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肖凌. 国际民航组织陆空通话字母语音语义变异现象研究[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2(2):56—59.
[2] 田燕,罗俊龙,李文福,等.原型表征对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发效应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1, 43(6):619—628.
[3] 吴土星,张明.2000无线电通话字母的来历及使用规则[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0(3):10.
[4] 李杰,侯勇. 双语语义表征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8.
[5] 任绍增.词汇语境线索与语篇理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51—259.
[6] 吴土星. 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无线电陆空通话教程[M]. 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6:111—154.
[7] 韩炜.图式与语篇理解的认知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55—159.
[8] 欧阳苹果,肖武云. 认知语境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J]. 外语学刊,2007(5): 71—73.
[9] 王慧丽,刘文宇. 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新阐释——《语言的神经科学——词汇和词序的大脑回路》评介[J]. 现代外语,2006(2):100—103.
[10] Bransford J D.Schema activation and schema acquisition: comments on Richard C Anderson's remarks [M]//Singer H, Ruddell R.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3rd ed. Newark,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2005: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