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词语化(delexicalization)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其概念体系由Sinclair于1991年提出。Sinclair 和 Renouf在语料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英语的主要特征就是非词语化词语的广泛使用。[1]146 Sinclair称这种现象为“渐次性非词语化”(progressive delexicalization ),意即一些常用词在逐渐和不同程度地丧失语义。[2]113针对非词语化现象,Sinclair提出了意义共享的解释机制。[3]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研究揭示,相当多的常用词都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原有的语义内容:“它们让出自己的一部分语义,同时又从共现伙伴处获得部分意义,使得词汇间语义相互传染”[4]17。非词语化词在有的地方也被称为“万能词”(all-purposed word)或“重任词”(heavy-duty word)。从本质上来说,非词语化词可用于广泛的语境,其意义取决于语境的需要,因而几乎没有多少可以明确的意义。虽然非词语化现象是英语的主要特征,但Sinclair和Renouf认为,非词语化现象并没有得到重视。[1]148因此,研究二语学习者的非词语化词汇的习得和使用特点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研究背景英语中的非词语化现象已受到西方语言学者应有的关注,如Sinclair和Renouf[1]141—160,Sinclair[2]113,Carter和McCarthy[5],Partington[6],Biber等[7],Altenberg和 Granger[8]173—194,Elena[9]。其中Altenberg和Granger系统对比了高级法国英语学习者、瑞典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对非词语化高频动词make的使用情况。[8]173—194研究结果证实了Sinclair关于二语学习者倾向于过少使用非词语化词语的假设。[2]113国内对非词语化现象的研究尚不多见。较早的有利用语料库研究英汉语常见非词语化词语,从“语法化”和“意义共享”两个视角讨论了非词语化现象[4]17,以及对英语非词语化高频动词搭配的组块效应研究[10]。近年来有利用语料库对英汉形容词性修饰语的非词语化特征的研究以及外语教学中非词语化现象的讨论。[11, 12]上述研究主要考察英语中最常用的一些非词语化词尤其是动词如make,take等的特征以及语法化,其中只有缪海燕、孙蓝和钟珊辉的研究针对中国学习者(以下简称“学习者”)非词语化词语的使用。纵观上述研究不难发现,多数研究针对英语非词语化这一现象,针对学习者中介语中的非词语化现象的研究较为少见,而针对学习者不当使用非词语化词汇的现象尚无研究涉及。有鉴于此,笔者尝试以单词thing作为例子,研究学习者中介语中的非词语化现象。选择单词thing进行研究首先是因为该词本身在英语中意义非常宽泛。根据科林斯词典的解释,单词thing的意思和用法超过10种,其中最主要的意思指“(不具体指称的) 东西、事情”,其泛指的意义决定了该词的非词语化特征。就像动词make,do,名词case,matter等词一样,该词已经被明确界定为非词语化词之一。[4]18其次是因为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习者对于该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笔者假设学习者在使用该词时有过度非词语化倾向,且存在很多不当或错误的非词语化用法,试图研究这一倾向,并通过语料库手段分析研究学习者使用该词的特征。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第一,与本族语者相比,学习者使用thing的频率如何?学习者英语水平和thing的使用频率及非词语化程度是否相关?
第二,如果学习者确实过度或错误非词语化地使用该词,这种不当使用有哪些类型?其成因是什么?
(二)所用语料 1.WECCL语料库WECCL (Writt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 语料库是学习者的英语笔头作文语料库,属于“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书面语子库,语料内容为若干不同题目的英语议论文。[13]本着与对比语料库的大小基本相同、题材体裁基本一致的原则,笔者从WECCL中的议论文字库系统中抽样,提取了500篇议论体裁的文章作为研究语料。
2.NESSIE 语料库NESSIE 1.0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Similarly and Identically-prompted Essays)是一个18万词次规模的英美本族语者英语作文语料库,由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开发建设。其中所收文本主要是英美本族语者依照中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四八级作文题目撰写的英语作文,也有部分语料文本取自BAWE,MICSUP等英美大学生语料库中话题近似的文本。语料库基本信息如表 1所示。
笔者采用中介语对比的语料库研究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 分别提取 thing(s) 在两个语料库中出现的原始频数,转换成标准频率,即每百万词中该词出现的次数,运用统计软件计算卡方值,检验频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
第2步. 比较不同年级的学习者对thing的使用情况,运用统计软件计算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第3步. 运用Antconc 软件分别检索语料库,对所得到的索引行逐项检查,手工剔除不相关例证,如for one thing等固定短语用法。
第4步. 对学习者语料库中thing 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纳分类,确定学习者使用该词的特征。
三、研究结果 (一)学习者使用thing的频率分析学习者使用thing的频率如表 2所示,从中可见,thing(s) 在WECCL(抽样子库)中的检索频数为455,在NESSIE中的检索频数为115。经初步检验,X2=196.95,p=0.000,二者差异显著。所得原始频数转换为百万词标准化频率后,WECCL(抽样字库)中的标准频率为2305,NESSIE中则为593,学习者使用thing的频率几乎4倍于本族语者。卡方检验表明,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性(X2=1012.84,p=0.000),这说明相对于本族语者而言,学习者使用thing的频率明显偏高,也说明学习者过度和不当使用该词的问题非常突出。
为进一步探究对于thing的过度使用是否跟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相关,将完整的WECCL语料库分成一年级到四年级4个子库,分别统计了各个年级学习者使用thing的情况。
不同年级学习者使用thing的频率如表 3所示,从中可见,一年级到四年级学习者在写作中对thing的使用频率呈递减趋势。对标准化频率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一年级与二年级、二年级与三年级、三年级与四年级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度分别为18.14,71.89和398.51,均为极显著性差异。同时从统计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差异性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步拉大,说明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使用thing的频率显著降低。低水平的学习者(低年级组)相对于高水平学习者(高年级组和本族语者)而言,其更倚重泛化的 thing来实现意义表达; 但随着词汇知识的丰富,学习者逐步具备了词汇多样化、具体化和准确化的能力,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对该词的依赖性和使用频率明显减少。然而即便如此,以高水平学习者(四年级)为例,其使用thing的频率仍近两倍于本族语者(1035:593),这进一步验证了学习者过度使用thing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者使用thing的特点,笔者首先对学习者语料库中检索出的455个索引行进行逐个观察。鉴于此研究只考察学习者使用thing的情况,笔者没有考察其使用中的语法错误,只考察其使用的频率和意义。总体上学习者对该词的使用可以分为可接受用法和不当或错误用法两大类。可接受的用法包括由thing组成的固定表达如for one thing等,以及正确的意义表达,包括正常的非词语化使用。参照桂诗春和杨惠中[14]的分类,笔者将thing在学习者语料库中的不当使用分为冗余、替代、搭配错误和语义模糊或错误4类。结果表明,在455个索引行中,thing的用法中可接受的索引行共有307个,其中一般用法83个,非词语化用法224个;不当用法共148个,包括语义模糊或错误47个,冗余错误42个,搭配错误30个,替代错误29个。从上述不当或错误使用情况来看,学习者表现出过度或错误非词语化使用thing的倾向。
1.语义模糊或错误语义模糊或错误占总体不当用法的31.76%。虽然在英语中thing可以用来表示无需或无法明确说明的事物,但学习者经常是受表达能力的局限而频频使用thing来表达自己无法准确表达的意义,如
例1. Studying English contains many things.
例2. They are not mature enough to face up to things in the whole society.
学习者在使用thing 的时候过度概括特征明显,当不会具体表达“方面、事物、问题”等意义时,学习者常用该词来一言而概之。从例1和例2可知,学习者想表达的是“学习英语包含很多方面”和“他们不够成熟以至于无法面对社会上的种种问题”,但因缺乏具体准确表达的词汇,thing被用来笼统地表达“方面”“问题、现象”等意思。
2.冗余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们往往发出多于满足理解最低需要量的信息,多出最低需要量的那部分信息就是冗余。冗余现象是仅次于语义模糊的一个类别,占不当用法的28.39%。学习者使用thing时出现的冗余现象主要属于词汇冗余,如
例3. What’s more,stamps are valuable things for collecting.
例4. The last moment is seen to be most precious thing.
观察这些索引行,笔者发现学习者经常在形容词后不必要地使用了thing,造成冗余。例3和例4表达的是“邮票是值得珍藏的东西”和“最后的时刻是最珍贵的”。因为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东西、事物、事情、情况”等来泛指事物的特性,从而造成学习者在形容词的后面习惯性地使用thing。从例3和例4可以看出,学习者使用thing 的冗余错误明显受到母语负迁移作用的影响。
3.搭配错误搭配错误主要表现在学习者使用thing时与前面的动词或定语搭配不当,如
例5. They return to schools,hoping to absorb the brand new things.
例6. The parents should learn to admit new things.
从例5和例6可以看出,学习者出现搭配错误的主要原因同样是母语负迁移作用。如汉语中常用的表达“吸收新事物”“认可新事物”等,使学习者认为英语也可以用absorb和admit来和thing搭配,造成搭配错误。同时thing的非词语化特征使学习者认为该词几乎可以和任何表达搭配,从而过度非词语化使用thing,这也是造成搭配错误的原因之一。
4.替代替代错误主要指当学习者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使用其它手段进行替代而形成的错误。当学习者在表达遇上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用一个笼统而且安全的词进行表达,而thing往往是首选,如
例7. Reading belongs to mental things.
例8. People live with rich phisical(-sp) things.
当学习者不知如何表达“mental activities”和“physical materials”时,他们往往选择thing来进行泛化的表达。替代错误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词汇量过小,无法满足表达的需要,因此,其常常会用类似于thing这样的非词语化词一言而概之。
四、研究分析从上文可知,首先,学习者使用thing的频率明显高于本族语者,存在过度使用该词的现象;其次,学习者使用thing的频率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这说明thing的过度使用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相关;最后,学习者不仅过度使用thing,而且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语义模糊或错误、冗余、替代和搭配等类型的错误。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四点。
第一,与学习者的词汇能力紧密相关。此研究中学习者语料库和本族语者语料库的类形符比分别是0.0425和0.0678,差异极显著(X2=1202.58,p=0.000),这说明学习者掌握的词汇远没有达到地道化表达的需要。学习者所掌握的有限的词汇量严重制约了其表达能力。当很多意义无法表达时学习者往往借助非词语化的词来表达,在中介语中利用有限的语言资源建构有缺陷的目的语,造成thing 的过度或错误非词语化使用。
第二,与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策略紧密相关。首先,学习者经常使用重复策略。当避开尚未纳入自己中介语体系的语言项目时,学习者就会重复使用自认为有把握的词语或搭配。同样,学习者多会使用“规避风险”的学习策略。thing是学习者早期习得且较为熟悉的常用非词语化词汇,因此它成为了一个万能的“通用词”,当需要表达某个意思又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时,学习者通常会下意识地借助已经熟知而且笼统化的词汇以降低犯错误的机率,从而导致该常用词被过多使用,如
例9. Electronic cards and paper cards are two kinds of things,but they express the same thing. 重构:Though electronic cards and paper cards are two kinds of cards,and they can both be used to convey wishes and send greetings.
学习者通过重复使用thing这个词来规避使用其他词如convey wishes和send greetings可能带来错误的风险。经检索,the same thing(s)的搭配在WECCL抽样库中的使用频次是9次,在NESSIE中仅为1次。
第三,语言负迁移作用。根据Ellis的观点,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语言知识影响二语的习得和发展的现象。[15]从结果看,语言迁移可分为两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前者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而后者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16]从学习者对thing的不当使用来看,其原因既有母语的负迁移作用,也有语内负迁移作用。首先,thing对应汉语的“事情”“东西”“事物”“情况”等诸多意义,而且其中每一个汉语意义可以泛指很多事物,学习者并没有完全掌握这些词的内涵意义,缺乏具体化的准确表达,只是盲目地将这些意义和thing对等起来。受母语的负迁移作用,首先选择使用thing来表达,从而导致该词被过度频繁甚至错误地使用,使该词在学习者中介语中表现出过度非词语化的特征。其次,thing 在本族语者的使用中本就是一个非词语化词,常常用来泛指无需明确的含义,使用非常广泛。受语内负迁移作用的影响,学习者对thing的使用进行了过度概括,把thing当作一个万能词汇进行使用。因此,语内负迁移作用也是造成学习者过度和不当使用thing的原因之一,如
例10. Happy things or sad things,both of these two kind of things can make your life colorful.重构:Both happiness and sadness can make your life colorful.
例11. All these convenient things are brought by the internet. 重构:All the convenience is brought by the Internet.
经检索,happy thing(s),convenient thing(s)的搭配在NESSIE中均未出现,而在WECCL中分别使用了7次和5次。在汉语中,类似于“幸福/悲伤的事情”“方便的事情”等很常见。学习者受母语的影响用英语进行对等的表达,造成thing被过多和错误的使用。
第四,中介语心理认知机制的作用。中介语是一种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一种动态的语言系统,是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17]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使这种语言行为适合于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由错误逐渐向正确的方向转化。虽然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但在中介语阶段学习者往往会不自觉地选择自己最为熟知也最为保险的词语,“而避开的词项虽然可能已进入中介语假设,但尚未进入运用层面,或者说学生在心理上缺乏运用的准备”[18]。在学习者的写作中,thing被认为可以与任何词搭配,可以用于任何语境,这可以看作是中介语的过度使用,如
例12. Parents and children should always exchange their ideas about current things. 重构:Parents and children should always exchange their ideas about current issues.
例13. Use your own mobile phone will avoid this thing. 重构:Using your own mobile phone will help solve the problem.
应该说类似于issue,solve problem一类的词已经进入了学习者的中介语假设,但学习者还是倾向于使用更早习得的thing,而不是使用更符合意义表达和英语习惯的其他词汇,造成了该词被过度和错误的使用。
从表 3的统计结果来看,学习者使用thing的频率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呈逐年显著递减趋势,这一结果完全符合中介语动态发展的规律,即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能力的提高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
五、结语Sinclair提出了二语学习者倾向于过少使用非词语化词语的假设,同时有研究也验证了这一假设。[8]173—194但在笔者的研究中,学习者对thing这一非词语化词的使用并不符合这一假设和结论。既然thing是最常用的词汇之一,学习者过度及经常错误使用thing是一个应该引起关注的现象,应该从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学习策略、语言迁移和中介语心理认知机制等方面进行考察,寻找解决的办法。形成非词语化词thing在学习者中使用特点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而且在中介语中是否还存在其他非词语化词不符合Sinclair,Altenberg和Granger的假设和结论,也需要未来的研究来验证。
[1] | Sinclair J,Renouf F A. A lexical syllabus for language learning [C]// Carter R,McCarthy M. 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1988:141-160. |
[2] | Sinclair J. 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113. |
[3] | Sinclair J. Trust the text [M]. London: Routledge,2004:19. |
[4] | 卫乃兴. 意义共享与非词语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0(5):17-24. |
[5] | Carter R,McCarthy M. 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Essex:Longman Group Limited,1988:170-185. |
[6] | Partington A.Corpus evidence of language change-the case of the intensifier[C]//Baker M, Francis G,Elena T B.Text and Technology: 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3:177-192. |
[7] | Biber D, Johansson S,Leech G,et al.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M]. 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1999:121-123. |
[8] | Altenberg B,Granger S. The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patterning of MAKE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student writing [J].Applied Linguistics, 2001(2):173-194. |
[9] | Elena T B. Corpus linguistics at work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1:78-82. |
[10] | 缪海燕,孙蓝. 非词汇化高频动词搭配的组块效应——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3): 40-44. |
[11] | 卫乃兴. 形容词性修饰语的非词语化特征研究——来自英汉语料库的证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1(3): 217-224. |
[12] | 钟珊辉. 外语教学中的非词语化现象研究——以常用词gain,run为例[J].外语学刊, 2010(4):107-109. |
[13] | 文秋芳,王立非,梁茂成. 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102. |
[14] | 桂诗春,杨惠中. 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35-136. |
[15] |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7:296-297. |
[16] | Gass S, Selinker L.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 [M].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1:211. |
[17] | Selinker L. Interlanguag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2(10):209-231. |
[18] | 李文中. 基于COLEC的中介语搭配及学习者策略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202-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