
[6] 林金辉,刘梦今.第四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 2014(4):157.
[7] 林金辉,刘梦今.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基本要素及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 2014(5):62-66.
[8] 王亮.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学评估体系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7(6):75-78.
[9] 李明.中国研究型大学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7(1):106-107.
[10] 佛朝晖.中外高校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6):52-55.
[11] 戴伟,何益海,赵宇.质量技术系统的建模与运行机制研究[J].质量与可靠性, 2013(1):27-28.
[12] 王凭慧.科技项目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20-29.
[13] 殷永建.陕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评价[J].西安大学工程学报,2009(8):107-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