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晓倩,韩青.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及展望——基于区域差异的比较[J].农业展望,2016(8):47-52.
[2] 丁疆辉,刘卫东,吴建民.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态势及其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10(10):1693-1699.
[3] 茶洪旺,左鹏飞.中国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研究——基于动态多指标评价体系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6(9):53-63.
[4] 郑英隆,王勇.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结果差异增长[J].经济管理,2009(1):152-159.
[5] 肖婷婷.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比较——基于2000-2007年的实证[J].经济问题,2010(2):46-48.
[6] 王平,陈启杰.基于ARMA模型的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分析[J].消费经济,2009(5):3-6.
[7] 郑英隆.信息消费论纲[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2):51-59.
[8] 贺修铭.信息消费概念的确立及其理论基础[J].图书情报工作,1996(4):45-51.
[9] 王子敏,黄卫东.江苏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关系实证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8-44.
[10] 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8-200.
[11] 吴钢华,杨京英,闾海琪.信息消费系数及其测算方法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7(2):69-71.
[12] 孙根紧,丁志帆.情绪波动、信息消费发散与福利分行效应——基于中国省际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数据的数值模拟分析[J].财经科学,2015(1):100-109.
[13] 陈立梅,刘冬辉,胡星颖,等.中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2):32-35.
[14] 张红历,梁银鹤.中国省域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差异分析[J].情报科学,2016(2):9-14.
[15] 陈立梅,刘冬辉.江苏省农村信息消费差异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分解——基于泰尔指数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6(2):21-26.
[16] 于婧.浙江省区域信息消费差异的泰尔指数分析[J].区域经济,2016(6):105-107.
[17] ZHANG X P,KANBNR R.What difference do polarization measures make? An application to Chin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1(3):85-98.
[18] 苑林娅.中国收入差距不平等状况的泰尔指数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24(1):30-37.
[19] 钱忠好,牟燕.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测度及分析[J].管理世界,2012(7):67-75.
[20] 胡望舒,孙威.基于泰尔指数的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3,30(3):353-360.
[21] 胡志远,欧向军.基于泰尔指数的江苏省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J].经济地理,2007,27(5):719-724.
[22] WANG S P,OUYANG Z G.The threshold effect of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on re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Social Science in China,2008(3):3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