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忠献.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化[J].农业经济,2018(3):3-5. [2] 李永军.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历史变迁与法律结构[J].比较法研究,2017(4):35-52. [3] 余敬,唐欣瑜.农民集体权利主体地位的追溯、缺陷与重塑[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6(1):111-118. [4] 袁震.中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128. [5] 刘金海.产权与政治——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视角下的村庄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8. [6] 张晓山.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现状、问题与展望[J].求索,2016(7):4-11. [7] 陈小君,耿卓,陆剑,等.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理论奠基与制度构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90. [8] 许中缘,崔雪炜."三权分置"视域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J].当代法学,2018(1):83-92. [9] 童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实困境和法律构造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32(5):110-116. [10] 蒲俊丞.农村集体土地私权制度的所有制基础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3):109-116. [11] 周其仁.改革的逻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00. [12] 谭秋成.农村集体经济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5(3):94-103. [13] 孔祥智.城乡差距是怎样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对工业化、城镇化的贡献研究[J].世界农业,2016(1):222-226. [14] 谭贵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研究回顾与前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1):123-129. [15] 史际春,胡敏.政策作为法的渊源及其法治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4):154-161. [16] 陈甦.籍合组织的特性与法律规制的策略[J].清华法学,2018(3):26-40. [17] 龚维斌.从历史维度看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3):19-25. [18] 陈成文,孙中民.二元还是一元: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2):30-34,39. [19] 韩松.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探析[J].政法论坛,2010,29(1):104-116. [20] 童列春.中国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理论解惑与重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2):98-108. [21]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学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504. [22] 刘杨.基本法律概念的构建与诠释——以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为重心[J].中国社会科学,2018(9):112-135. [23] 毋国平.法律概念的形成思维[J].北方法学,2017(5):124-138. [24] 高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立法抉择[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37-45. [25] 李适时,张荣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 [26] 屈茂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制度研究[J].政法论坛,2018,36(2):28-40. [27] 李宇.民法总则要义:规范释论与判解集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283. [28] 崔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内部困境及其治理[J].山东社会科学,2019(4):148-153. [29] 韩松.论农村集体经济内涵的法律界定[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54-64. [30] 郑有贵.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5):22-28. [31] 陆剑,易高翔.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制度构造——基于五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8(2):16-21. [32] 吴春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及相关救济途径研究[J].法学杂志,2016,37(11):45-50. [33] 戴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制度研究[J].法商研究,2016,33(6):8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