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2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28/c_1122901308.htm.
[2] 吴爱华, 侯永峰, 杨秋波, 等.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1):1-9.
[3] 吴涛, 刘楠, 孙凯. "新工科"视域下工程人才关键能力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3):156-160.
[4] 陆国栋.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17(5):38-41.
[5]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1-6.
[6] 林健. 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2):26-35.
[7] 陆国栋, 李拓宇. 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20-26.
[8] 徐雷, 胡波, 冯辉, 等. 关于综合性高校开展新型工程教育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2):6-12.
[9] 瞿振元. 推动高等工程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1):12-16.
[10] 叶民, 孔寒冰, 张炜. 新工科:从理念到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1):24-31.
[11] 夏建国, 赵军.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15-19.
[12] 李秋莲. 工程意识和工程精神的内涵与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 2013, 22(2):9-12.
[13] 胡洪江, 田丰."工匠精神"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为何总理如此看重[N].人民日报,2016-03-07(3).
[14] 叶美兰, 陈桂香. 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J]. 高教探索, 2016(10):27-31.
[15] 何菁, 张丽杰, 赵仁艾, 等. 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路径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6):47-53.
[16] BASART J M, SERRA M. Engineering ethics beyond engineers' ethics[J].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013, 19(1):179-187.
[17] 杨飒, 杨小东.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8(4):73-75.
[18] 武贤慧, 王步. 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研究——以结构设计竞赛为例[J]. 高等建筑教育, 2016, 25(3):24-29.
[19] 闫长斌, 杨建中, 朱佳音. 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9(2):1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