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树凯. 农民流动与政府管理[J]. 中国农村经济, 1995 (3): 33-39.
|
[2] |
徐勇, 徐增阳. 流动中的乡村治理: 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4-93.
|
[3] |
周晓虹.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J]. 社会学研究, 1998 (5): 58-71.
|
[4] |
郭正林, 周大鸣. 外出务工与农民现代性的获得[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5): 52-57.
|
[5] |
李培林.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 社会学研究, 1996(4): 42-51.
|
[6] |
郑杭生, 陆益龙. 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的地位、再流动与社会整合[J]. 江海学刊, 2002(2): 88-93.
|
[7] |
秦晖. 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54-98.
|
[8] |
杜朝运. 论制度经济学派制度变迁思想的变迁[J]. 经济评论, 2001 (5): 65-67.
|
[9] |
林毅夫. 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M]//科斯 R, 阿尔钦 A, 诺斯 D,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418-432.
|
[10] |
蔡昉,林毅夫. 中国经济: 改革与发展[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129.
|
[11] |
蔡昉. 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差距[J]. 理论前沿, 2005 (20).
|
[12] |
Jacob Mincer. The distribution of labor incomes: a surve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human capital approach[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70, 8(1): 1-26.
|
[13] |
余秀兰. 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
[14] |
魏立萍. 异质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证研究[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
[15] |
韩秀华. 中国二元教育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 西安: 西北大学, 2006.
|
[16] |
孟德拉斯 H.农民的终结[M]. 李培林,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77.
|
[17] |
金榜. 农村职业分化状况及其影响[J]. 社会学研究, 1986 (5): 27-32.
|
[18] |
林元. 当代中国农民的职业分化[J]. 华东经济管理, 2001, 15(2): 20-21.
|
[19] |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70-184.
|
[20] |
谢志强.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2, 6(4): 78-82.
|
[21] |
文军. 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 社会学研究, 2001(6).
|
[22] |
徐勇. 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