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这一概念自出现至今已有10年,并在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企业普遍推广。混合式学习不但兼容了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而且很好地弥补了两者的缺陷,凭借自身独有的灵活性、系统性、目的性、主体性和协同性等特点,充分迎合了教育和培训的需求。2003年至今,中国国内出现了大量针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由最初对于概念界定的不断明晰和比较分析,到后来致力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等均有效地推动了混合式学习的应用与推广。但这些研究都没有深入混合式学习的内部一探究竟。大多数研究者都将混合式学习视为一个具备标准流程和架构的教学模式,或者将其作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的一种体现进行研究,忽视了它真正的意义。
大量实例证明混合式学习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于混合式学习普遍持赞同的态度。但混合式学习涵盖众多元素,形式又十分灵活多变,到底哪些是构成的关键元素呢?是学习活动的类型、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还是学习环境的构建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呢?这些因素是如何在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呢?笔者将以质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试图剖析出混合式学习实施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混合式学习(一)概念辨析
混合式学习的范畴很广,广义而言,可以概括为不同形式、不同技术、不同文化和不同制度的混合,涵盖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的混合。[1]狭义而言,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将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完整的教学过程的1种教学方式。[2]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习的支持者,通过有目的地、灵活地选择、组合各种信息技术和教学策略,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3]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旨在实现学习者的高阶学习能力,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即以系统论为基础,要求教学目的、过程和方法合一;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教学方式混合了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学习方式以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注重学习情境的设计。[4]
混合式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和管理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融合了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长处的一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阶学习能力。
(二)文献综述国外迄今为止有1500余篇,国内有近130余篇的文献专注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等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辨析、设计与应用研究、实施效果研究、评估手段研究、教师培训5个方面。[5]
理论辨析类的文献将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诠释,使很多人清楚和了解了这一新的概念[6];同时,将混合式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在线学习进行了全面比较,各自的利弊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对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和基本模式也进行了探讨,从而在理论上证明了混合式学习应用于各类教学的可行性以及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设计研究多使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分析学习者特征之后,按照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调查实施效果表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均有明显提高,并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改良的方向和可供参考的珍贵数据。但也有部分研究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实施、监控和管理的过程,使得这一教学设计无法有效地得以开展和实施,真正发挥混合式学习的作用。
在实施效果分析这类研究中可以发现,研究者多是把混合式学习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通过观察学习者在实施混合式学习前后的表现,来判断混合式学习是否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了正面的影响。[7]但混合式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灵活复杂的教学设计方法,其组成元素、组合方案会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者群体的特点发生改变。[8]所以,到底如何“混合”才会对学习效果产生最大的促进作用?当教学策略改变或存在差异时,学习效果的哪些层面或指标会发生显著的改变?这些问题,研究者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
三、样本分析笔者对北京某学院的21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之所以选择北京某学院,是因为该学院自2008年起就建立了校级的在线教学平台,由于学校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支持,该在线教学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们普遍使用混合式学习,学生们对混合式学习有丰富的亲身体验。在样本选择上,笔者着重选取了高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因为他们从步入大学开始就接受混合式教学方法,是非常适宜的样本库。学生具体情况分布如表 1和表 2所示。
此研究之所以采用质性研究方式,是因为考虑到混合式学习涵盖了众多的组成元素;此外,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十分繁多,所以不宜从研究初期就使用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方法以扎根理论为基础,可以通过对混合式学习的参与者进行深度的访谈,再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和编码,以剥离出对于混合式学习的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在未来的研究当中,将会以访谈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设计量表,并通过定量研究来对质性分析的结果加以论证。
访谈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提纲,采用NVIVO 8.0作为数据分析的主要工具。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访谈提纲从教学策略、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组织、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6个方面展开。
(一)教学策略在教学策略这个方面,主要收集被访者对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安排、考核手段和学生自主程度等方面的感受。
1.考核手段
混合式学习的考核手段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率,在线学习时的登陆次数和时长、论坛的参与程度,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协作学习时小组协作的学习成果。
2.契合程度
契合程度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教学安排中,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的配合程度的感受。在21位被访者当中,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学安排持满意的态度,如表 3所示。
其中,有被访者表示由于教师自身的喜好和技术水平,对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重视度不均衡;但大多数被访者认为,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安排得比较合理。
3.自主程度
混合式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给他们最大的自主程度。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被访者就他们可以自主控制的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如表 4所示。
(二)学习环境访谈的第2部分主要针对学生的在线学习环境进行了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学生上网使用的设备、在线的时间、主要活动、自身技术水平以及对在线教学软件的使用感受。
1.上网设备
被访学生普遍拥有电脑,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访问网络。
2.上网时长
受访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普遍为2~4小时,也有学生在受访时反应,在线时间会随着面授时间的长度进行调整:“当我们要写论文的时候会上知网搜一些资料,老师也会在网上给我们布置一些作业,还有一些学习资料需要在网上下载,这样的时候上网的时间就比较长;如果这个月面授的时间比较长,相对于上网的时间就比较少一些。”
3.上网活动
学生在在线学习时会兼具其他活动,如浏览新闻,休闲娱乐以及访问社交网站等等。
4.技术水平
受访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都比较自信,认为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5.教学环境
(1)常用功能
受访者反应在教学平台中,他们最常用的功能依次为个人信息查询(包括查询课程安排、课程作业、考试分数、欠费情况等);去网上听课;下载课件;使用交流平台与老师和同学互动沟通;在课程结束时,对教师进行评分。
(2)优势
受访者对于教学平台的优势主要在于:功能齐全;信息量大,涵盖面广;师生之间的交流方便;模块分布均匀,页面结构合理,让人一目了然。
(3)缺陷
学生认为教学平台的缺陷主要集中于:页面单调;内容仍不够丰富,资源比较少,更新比较慢;教学信息更新慢,信息发布程序繁琐,有些信息不能及时地发送给学生。
(4)改进之处
综上所述,受访学生对于教学平台可能的改进方向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网页设计更加活泼,用户界面更具人性化,网站结构更加合理;缩小新闻和通知的篇幅,使得学习版块更加醒目;加快信息更新速度;附加实用性和娱乐性版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学校网速仍需提高。
(三)学习资源第3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对于课堂和在线学习时使用的学习资源是否满意,他们如何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以及对于资源的更新程度和具象程度的看法。
1.总体评价
综合采访记录,学习资源涵盖了文字、课件和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内容丰富。
2.获取途径
受访学生普遍反映,大部分学习资源由老师提供或者指定方向,学生自己也可以搜索。
3.更新频率
由于受访学生所在专业不同,学生对于学习资源的更新速度所持态度不一,如表 5所示。
4.具象程度
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资源比较具体,贴近社会时事,教师在授课时都会辅以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资源具象程度如表 6所示。
在学习组织这个环节,研究者主要收集组织中信息流动的途径,协作学习的效果和学习支持举措。
1.与老师互动的途径
学生主要通过邮件、论坛、电话、短信和课堂提问跟老师进行互动。
2.与同学互动的途径
学生之间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面对面的讨论,或者在论坛上沟通交流,交换资料。
3.在线论坛
在线论坛是协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受访学生在谈到论坛的使用状况时也感受颇多。“公选课有好多不认识的同学,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就都是认识的同学了。讨论得看课程老师的重视度,老师经常去的话讨论就更热烈。一般有几个人说的比较多,有学习好的,也有在班上不是很活跃但是在论坛里很活跃的。”
“因为论坛里面都有学长学姐,可以一块交流,提供很多帮助,一般有人提问题大家回应的都是比较积极的。”
4.学习支持
受访学生表示,在学习遇到困难时首先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先去看论坛上有没有之前问过的问题,没有的话再去网上搜索一下,看有没有类似的问题。网上再没有的话,我会在论坛上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最好让老师也注意一下,这样老师在课堂上也会针对性地给大家都讲一下,一般到这一步问题就解决了。如果还是解决不了的话就去找老师或是同学问一下。”在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学生大多会先找其他同学帮忙,如果不行才会求助于老师。
(五)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这个环节,研究者主要调查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时,学生主要的学习活动。同时,在混合式学习中,协作学习和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于这2个学习活动也进行了重点访谈。课堂学习主要学习活动如图 1所示。
1.课堂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时,学生主要进行的学习活动依次为听讲、做笔记、阅读教材或课件和课题交流等。可见,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还是单向的接收信息,有些学生也反应:“有的时候容易走神啊。”
2.在线学习活动
学生在在线学习的时候,有更多的自由度以及丰富的学习活动,更多人选择在线的时候查阅学习资料或收看教学视频,在线学习的时候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多了。在线学习主要学习活动如图 2所示。
3.协作学习活动
在被访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有协作学习的经验。在协作学习中,学生认为自己的协作和沟通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比较喜欢这种形式因为大家可以交流,虽然自己单独做效率会很高,但是没法跟大家交流,也就不知道别人的想法。”
“人际关系当然会有进步,在刚入学的时候,是特别快地拉近大家距离的一种途径,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缺点,有哪些是别人不同意的,然后加以改进。”
“合作中分工都比较明确;以前不是很爱说话,包括跟人合作啊,不是特别好;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呢,因为每个人都有工作,都必须要讨论,所以强迫着自己和别人去交流,逐渐学会了和别人打交道啊,自己的想法也敢说出来了。”
4.实践学习活动
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参与实践活动的经验,而且他们认为实践活动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紧密相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
(六)学习效果在最后一个部分——学习效果,研究者旨在发现混合式学习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而且在访谈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何种教学组成元素是学生最为感兴趣,或者记忆最为深刻的。
1.学习兴趣
通过分析访谈内容,可以发现受访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在于混合式学习提供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以及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其他的学习兴趣点包括:更多的沟通与互动,两种教学形式的有效互补,可以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等等。混合式学习学习兴趣点如图 3所示。
学生们同时反馈到:“老师讲课更生动一点,网上授课时间更自由一点,我们可以取他们各自好的一面。”
“因为上课比较严肃,老师单方面给你讲,也没办法互动;在网上大家语言也会比较放松,有什么问题就可以非常放松地跟老师去了解。”
“我觉得网上一般给自己想象的空间会比较大,给自己留出来的时间也比较多,不会让我们限时限量地做某些事情。”
“在线的时候可以看到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上课老师在讲的时候也能够认真地听一些重点的内容,这样综合起来学到的知识比较多。”
“在线学习比较方便一点,可以自己安排时间,有什么事可以按暂停就直接出去了,上课就必须45分钟都呆在课堂上,比较死板,有时候心情不好就听不进去,也必须呆在课堂上,所以觉得上课和在线学习结合在一起比较方便一点。”
2.学习感受
混合式学习学习感受如图 4所示。受访学生都比较喜爱混合式学习,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他们认为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形成了有效的互补,帮助了知识的吸收和学习;可以得到教师的实时指导与帮助,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能够锻炼,比如说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在课堂上没有表达出来,可以在论坛上表达出来,也是课下学习或自主学习的一种激励,可以表达出来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也不用在意当时老师或同学的一些反应。”
“课堂上让我能够直观地去了解这些知识,包括老师给具体地讲解,印象比较深刻;在线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性,比较灵活;两者相结合的话,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
“无时无刻都能得到老师提供的有帮助的知识或是信息,还是比较有效率的。如果单听老师讲效率也不是很高,如果有网络可以保证随时可以下载或是复习,还是挺方便的。”
“以前都是靠老师督促,现在都是自己完成,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规划。”
3.学习效果
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效果评价如图 5所示。综合学生的访谈数据可以发现,半数以上的受访学生更加倾向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线学习更加趋向于一种辅助的手段。同时也可以发现,教师对于在线课程的设计,重视和参与程度都决定了学生对于在线学习的认知:
“各有各的好,他们俩儿一块儿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上课是跟老师近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听得比较清楚一些;能感觉比较近一点;网上学习就是知识面广,你想看什么或者你想了解什么都可以了解到。”
“上课对我的帮助更大一些,因为可以面对面的交流,解决一些特别即时的问题。”
“如果在线学习老师更重视一下的话,我觉得在线学习的影响更大一点儿。”
五、研究结论根据对21位参与过混合式学习的大学生的采访,可以发现他们普遍接受混合式学习这一教学形式,认为这对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同时,笔者也发现:接受混合式学习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水平普遍自我评价较高,有一定的自信心,如表 7所示。
在谈到“毕业以后的计划”这个话题时,在21位受访学生中有13位将继续接受本专业的深造或者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有2位对于未来的安排尚不明确。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混合式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忠实度,如表 8所示。
根据访谈数据的编码结果可以看出,以下5种影响因素对于混合式学习的效果有显著影响。
一是学习资料的设计。 根据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不同目的,区别设计学习资料并及时更新将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在访谈中学生也提到,在线学习更利于他们扩大知识面以及充分发挥想象力,所以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考虑在线学习资料的选材与设计。
二是学习管理平台的设计。 学习管理平台的设计对于混合式学习的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简洁友好的用户界面,清晰固定的架构,丰富的应用功能将有助于学生培养稳定的使用习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接受程度,有效地支持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三是教师的参与程度。 教师对于在线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混合式学习的整体效果。在访谈中学生也反复提到,教师的积极参与、及时反馈和支持决定他们对于在线学习的参与程度。只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才能全面发挥混合式学习的作用。
四是协作学习。 相较于单纯的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可以全面有效地支持协作学习活动。根据访谈数据可以发现,协作学习无论对于学生的社会关系的建立与深化,还是对于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
五是学习支持。 学习支持不仅仅来自于教师,还包括教学系统软件、教学管理人员的支持与辅助,缺一不可。只有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
综上所述,学生对于混合式学习的接受程度很高。混合式学习对于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大力推广混合式学习这种教学方式。
[1] | 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5-10. |
[2] | 黎加厚.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EB/OL].[2013-09-01]. |
[3] |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式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2. |
[4] |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式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2. |
[5] | 陈卫东,刘欣红,王海燕.混合式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5):30-33. |
[6] | 牟智佳,张文兰.对混合式学习文献研究的元分析——以我国教育技术核心期刊为样本[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465-468. |
[7] | 谭焕焕,张永.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体系和技术基础研究[J].软件导刊,2011(10):3-5. |
[8] | 詹泽慧.混合学习活动系统设计:策略与应用效果[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93-105. |
[9] | 胡志金.论混合式学习设计的适配原则和定位策略[J].开放学习,2009(3):3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