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赫德逊.欧洲与中国[M].李申,王遵仲,张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
|
[2] |
戈岱斯.希腊拉丁作家远东文献辑录[M].耿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7.
|
[3] |
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80.
|
[4]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8.
|
[5] |
威格摩尔.世界法系概览:第7章[M].何勤华,李秀清,郭光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96-298.
|
[6] |
陈朝璧.罗马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
|
[7] |
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概论[M].黄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6.
|
[8] |
特奥多尔·蒙森.罗马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5.
|
[9] |
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85.
|
[10] |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中古部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269.
|
[11] |
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3:190.
|
[12] |
林梅村.中国与罗马的海上交通[M]//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378.
|
[13] |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第九章[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378.
|
[14] |
仁井田陞.唐令拾遗[M].栗劲,霍存福,王占通,等,译.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
|
[15] |
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3:121.
|
[16] |
林英.唐宋画史中的拂菻图[M]//唐代拂菻丛说. 北京:中华书局,2006:179.
|
[17] |
吴其昱.景教三威蒙度赞研究[M]//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57本,第3册,1987.
|
[18] |
桑德罗·斯奇巴尼.婚姻·家庭和遗产继承[M].费安玲,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
[19] |
周枏.罗马法原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
[20] |
优士丁尼.法学阶梯[M].徐国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19-120.
|
[21] |
胡留元,冯卓慧.罗马法与中国古代契约法[J].法律科学,1995(5):75-80.
|
[22] |
桑德罗·斯契巴尼.契约之债与准契约之债[M].丁玫,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79.
|
[23] |
桑德罗·斯奇巴尼.学说汇纂:第48卷[M].薛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
[24] |
桑德罗·斯奇巴尼.正义与法·人的身份与物的划分·执法官[M]//学说汇纂:第1卷.罗智敏,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167.
|
[25] |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第4卷[M].席代岳,译.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274.
|
[26] |
桑德罗·斯奇巴尼.债·私犯之债·阿奎利亚法[M].米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30.
|
[27] |
桑德罗·斯契巴尼.司法管辖权·审判· 诉讼[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
[28] |
仁井田陞.唐令拾遗补[M].东京: 东京大学出版会,1997:1439.
|
[29] |
睡虎地秦墓竹简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196.
|
[30] |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383.
|
[31] |
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2006: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