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8-2204
CN 11-3979/C

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及现状分析——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李丹, 王亚

李丹, 王亚. 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及现状分析——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4(5): 111-117. DOI: 10.13766/j.bhsk.1008-2204.2021.0130
引用本文: 李丹, 王亚. 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及现状分析——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4(5): 111-117. DOI: 10.13766/j.bhsk.1008-2204.2021.0130
LI Dan, WANG Y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Out-of-clas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Undergraduates at Beihang University[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1, 34(5): 111-117. DOI: 10.13766/j.bhsk.1008-2204.2021.0130
Citation: LI Dan, WANG Y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Out-of-clas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Undergraduates at Beihang University[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1, 34(5): 111-117. DOI: 10.13766/j.bhsk.1008-2204.2021.0130

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及现状分析——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基金项目: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课题 BJSZ2016ZC01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丹(1981-), 女, 山东德州人, 讲师,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中图分类号: G64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Out-of-clas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Undergraduates at Beihang University

  • 摘要:

    学会学习既是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需要掌握的必要技能,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根本保证。通过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1 344名本科生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整体较好,选择学习策略的能力最为突出,但是制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女生的制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在自主学习能力和6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性别、年级和学科的交互作用不显著。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目标管理和计划制定能力以及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和指导,以期提升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Abstract:

    Learning how to learn is considered not only as necessary part of the talent's qualit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but also the essential guarantee for improving learning efficiency. Questionnaires were applied to study 1 344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Beihang University, and initial conclusion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college students show good performance as a whole in out-of-class autonomous learning, especially in choos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ut need to improve abilities in setting learning goals and plans; girls have better abilities in setting learning goals and plans than boys; different grad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and the 6 main factor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sex, grade and subject have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cultivation and instruction on the goals-setting and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mote th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林崇德[1]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界定为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其中学会学习是重要指标之一。有研究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教育并存的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命题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那么,当前大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如何?面对高中学习和大学学习的显著差异,特别是在教育呈现终身化和多元化特点的形势下,需要着重提升哪些学习能力?文章通过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1 344名本科生进行调研,全面分析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并为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最早由法国语言学家Holec[3]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具体解释为“决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术、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习得的结果的能力”。学者们研究的范畴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的定义、自主学习的特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等。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美国自主学习研究专家Zimmerman和Risemberg[4]从科学问题、心理维度、任务条件、自主实质和自主过程这五个方面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全面系统总结。中国学者董奇和周勇[5]较早提出了自主学习的自我监控策略;庞维国[6]系统梳理了自主学习的实质、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等方面的若干重要进展。虽然国内外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者在认知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上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定义和特征等提出了很多观点,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具体表现在明确学习需求、制订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自我监控、自我评估等方面。借鉴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国际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中国学者应在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模型和工具、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其有效策略等方向上进行深入研究[7]

    现代学习观的学习方式强调对终身学习的热衷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求知,能动地发现、探索和创新[8]。对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研究视角主要从教学模式出发,如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指导性教授与主动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权(如选择课程、选择专业)和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等。李星[9]较早提出了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刘根平和刘道溶[10]强调自主学习中的“软技术”主要是指教学中人际关系的恰当体现,如减少教师控制法、一对一法、相互咨询法等,更好地突出学习者的主动探索精神;郭文娟和刘洁玲[11]提出应借助自主学习能力框架,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通过对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推进学科素养体系的建设等。虽然已有研究发现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各维度水平均较高[12],但是由于课内外学习模式在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因而对于课外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估以及提升策略的具体研究还较为缺乏。

    因此,笔者聚焦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定义为6个维度,如图 1所示。明确学习需求维度,主要表现为弥补学习中的不足、延伸课堂学习中内容以及涉猎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维度,主要表现为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规划;制定学习计划维度,主要表现为制定每天或者每周的具体学习任务;选择学习策略维度,主要表现为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等;监控学习过程维度,主要表现为分阶段检查学习进展情况,督促自己按时完成既定学习任务,集中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态度;评估学习效果维度,主要表现为遇到困难时自我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定期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思考学习上的进步并反思学习中的错误。

    图  1  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评估维度

    笔者采用量化研究的问卷调查法。在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评估维度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根据6个具体维度及其内涵设计15项具体问题,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法列出“总是、经常、有时、偶尔、从不”五个选项,得分分值分别为5,4,3,2,1,具体内容如表 1所示。

    表  1  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评估量表
    评估维度 具体内容
    明确学习需求 注重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
    注重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
    注重拓展自己的学习兴趣
    制定学习目标 制定短期学习目标
    制定长期发展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每天学习计划
    制定每周学习计划
    选择学习策略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
    监控学习过程 分阶段检查督促自己的学习进展
    集中注意力并保持学习热情
    评估学习效果 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
    总结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思考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反思自己在学习上的错误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选取10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信度、效度检验,以确保正式施测前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数据检验表明,KMO取样适切性量数为0.896,巴特利特检验结果显著,即数据适用于因子分析。根据文献综述及问卷设计,固定为6个因子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可解释总方差的80.686%。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得出的6个因子模型进行检验,各项拟合指数较好,如表 2所示。

    表  2  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
    指标 χ2 df P TLI CFI RMSEA SRMR
    拟合指数 99.983 81 < 0.075 0.969 0.976 0.137 0.172
    参考 ≥0.05 ≥0.9 ≥0.9 < 0.05 < 0.10
      注: χ 2为卡方,df为自由度,P为显著性,TLI为Tucker-Lewis指数,CFI为比较拟合指数,RMSEA为近似误差均方根,SRMR为标准化均方根误差。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对6个维度进行信度检验,量表同质信度为0.917,分半信度为0.878,表明问卷信度较好,如表 3所示。

    表  3  问卷信度表
    维度 同质信度 分半信度
    明确学习需求 0.807 0.741
    制定学习目标 0.736 0.736
    制定学习计划 0.836 0.837
    选择学习策略 0.811 0.812
    监控学习过程 0.789 0.799
    评估学习效果 0.849 0.811
    问卷总体 0.917 0.878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17年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初步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才的机制和环境。通过对理科、工科和文科的本科生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以期为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有针对性的建议策略。考虑四年级本科生由于准备考研、就业等因素,课内学习时间较少,课外自主空间较大,因此此次调查问卷只面向一、二、三年级本科生发放,共收集样本数据1 399个,有效样本数据为1 344个,样本有效率为96.07%。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比73.40%,女生占比26.60%;由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科专业中工科较多,因此工科、理科和文科的占比分别为78.20%,7.40%和14.40%;三个年级的学生占比分别为55.80%,23.50%和20.70%,如表 4所示。

    表  4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样本数 占比/%
    性别 986 73.40
    358 26.60
    学科 工科 1 051 78.20
    理科 100 7.40
    文科 193 14.40
    年级 一年级 750 55.80
    二年级 316 23.50
    三年级 278 20.70
    总体 1 344 100.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均值为3.38,标准差为0.725。根据各维度描述性统计分析,在课外学习过程中,首先,大学生选择学习策略的能力较强,均值为3.96;其次,评估学习效果、明确学习需求和监控学习过程,均值分别为3.59、3.27和3.27;最后,在制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方面能力较弱,均值分别为3.05和2.96。具体如表 5所示。

    表  5  问卷各维度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维度 均值 标准差
    明确学习需求 3.27 0.865
    制定学习目标 3.05 1.061
    制定学习计划 2.96 1.057
    选择学习策略 3.96 0.912
    监控学习过程 3.27 0.872
    评估学习效果 3.59 0.814
    自主学习能力 3.38 0.72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明确学习需求维度,49.20%的学生能够做到“经常”或“总是”注重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这说明将近半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坚持问题导向,弥补课堂上学习的不足。但是仅有30.80%的学生能够做到“经常”或“总是”注重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42.60%的学生能够做到“经常”或“总是”注重拓展自己的学习兴趣,说明其在课外也注重广泛学习。制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维度,1/3左右的学生是“偶尔”甚至“从不”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1/3左右的学生能够做到“经常”或“总是”制定。可见,在课外自主学习过程中,大学生目标管理能力较差。选择学习策略维度,74.10%的学生能够做到“经常”或“总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69.50%的学生能够做到“经常”或“总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表现出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监控学习过程维度,38.70%的学生能够“总是”或“经常”做到分阶段检查督促自己的学习进展;“偶尔”甚至“从不”的学生占比分别为18.30% 和5.10%。40.60%的学生能够做到“总是”或“经常”集中注意力并保持学习热情,“偶尔”甚至“从不”的学生占比分别为14.40%和2.70%。评估学习效果维度,54.80%的学生能够做到“经常”或“总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47.40%的学生能够做到“经常”或“总是”总结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52.70%的学生能够做到“经常”或“总是”思考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67.30%的学生能够做到“经常”或“总是”反思自己在学习上的错误,这说明其主动学习意识较强,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表 6所示。

    表  6  问卷各维度具体内容占比
    维度 具体内容 从不 偶尔 有时 经常 总是
    明确学习需求 注重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 2.30% 13.20% 35.30% 33.60% 15.60%
    注重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 5.10% 24.80% 39.30% 20.50% 10.30%
    注重拓展自己的学习兴趣 4.70% 18.20% 34.50% 28.50% 14.10%
    制定学习目标 制定短期学习目标 11.60% 22.40% 32.90% 21.00% 12.10%
    制定长期发展目标 8.90% 21.40% 34.10% 22.30% 13.30%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每天学习计划 10.50% 23.90% 30.50% 23.80% 11.30%
    制定每周学习计划 12.00% 24.80% 32.50% 21.50% 9.20%
    选择学习策略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1.90% 5.60% 18.50% 37.10% 37.00%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 2.30% 6.00% 22.20% 37.50% 32.00%
    监控学习过程 分阶段检查督促自己的学习进展 5.10% 18.30% 37.90% 27.00% 11.70%
    集中注意力并保持学习热情 2.70% 14.40% 42.40% 29.70% 10.90%
    评估学习效果 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 2.40% 10.80% 32.00% 38.60% 16.20%
    总结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3.40% 13.10% 36.10% 32.70% 14.70%
    思考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3.30% 11.80% 32.10% 34.10% 18.60%
    反思自己在学习上的错误 1.80% 5.60% 25.30% 38.30% 29.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对自主学习能力和6个维度分别进行性别、年级和学科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因素和二因素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s>0.05)。

    总体上看,女生自主学习能力比男生稍强,在制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维度,女生都比男生表现出了较强的能力,特别是在制定学习计划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制定学习计划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明确学习需求、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维度,男生和女生能力水平相近,如表 7所示。

    表  7  性别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维度 性别 均值 标准差 F
    明确学习需求 3.29 0.028 0.664
    3.24 0.046
    制定学习目标 3.02 0.034 2.325
    3.12 0.056
    制定学习计划 2.92 0.034 7.860**
    3.1 0.056
    选择学习策略 3.96 0.029 0.221
    3.98 0.048
    监控学习过程 3.27 0.028 < 0.001
    3.27 0.046
    评估学习效果 3.59 0.026 0.054
    3.6 0.043
    自主学习能力 3.37 0.023 0.635
    3.41 0.038
      注:* *表示p<0.0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文科和工科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在明确学习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和制定学习目标维度,文科学生能力较强;在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维度,工科学生能力较强。但是,不同学科在6个维度及自主学习能力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s>0.05)。

    不同年级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6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如表 8所示。总体上看,在自主学习能力上,三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在明确学习需求维度,三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在制定学习目标维度,三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在制定学习计划维度,三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在选择学习策略和监控学习过程维度,三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在评估学习效果维度,三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

    表  8  年级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维度 年级 M SD F
    明确学习需求 一年级 3.28 0.031 6.562**
    二年级 3.14 0.048
    三年级 3.4 0.052
    制定学习目标 一年级 3.05 0.039 5.559**
    二年级 2.91 0.06
    三年级 3.2 0.063
    制定学习计划 一年级 3.02 0.038 5.153**
    二年级 2.8 0.059
    三年级 3.01 0.063
    选择学习策略 一年级 3.97 0.033 6.644**
    二年级 3.83 0.051
    三年级 4.1 0.054
    监控学习过程 一年级 3.27 0.032 6.881**
    二年级 3.15 0.049
    三年级 3.41 0.052
    评估学习效果 一年级 3.61 0.03 3.390*
    二年级 3.5 0.046
    三年级 3.67 0.049
    自主学习能力 一年级 3.39 0.026 8.068***
    二年级 3.25 0.041
    三年级 3.49 0.043
      注:* * *表示p<0.001,* *表示p<0.01,*表示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第一,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整体较好,在6个维度上得分均超过理论均值3。其中,大学生选择学习策略的能力最为突出,其次是评估学习效果的能力,在明确学习需求、监控学习过程和制定学习目标以及制定学习计划方面能力较弱,特别是制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亟须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

    第二,在自主学习能力和6个维度上,性别、年级和学科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不同年级在自主学习能力和6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可见在大学成长阶段,不同学习任务和发展需求直接影响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一年级学生因为面临专业选择等原因,三年级学生因为要进行考研、就业准备等原因,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高。从具体维度来看,女生在制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方面,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从自主学习能力评估结果可以看出,进入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风格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判断,并且选择学习策略的自主意识较强。但是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的学习仍然存在显著差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目标较为明确,即考上理想大学,学习计划主要依靠教师按部就班完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较少;而大学阶段的学习环境相对自主宽松,学习内容也呈现多元化和丰富性,学生需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规划专业发展,自我管理课外学习生活,学习的过程更加注重从被动到主动。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表现出制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偏弱,明确学习需求和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的能力也有待提升。因此,高校应通过主题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着重帮助大学生学会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应遵循SMART原则,即明确性、衡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和时限性。对于大学生而言,许多学生容易出现学业方面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SMART原则,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或是目标空洞缺乏指导性,抑或是目标过高过远难以企及。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类招生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大学生更需要尽早明确目标,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做好学习生涯规划。因此,帮助引导大学生学会制定学习目标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会学习既是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需要掌握的必要技能,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根本保证。学习成就动机不足,就很难产生学习动力,也会缺乏学习目标的牵引。如果没有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也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可见,大学生在明确学习需求、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能力紧密相关,相辅相成,可以有效提高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目标、方法、途径,也需要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外界环境的支持,但从根本上来说,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所在[13]。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学习策略分为三种类型: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与情感策略。所谓元认知,就是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即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法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整和自我管理。高校应通过讲授、举例等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了解自主学习的涵义、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可以运用SWOT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学习需求。通过阐释、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元认知策略的实施方法和步骤,能够在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增强学习者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和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的意识,以期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我管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元认知策略的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意识到在大学期间学生的任务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唤醒大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并转变他们对学习过程的认识理念,远比仅仅灌输给他们单纯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

    注释:
    ●学生发展研究专题
    主持人语:大学生是创新国家未来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时刻关心学生所思所想,将以学生为中心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本专题刊发的四篇文章涉及大学生成长的多个方面,如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校行为的规律性探讨、工科大学生未来进入工程领域的可持续职业期望调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对新就业大学生职业稳定性影响分析等。上述多项研究成果,将为高校学生发展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发现和工作改进参考。通过这些研究成果的展示,希望引起学者、管理者和高校教师的重视,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全方位支持。
    ——马永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发基地首席专家)
  • 图  1   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评估维度

    表  1   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评估量表

    评估维度 具体内容
    明确学习需求 注重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
    注重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
    注重拓展自己的学习兴趣
    制定学习目标 制定短期学习目标
    制定长期发展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每天学习计划
    制定每周学习计划
    选择学习策略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
    监控学习过程 分阶段检查督促自己的学习进展
    集中注意力并保持学习热情
    评估学习效果 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
    总结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思考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反思自己在学习上的错误
    下载: 导出CSV

    表  2   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

    指标 χ2 df P TLI CFI RMSEA SRMR
    拟合指数 99.983 81 < 0.075 0.969 0.976 0.137 0.172
    参考 ≥0.05 ≥0.9 ≥0.9 < 0.05 < 0.10
      注: χ 2为卡方,df为自由度,P为显著性,TLI为Tucker-Lewis指数,CFI为比较拟合指数,RMSEA为近似误差均方根,SRMR为标准化均方根误差。
    下载: 导出CSV

    表  3   问卷信度表

    维度 同质信度 分半信度
    明确学习需求 0.807 0.741
    制定学习目标 0.736 0.736
    制定学习计划 0.836 0.837
    选择学习策略 0.811 0.812
    监控学习过程 0.789 0.799
    评估学习效果 0.849 0.811
    问卷总体 0.917 0.878
    下载: 导出CSV

    表  4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样本数 占比/%
    性别 986 73.40
    358 26.60
    学科 工科 1 051 78.20
    理科 100 7.40
    文科 193 14.40
    年级 一年级 750 55.80
    二年级 316 23.50
    三年级 278 20.70
    总体 1 344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5   问卷各维度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维度 均值 标准差
    明确学习需求 3.27 0.865
    制定学习目标 3.05 1.061
    制定学习计划 2.96 1.057
    选择学习策略 3.96 0.912
    监控学习过程 3.27 0.872
    评估学习效果 3.59 0.814
    自主学习能力 3.38 0.725
    下载: 导出CSV

    表  6   问卷各维度具体内容占比

    维度 具体内容 从不 偶尔 有时 经常 总是
    明确学习需求 注重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 2.30% 13.20% 35.30% 33.60% 15.60%
    注重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 5.10% 24.80% 39.30% 20.50% 10.30%
    注重拓展自己的学习兴趣 4.70% 18.20% 34.50% 28.50% 14.10%
    制定学习目标 制定短期学习目标 11.60% 22.40% 32.90% 21.00% 12.10%
    制定长期发展目标 8.90% 21.40% 34.10% 22.30% 13.30%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每天学习计划 10.50% 23.90% 30.50% 23.80% 11.30%
    制定每周学习计划 12.00% 24.80% 32.50% 21.50% 9.20%
    选择学习策略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1.90% 5.60% 18.50% 37.10% 37.00%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 2.30% 6.00% 22.20% 37.50% 32.00%
    监控学习过程 分阶段检查督促自己的学习进展 5.10% 18.30% 37.90% 27.00% 11.70%
    集中注意力并保持学习热情 2.70% 14.40% 42.40% 29.70% 10.90%
    评估学习效果 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 2.40% 10.80% 32.00% 38.60% 16.20%
    总结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3.40% 13.10% 36.10% 32.70% 14.70%
    思考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3.30% 11.80% 32.10% 34.10% 18.60%
    反思自己在学习上的错误 1.80% 5.60% 25.30% 38.30% 29.00%
    下载: 导出CSV

    表  7   性别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维度 性别 均值 标准差 F
    明确学习需求 3.29 0.028 0.664
    3.24 0.046
    制定学习目标 3.02 0.034 2.325
    3.12 0.056
    制定学习计划 2.92 0.034 7.860**
    3.1 0.056
    选择学习策略 3.96 0.029 0.221
    3.98 0.048
    监控学习过程 3.27 0.028 < 0.001
    3.27 0.046
    评估学习效果 3.59 0.026 0.054
    3.6 0.043
    自主学习能力 3.37 0.023 0.635
    3.41 0.038
      注:* *表示p<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8   年级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维度 年级 M SD F
    明确学习需求 一年级 3.28 0.031 6.562**
    二年级 3.14 0.048
    三年级 3.4 0.052
    制定学习目标 一年级 3.05 0.039 5.559**
    二年级 2.91 0.06
    三年级 3.2 0.063
    制定学习计划 一年级 3.02 0.038 5.153**
    二年级 2.8 0.059
    三年级 3.01 0.063
    选择学习策略 一年级 3.97 0.033 6.644**
    二年级 3.83 0.051
    三年级 4.1 0.054
    监控学习过程 一年级 3.27 0.032 6.881**
    二年级 3.15 0.049
    三年级 3.41 0.052
    评估学习效果 一年级 3.61 0.03 3.390*
    二年级 3.5 0.046
    三年级 3.67 0.049
    自主学习能力 一年级 3.39 0.026 8.068***
    二年级 3.25 0.041
    三年级 3.49 0.043
      注:* * *表示p<0.001,* *表示p<0.01,*表示p<0.05。
    下载: 导出CSV
  • [1] 林崇德.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 15(2): 145-154.
    [2] 郭峰.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命题——哈佛大学的经验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2008(1): 60-64.
    [3]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44-45.

    [4]

    ZIMMERMAN B J, RISEMBERG R. Self-regulated dimensions of academic learning and motivation[M]//PHYE G. Handbook of academic learning.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7: 105-125.

    [5] 董奇, 周勇. 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1): 8-14.
    [6] 庞维国. 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 心理学动态, 2000(4): 12-16.
    [7] 孙佳林, 郑长龙. 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国际研究: 现状、趋势与启示[J]. 比较教育学报, 2021(1): 67-84.
    [8] 樊富珉.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2: 168.
    [9] 李星. 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 高教研究, 1990(1): 49-51.
    [10] 刘根平, 刘道溶. 目前国外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动态[J]. 外国教育研究, 1990(2): 20-25, 36.
    [11] 郭文娟, 刘洁玲. 核心素养框架构建: 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 2017, 46(3): 16-28.
    [12] 张俊超, 刘茹. 不同类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基于H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J]. 大学教育科学, 2020(5): 58-65.
    [13] 王洁, 蒋灿华. 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J]. 高教探索, 2016(11): 117-120.
  • 期刊类型引用(17)

    1. 盛豪杰. 脑机接口教育应用的潜在风险与协同治理路径.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5(02): 135-143 . 百度学术
    2. 刘润香,李心怡,刘欢. 基于认知诊断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点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01): 8-16 . 百度学术
    3. 贺亚亚. 文科生线上学习行为的可视化分析——基于智慧教学工具的跟踪数据. 办公自动化. 2024(02): 55-57+32 . 百度学术
    4. 周晓铃,陆安香,赵越超.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计算机专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办公自动化. 2024(15): 76-79 . 百度学术
    5. 齐圆华,郝海妍,潘萍. 基于层次聚类法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研究. 办公自动化. 2024(21): 31-34 . 百度学术
    6. 熊雯,夏小梅. 信息过载视阙下高校新兴青年职业选择与目标建构的机制研究. 作家天地. 2024(34): 161-164 . 百度学术
    7. 卜其涛,陈瑞兵,吴宇,朱展频,李耀昕,张磊. 兴趣主导、任务驱动的药用植物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基础医学教育. 2023(01): 31-35 . 百度学术
    8. 王占全,张永忠,陈海波.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实证研究. 化工高等教育. 2023(01): 101-109 . 百度学术
    9. 陈霜,李新房. 数字时代藏族大学生数字化学习适应性的提升策略. 西藏科技. 2023(04): 35-41 . 百度学术
    10. 任菲,时桂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下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15): 84-86+90 . 百度学术
    11. 于冰,李艺杰. 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新闻研究导刊. 2023(19): 20-22 . 百度学术
    12. 章莉锋,向荣. 中外合作办学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研究——以设计专业学生为例. 设计艺术研究. 2023(06): 129-133 . 百度学术
    13. 张芮. 数字化赋能地方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研究.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12): 56-66 . 百度学术
    14. 逯明宇,高远. 高校学生在线课程学习体验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公关世界. 2022(07): 117-119 . 百度学术
    15. 徐富强,郝江锋,王珺. 高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析——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3): 112-118 . 百度学术
    16. 吴垠,杨同华.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现状分析——以中国大学MOOC(慕课)学习平台为例. 教育信息技术. 2022(11): 62-66 . 百度学术
    17. 许宁,付光辉. 网络课程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基础英语》课程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当代教研论丛. 2022(12): 43-4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1)

图(1)  /  表(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5
  • HTML全文浏览量:  86
  • PDF下载量:  57
  • 被引次数: 28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4-1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10-11
  • 发布日期:  2021-09-24
  • 刊出日期:  2021-09-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