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8-2204
CN 11-3979/C

系统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

辛向阳

辛向阳. 系统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6(2): 1-6. DOI: 10.13766/j.bhsk.1008-2204.2022.1837
引用本文: 辛向阳. 系统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6(2): 1-6. DOI: 10.13766/j.bhsk.1008-2204.2022.1837
XIN Xiangyang. Systematically Grasping the Rich Connotation and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Five Essential Paths”[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36(2): 1-6. DOI: 10.13766/j.bhsk.1008-2204.2022.1837
Citation: XIN Xiangyang. Systematically Grasping the Rich Connotation and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Five Essential Paths”[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36(2): 1-6. DOI: 10.13766/j.bhsk.1008-2204.2022.1837
● 党的二十大报告理论创新研究专题

主持人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本专题刊发的五篇文章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理论创新,分别聚焦“五个必由之路”“六个必须坚持”“三个务必”“全人类共同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主题,从历史基础、哲学依据、文化底蕴、现实需求等不同视角探讨了创新理论的生成之基,从整体性、世界观和方法论、核心要义等维度阐释其丰富内涵和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实践指向、实践进路等,以期为学界深入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参考。

——赵义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系统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 (22YJA71002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辛向阳(1965—),男,山东安丘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中图分类号: D229; D616

Systematically Grasping the Rich Connotation and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Five Essential Paths”

  • 摘要:

    “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论断的提出,既是基于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也是基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来的伟大历史变迁和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辉煌历程,具有极为深厚的历史基础。“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论断,不是孤立的五个观点,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进程。“必由之路”是通向胜利之路,对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新航向、奋斗新征程、开辟新天地、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大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

    Abstract:

    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the “Five Essential Paths” is based not only on the historic achievements and changes of the new era, but also on the great practi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over the past 40 years, the great historical change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ver the past 70 years, and the glorious course of the great social revolution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It has a very profound historical foundation. The “Five Essential Paths” is not five isolated viewpoints, but an organic unity of the whole, which is unified in the great practice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rand process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Five Essential Paths” is the path to victory, and has great political, theoretical, practical and global significance for the whole Party, the whole army an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to start a new course, forge ahead on a new journey, break new ground and win a greater victory i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 202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出了“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论断。其后,这一重要论断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该报告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1]70我们要深刻理解“五个必由之路”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领会这一重要论断所蕴含的哲理、学理和道理。

    “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论断的提出,既是基于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也是基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更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来的伟大历史变迁和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辉煌历程,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第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是基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性变革得出的必然结论。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启示人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从面临着“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大踏步赶上时代,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独立自主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辟和拓展。新时代的十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具有青春活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它不仅指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自己的路,而且能够确保这一道路的独立性,并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共同富裕道路、反腐倡廉道路等具体道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既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能够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既有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又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凝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是基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百余年伟大社会革命历史得出的现实结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团结中奋斗,在奋斗中团结,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使各方面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奋斗,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团结奋斗能赢得一切,反之则会一事无成。团结奋斗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最为磅礴的力量,能够面对各种复杂的局面,能够冲决一切阻碍前进的围堰堤坝。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2]

    第四,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这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逻辑和客观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理念,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等。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最根本的理念。习近平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3]170-171新发展理念强调,发展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的动力就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发展的方式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的路径就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强调,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的价值导向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一方面这是社会主要矛盾中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共享发展就是要注重解决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强调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五,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历史得出的重大结论。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很多政党回答不了这一难题和猜想,最终或丧失执政地位,或致使国家陷入动乱。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练就了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绝世武功”,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习近平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3]550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使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伟大思想源自伟大时代,新的卓见指导新的实践。“五个必由之路”既是历史的总结,也是现实的写照,更是未来的通途。这一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刻凝练、全新概括,道出了成功秘诀,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一,这是大党大国创造中国历史上最恢宏史诗的核心基因。“必由”意味着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是决定事物发展必然走向的关键支撑,是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和事物发展的客观性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攻克了许多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难题、难事,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五个必由之路”科学论断的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历史主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建党百余年,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来的宝贵经验,得出了这一规律性认识。新时代十年取得的16个方面的成就告诉人们: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14亿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推动各项事业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了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经受住了一系列重大考验。这些认识揭示了伟大成就和变革背后的成功密码是确保中国共产党基业长青的有效法宝,是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秘诀”,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

    第二,这是大党大国缔造人民伟业与发展奇迹的根本途径。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五个必由之路”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推动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性要求。“五个必由之路”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坚持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的前进道路、必须葆有的精神风貌、必须遵循的发展理念、必须依靠的重要保障,科学地指明了坚持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必由之路。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绝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任何改革举措都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理论和实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所以党和国家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成功;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正是因为团结奋斗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正是因为团结奋斗才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正是因为团结奋斗才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正是因为团结奋斗才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新发展理念是确保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的唯一选择,它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决防止党的领导干部成为各种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代言人和代理人,才能保持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清除一切侵蚀健康肌体的病原体,确保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青春、行稳致远。

    第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结论。察势者明,趋势者智。“五个必由之路”的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百余年历史经验的凝练,是洞悉了新时代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想精华,是历经艰辛、饱经风雨、凝结着血汗的弥足珍贵的结论,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宝贵结晶,既总结了“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的经验,也给出了“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启迪,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五个必由之路”的论断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有力证明,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这是对新时代伟大实践的规律性认识的再提炼,更是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系统性工作部署。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又一次升华,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五个必由之路”的论断为人们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掌握历史主动、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正确航向、科学运用规律、推进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引,体现了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要求。“五个必由之路”的论断进一步强调了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要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性,进一步突出了团结奋斗精神的关键性,进一步指出了新发展理念的生死攸关性,进一步警示了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迫切性。

    第四,这是强党兴党、强国兴国、富民裕民的内在贯通机理。“五个必由之路”架构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明确了领导核心、道路方向、主体力量、发展理念、根本保障的框架结构,明确了走好必由之路的具体要求。虽然在表述上各有侧重,但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浑然一体、环环相扣的统一的逻辑体系,党的领导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自始至终是党的全部事业的领航力量。要将“五个必由之路”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来看待:“五个必由之路”的论断要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百年奋斗积累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必须”等理念结合起来理解,要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要求的“六个必须坚持”结合起来理解,更要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结合起来理解。“五个必由之路”的论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进程之中,一体领会掌握、一体贯彻落实、一体运用发展,掌握好各要素之间同步协调、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内在机理。

    “必由之路”是通向胜利之路,对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新航向、奋斗新征程、开辟新天地、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大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

    第一,是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五个必由之路”蕴含着新时代中国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理论逻辑,彰显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理表达,谱写着中华民族赢得光明未来的战略擘画。这一科学论断是新时代的冲锋号和动员令,也是实现思想统一、凝聚奋进力量的主要途径。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要求;必须发挥道路优势,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经过艰辛努力探索出来的康庄大道,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人间正道;必须保持昂扬姿态,汇聚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中国人民深知,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钢铁意志,只有团结奋斗才能冲决一切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障碍;必须明确发展遵循,要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从根本宗旨上、问题导向上、忧患意识上、国际竞争上来把握新发展理念,使这一理念牢牢植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必须夯实强党之基,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各种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代言人和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经济发展等的问题,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必须以“五个必由之路”的科学判断来坚定接续奋斗的信心,以“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作为引领前行的思想武器和赢得未来的实践遵循,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通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彼岸。

    第二,是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结晶。一是“五个必由之路”是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理论结晶。70多年来,党在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历史告诉人们,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着人类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五个必由之路”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是亿万群众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事业,是团结奋斗的事业。离开了团结奋斗,就会一事无成,团结奋斗是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法宝,也是新时代取得更大成就的法宝。三是“五个必由之路”是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结晶。必须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因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来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受失败,使国家和民族陷入悲惨命运,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第三,是不断实现人民新期盼的根本遵循。道路决定命运,旗帜指引征程。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充分认识“五个必由之路”的深刻蕴含;用好百余年历史进程总结出来的思想精华,赋予中国共产党人以新的思想活力。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时代作为出卷人所出的题目会越来越难,人民作为阅卷人对答卷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要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就需要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五个必由之路”鲜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打江山、为人民守江山的初心和恒心,用立志于千秋伟业的远大气魄为人民守好万年江山,使人民群众永远作为国家的主人;充分彰显了亿万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道路抉择、制度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光明前景,也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强大保证;充分展示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进的感召引领、雄厚气魄,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在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形成最强大的力量;充分激发了全国人民坚定目标、一往无前的奋进勇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全党上下决不能骄傲懈怠、决不能躺平退缩、决不能敷衍塞责,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四,这是超越西方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路径。“五个必由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诠释,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路径,也是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载体。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是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更是殖民掠夺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1]23“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融通中国与世界,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路径,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光明。“五个必由之路”既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实践成果的思想升华,也是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参照,是其他民族实现自身发展和振兴的经验参考。“五个必由之路”既是中华儿女锚定目标、意气风发、阔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的行动指南,是中国人民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最新篇章的理论指导,也是世界人民寻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参考。“五个必由之路”既是引领中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自信的步伐迈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宣言书,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奋进号角。

  •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2] 习近平.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5.
    [3]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4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2.
  • 期刊类型引用(2)

    1. 姚修杰.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五维超越. 学术交流. 2024(03): 5-17 . 百度学术
    2. 沙璇,陈利月. 从“五个必由之路”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水文化. 2023(11): 7-9+5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57
  • HTML全文浏览量:  155
  • PDF下载量:  144
  • 被引次数: 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12-2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3-05
  • 刊出日期:  2023-03-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