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丰安.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形势及对策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5):60-63.
[2] 冯敏刚.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制度建设[J].求是,2009(5):42-43.
[3] 蔡娟.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内生障碍及其消解[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3):18-23.
[4] 刘宗洪."零容忍"视角下的反腐倡廉建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3(4):32-35.
[5] 蒋来用.我国30年反腐倡廉理论的创新[J].政治学研究,2008(6):45-51.
[6] 王传利.略论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10):42-44.
[7] 齐卫平.十八大创新党的建设的六个关注点[J].江西社会科学,2012(11):5-11.
[8] 陈文权,余雅洁. 精神"补钙":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治本之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7(6):155-157.
[9] 过勇.十八大之后的腐败形势:三个维度的评价[J].政治学研究,2017(3):2-11.
[10] 新华网.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 [2017-10-29].http://news.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11] 史正富. 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1-200.
[12] 周文.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J].理论与改革,2017(5):1-4.
[13] 亚伯拉罕·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4] 陈建青.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变化及战略调整[J].理论探讨,2009(3):74-78.
[15] 项继权,李敏杰.论廉洁政治[J].社会主义研究,2014(2):61-66.
[16] 张增田,王海恋.反腐倡廉形势:概念辨析与科学评估[J].中国行政管理,2011(5):46.
[17] 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1.
[1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19] 蒯正明.十八大对新时期反腐倡廉的系统部署与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3):35-41.
[20] 田旭明,沈其新.建构制度生态:新时期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新亮点[J].理论探讨,2013(1):134.
[21] PELLEGATA A. Constraining political corrup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democracy[J]. American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2013, 20(7):1195-1218.
[22] 魏晓文,田志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理性思考[J].理论探讨,2011(5):123-126.
[23] 刘建超.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J].求是,2017(13):52-53.
[24] BATORY A. Why do anti-corruption laws fail in Central Eastern Europe? A target compliance perspective[J]. Regulation & Governance,2012, 6(1):6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