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Vol. 28 Issue (4): 115-120   PDF (1066 KB)    
“文化诗学教学观”的基本理念与实现路径
李华1, 吉新宏2    
1.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基础部, 北京 100016;
2. 华北科技学院 文法学院, 北京 101601
摘要:"文化诗学"不仅是文艺学理论主张,它的基本精神也同样适用于文学理论教学。"文化诗学教学观"在基本教学理念上主张"理论-文本-经验"的三维拓展,它以"文学-文化-生活"的"三重经验论"为教学实践的基本立足点,以文本分析与理论思辨并重的"双向能力结构"为能力培养目标,倡导课堂教学以"生活-阅读欣赏-写作""一体三面"的学习途径来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文化诗学教学观     文学理论教学     三维拓展     三重经验论     双向能力结构    
Teaching Concept and Learning Approach of Cultural Poetics
Li Hua1, Ji Xinhong2    
1. Basic Department,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 Science, Beijing 100016, China;
2. School of Arts and Law,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1601, China
Abstract: Cultural poetics is not only a principle of literary theory, but also a teaching approach of literary theory. Cultural poetics advocates a three dimensionextension of "theory-text-experience"in teaching principle. With "triple empiricism of literary, cultural, and life"as the basic standpoint in teaching practice, it emphasizes a teaching goal of"double ability structure", namely text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specula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a learning approach of "life-reading-writing" must be adopted.
Key words: teaching concept of cultural poetics     teaching of literary theory     three dimension extension     three kinds of experience     double ability structure    

文学理论课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它常常是中文系最活跃的课程,但同时也常常是令学生望而生畏、望而生厌的课程。很多学生觉得文学理论枯燥、晦涩、无聊、无用,既无文学史课的趣味,也不如语言类课程的直白。“听不懂”或“没有用”,使很多学生徘徊于文学理论大门之外。怎样让学生走进文学理论的大门?有一把钥匙,即“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不仅是文艺学理论的主张,它的基本精神也同样适用于文学理论教学。用“文化诗学”的基本精神来指导文学理论教学,形成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即“文化诗学教学观”。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三维拓展”的教学理念; “三重经验论”作为文学理论教学的立足点;文本分析、理论思辨的“双向能力结构”的培养目标和“一体三面”的学习途径。 一、“三维拓展”的教学理念

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一直很活跃。在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方面,被广泛采用的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已经实现了很多切合实际的、实质性的变革,构建了一个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理论体系;《文学理论新编》等教材又实现了新的突破,体现了他们所主张的“双向拓展”原则。有了好的教材,具备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但是并不等于一定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事实是,虽然多数院校的中文系都采用“童本”《文学理论教程》,但教学效果却并不都那么理想。当然这又涉及文学理论课程在教学实践层面的深入改革问题。

近年来,人们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讨主要呈现出两种方向:一种方向是教学理论层面的反思与构想,如文学理论教学与中国学科制度、课程制度的关系,文学理论教学与主流话语、当代大众文化的关系等;另一方面是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方式,如“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的课堂组织方式,对多媒体、影视资料等辅助教学方式的利用等。前者多表现为逻辑状态的理论观念,后者表现为经验形态的描述归纳。虽然理论上不可谓不深,经验上不可谓不细,但是总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遗憾:理论逻辑形态的教学观念难免缺乏操作层面的可行性,而具体的经验描述难免缺乏方法和效果上的普适性。也就是说,缺少一种能把观念层面和操作层面、普适性和操作性有机统一起来并一以贯之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童庆炳提出的“文化诗学”思想给人们很大的启示。

“文化诗学”的基本追求是:关心现实的文化存在状况;对于现实中存在的负面文化及其表现进行诗意的批评;重视文化发展中的人文维度;将文学艺术问题、诗学问题纳入文化范围。

走向文化诗学的三个要领是:(1)立足现实。现实中有许多正面和负面的东西。……人们的确面临精神伦理的缺失问题,比如崇高理想、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民族精神、探索精神等,良知、为人之道等都存在问题。那么我们的文学理论是否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精神养料呢?我认为是可以的。(2)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还应是在文学的作家、作品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从中概括出一种文化精神,或者一种诗性精神,以此弥补社会之不足,弥补精神的缺失。如果一个民族出现精神性缺失的现象时,则是人文知识分子的责任。……(3)以文化视点研究文学艺术,并概括出一种文化精神,诗性精神。……通过文学艺术的研究,高扬某种文化精神,诗性精神,生动地补充社会精神的不足。[1]

作为一种文艺学理论主张,“文化诗学”已经得到学界比较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它的基本理论精神也同样适用于文学理论教学。“文化诗学”的关键词是:“文化”“文本”“诗性观念”“人文关怀”。它突出体现为以下三个原则:立足于现实的人文关怀;回到文学文本,立足于文本解析的理论策略;拓展文化视角,张扬诗性精神、文化精神。不难看出,它提供了一个宏观理论与微观文本之间,普适性观念与个体经验之间的有机统一。

而这,正是文学理论教学的要义所在。

文学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三个方面:了解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培养提高文艺作品、文艺现象的感悟、分析、审美鉴赏能力;塑造富于诗意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健全人格。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第二和第三个目的最为重要。这三种教学目的应该内化于文学理论的实践教学活动,所以实现这种教学目的的必然前提是:“文学理论-诗意观念-文艺文本-个体经验-诗性人格”的贯通。文学理论只有落实于文本才能被真正接受,理论概念只有转化为文艺文本的诗意观念才能内化于接受者的主体人格,而文学理论、诗意观念、文艺文本只有落实于接受者的个体经验才能实现最终效果。这样,由理论的传授到素质的形成,就落到了两个关键点上,即“文本”与“经验”。实际上,文学理论教学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两个“脱节”,即文学理论与文艺文本的脱节以及文学理论与学生经验的脱节。因为理论不能得到文本和经验的印证,所以学生才会感到“听不懂”;因为理论不能唤起来自文艺文本、人生经验的主体感受,所以学生才觉得“没意思”;因为学习文学理论不能很好地见出生活、生命的意义价值,所以学生才觉得“没有用”。

为了克服文学理论与文艺文本的脱节现象,童庆炳及其教学团队提出了“双向拓展”原则。“文学理论课程的双向拓展,就是在原有的专业性和理论性的基础上,革新教学内容和体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拓展。”“一方面,向宏观的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拓展,使文学理论课程跨越文学专业的限制,大胆地向其他学科开放,如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大大扩大了文学理论的边界。另一方面,是向微观的具体的文本方面拓展,使文学理论课程从过去的那种重理论轻批评、理论与批评相互割裂的格局中解放出来,走向具体、实际而活跃的文本批评,并在文本批评中延伸文学理论。”[2]

结合文学理论教学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童庆炳的“双向拓展”还可以再进一步拓展,即拓展到另一个层面--“经验”层面,以克服文学理论与学生经验的脱节现象。所以,笔者在“双向拓展”基础上提出“理论-文本-经验”的“三维拓展”原则,这样才能让文学理论教学既打开理论的视野,又有文本诗意的感受,更有人生经验(或体验)的共鸣,最终形成学生的诗性人格,完成文学理论的全部教学目的。如果不把文学理论最终落实到接受者的人生经验,理论仍旧是“外在于”接受者的,仍旧不能最终解决“文学理论有什么用”“文学理论有什么意思”的问题。 如此看来,“文化诗学”的文学理论教学理念如图 1所示。

图 1 “文化诗学”的文学理论教学理念

基于此,可以把“文化诗学”的文学理论教学理念表述为:文学理论教学的基本途径--“理论体系-文艺文本-主体经验”三者的贯通;三者的贯通结果是两极指标“诗意观念”“诗性人格”的实现;其中,“理论体系-文艺文本”内化为“诗意观念”,“文艺文本-主体经验”内化为“诗性人格”;文学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富于诗意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健全人格”。 二、“三重经验论”:文学理论教学的立足点

虽然文学理论本身有着鲜明的现实品格,文学理论教材已经把理论视野扩展到了文化层面并且倾注了足够的人文关怀,但是,所有这些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学生的经验层面,文学理论教学就仍旧没有落到实处,仍旧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让学生感到文学理论并不陌生,它就存在于自己的人生经验之中,反过来它又能解释、引导和提升自己的人生经验,学生才会真正体验到文学理论并不是“外在于”他们的生活,而是“内在于”他们的生活本身。因此,把“三重经验论”作为文学理论教学的立足点。

与文学理论相关的人生经验有三个层次:文学经验、文化经验、生活经验。

文学理论教学只有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经验,才能让学生对文学理论有具体真切的感知。这就要求根据大学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多数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开设于大学本科一、二年级)文学经验积累的实际情况,来寻求理论与经验恰当的契合点。“童本”《文学理论教程》多引证学生在中学时期学过的经典文本来解说理论观点,可以给教师提供很多参照。但问题是,大学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没有丰富、深厚的文学经验,与文学理论仍旧存在隔膜。因此,是否应该降低文学理论教材内容的难度,使之更加浅显通俗,以适应学生的阅读经验。笔者认为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第一,理论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使他们掌握有一定难度的文学理论,出发点是经验,终点是理论,而不是相反。这个关系一定要分清楚。第二,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由降低理论要求,其结果未必能够提起学生的理论兴趣,还可能因为理论丧失了挑战性而造成“期待失望”,符合了经验,却失去了兴趣。所以,笔者的做法不是降低理论,而是提升经验。

提升经验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旧经验的增值,二是新经验的扩充。对多数大学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最深切的阅读经验来自中小学语文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把他们的旧经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如看似一首很简单的古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中学语文课的解读很浅显,大学的文学理论课完全可以结合意境理论、佛教思想加以深入解读,让学生领会文学理论的魅力。又如《祝福》里的祥林嫂形象,中学教学多是用四平八稳的社会分析、阶级分析方法来解读,在大学的文学理论课可以从话语权力、女性主义等理论视角加以深入解读。这样,学生原有的旧经验极大地增值了,既挑战了他们的阅读经验,又更新了他们的接受视野。

只是立足于学生的旧阅读经验是不够的,还要引领学生更新、扩充他们的阅读经验。中文系学生中有一小部分仍旧保持着从中学以来养成的写诗习惯,但他们的诗作多数很粗浅、很直白、缺乏深度,需要在理论上、技法上进行提升;而绝大多数学生对“朦胧诗”以来的当代诗歌望而生畏,根本无法理解。中文专业的本科生读不懂一首中等难度的现代诗歌,这是目前中文教育的一个普遍现实。让学生啃下这块“硬骨头”是文学理论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曾经在文学理论课上,用意象分析方法,并结合海德格尔现象学思想,细致解读于坚的诗--《坠落的声音》,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诗歌的意象组织与意境生成,而且扩充了阅读经验。通过文学理论的学习,学生看到了,感受到了,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世界。

第二重经验是文化经验。学生的文化经验多来自与大众传媒相关的大众文化经验,以影视、流行歌曲为主。在当今大众文化时代,很多学生的大众文化经验要远远超过传统的文学经验。针对这种情况,有教师提出要改变文学理论授课内容或降低理论要求,使文学理论更联系现实。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的文学理论教学不是拒绝大众文化,不是把文学理论教学变成大众文化理论教学,更不是降低理论要求来趋就它们,而是适当调整文学理论的内容和表述方式,扩充文学理论的解释范围,把学生的文化经验纳入到文学理论的视野之中。

笔者曾经以文学生产、消费理论(所谓“文学生产”与“艺术生产”理论,在理论精神和观念体系上是共通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来解读“张艺谋现象”,如人们对电影《英雄》的矛盾态度:

问题:人们纷纷解囊涌进电影院,看电影时爽快,看完就骂,但下次电影还要看。这是为什么?

①直接原因:为什么看的时候觉得舒服?因为观众尽情享受了张艺谋的“视觉盛宴”。为什么看完就骂?一是因为观众当真了。认为三个同类故事(“红故事”“绿故事”“白故事”)强行拼接,不符合常识逻辑。二是因为影片赞颂了秦王的“天下观”,歌颂了专制暴君。

②深层原因:观众没有真正领会《英雄》的审美逻辑。三个故事拼接的意义就在于,它把影片与“历史真实”之间的纽带割断,把观众从常规观念世界中拉出来,完全进入一种“虚拟世界”,把注意力投向美丽的画面。所以观众在观赏电影时,完全被美丽的画面、绚烂的色彩所吸引,尽情享受视觉盛餐。但是当观众走出电影院重新回到日常现实世界,历史真实、日常伦理又恢复了它的主宰。于是观众就开始用历史真实、日常伦理再度评价本来就“不真实”的《英雄》,这时被消费过的《英雄》自然要挨骂了。

通过这种解读,学生发现文学理论对他们的文化经验也是有深刻解释力的,从而实现了文学理论在文化经验层面上的“亲和感”。

第三重经验是生活经验。文学理论只有落实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才可以说是落到了最坚实的土壤,“塑造富于诗意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健全人格”的教学目的才有可能实现。笔者在讲于坚的《坠落的声音》时,最初学生都不能读懂。然后笔者问道:如果你躺在宁静的房间里,听到一声从高处坠落下来的脆响,你会怎样?多数学生说,起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人说猜想会是什么落下来了,有的人说不理它。笔者说,为什么不先去倾听、感受这个声音呢?人们总是喜欢先入为主地用习惯、成见的方式去看、去想他的世界,去给它赋义、命名,殊不知却忘记了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先去倾听它。人们总是企图先入为主,一厢情愿地去追问、猜想、征服、改造,自以为得到了世界的真实,实际上却是失去了世界的真实。诗中的“我”也是这样。“在十一点二十分”坠落的是什么?“我”总试图追问这个偶然事件的意义,把它拉入习惯常识。但是这样做,“我”不仅没有得到答案,反而让这个偶然事件远离了它的真实。人们忘记了对世界的敬畏,对大自然,人们想的是“改造”,对珠穆朗玛峰,人们想的是“征服”;人们忘记了对世界真心地体验,而是沉醉于蝇营狗苟的功利生存,对身边的一草一花却熟视无睹。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发现,原来看似极其枯燥难懂的当代诗歌,揭示的就是他们的现实生存。

文学理论不仅是逻辑体系归纳出来的理论,也不仅是文学、文化文本中体现的理论,它更是从人的生活世界中“生长”出来的理论。它不仅能揭示文本中的生活,而且它能指引你感受生活中的诗意。 三、“文化诗学教学观”指导下的能力培养

文学理论教学的目的不仅在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在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文化诗学教学观”,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论能力培养:一是文本分析、理论思辨的“双向能力结构”的能力培养目标的确立,二是通过“一体三面”的学习途径来实现这个目标。 (一)文本分析、理论思辨的“双向能力结构”

“文化诗学教学观”指导下的文学理论教学非常重视学生文本分析能力的培养。理论要落实到文学、文化文本,并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经验才能被真正接受;同样,只有学生具备了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文化文本的能力,文学理论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这一点,正得到越来越多的文学理论教育者的认同,“童本”《文学理论教程》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

但人们并不因此而忽视理论思辨。在文学理论教学中,笔者反对单一的“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路,反对在教学中将理论抽象化甚至绝对化,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学生理论抽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文本分析和经验印证,学生领会了概念、理论的精神内涵,在此基础上,就要将之提升为一种概念和理论的体系,让学生看到理论的全貌。所以,概念、理论、逻辑、思辨,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教师才反对在教学手段上过分信赖影视媒体、教学课件,也反对在“后现代”旗号下的“反本质”“反体系”思路下架空理论抽象能力的培养。

如“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其抽象难懂令太多学生望而生畏。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产实践、创作实例使之更形象,但最终要让学生明白这个原理的逻辑理路,所以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步步为营”的逻辑展开。 1.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1)人的生活活动的基本关系:主体→客体。

基本活动:实践活动,主体见之于客体的活动。

(2)①人的自由本质:对必然的把握。

在实践活动中,人的自由属性(本质)得以确立(如农民的耕种活动)。

②“本质力量”:人实现自己本质的能力。(结合学生经验讲解)

人具有本质力量:在对象身上实现自己本质力量。

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在对象身上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结合生产实践讲解)

③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体现。(结合生产实践讲解) 2.文学艺术是人的生活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自由的创造。

人的本质力量不仅反映于物质创造,也反映于精神创造。文学活动是人的精神生产、创造活动。文学艺术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结合创作实践讲解)

概念的明晰、逻辑的谨严、命题的精炼、体系的严整、表述的清晰,是应该让学生领悟的理论力量。不能只给他们一堆抽象的枝干,也不能只给他们一盘散沙。只有文本分析、理论思辨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能力结构。所以在文学理论教学中,要让理论回到文本,也要让理论回到理论。 (二)“一体三面”的学习途径

课堂教学是文学理论最主要的学习途径,是中心、是主体。但是单一强调课堂教学是不够的。由于文学理论的人学性质、基础地位以及它与中文专业其他课程的复杂关联,学生还需要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三个方面来共同保证文学理论的学习效果。 1.生活

学习文学理论的第一要务不在理论教材的识记,也不在理论原典的阅读,而在真心地去生活。文学是人学,文学理论本质上是人生的学问。倾听人生的故事,观赏人生的风景,思索人生的问题,它既为下一步认真学习文学理论积累必要的人生经验,也为领悟文学理论的思想和诗意准备一个真实而敏感的心灵。没有“真心地去生活”这个前提,再深刻的、再诗意的理论也只会沦为鲁迅所说的“啖饭之道”。所以笔者常跟学生讲,不真心去生活,不真心爱生活,不真心去体验生活的人,永远也不会懂得文学,也不会真正懂得文学理论,即使他把理论背得精熟,即使他成名成家。因为文学理论是从人生经验中生长出来的,只有从自己的真实人性和良知出发,真心地去体验人生的快乐和痛苦的人,才能真正领悟文学艺术、文学理论所指向的思想真谛和诗性光辉。从真心生活的开始,到诗意生活的实现,这是学习文学理论的心路历程,也是学习任何人文理论的真义。 2.阅读欣赏

阅读与欣赏分为文艺作品和理论原著两大类,作品类包括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一个普遍现象是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越来越少,而影视作品看的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文学经典的魅力是无法取代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应该首先同文学文本紧密结合。鉴于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越来越少的情况,笔者通过文学理论展现文学文本艺术魅力的同时,鼓励、要求学生增加对优秀文学文本的阅读以增加文学经验。事实证明,通过课下的文本阅读和课堂的文本分析,完全能够唤回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亲和感”。

另外,对理论类原著的阅读是对课堂教学重要的强化和引申。理论类书籍主要包括文学理论、美学、艺术理论、哲学等,对它们的阅读需要教师更细致更专业的指导,可以随着文学概论和其他文学理论类课程(如文艺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等)的课堂教学同步进行。 3.写作

练习写作文艺评论和文学作品也是文学理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理论学习最好的实践就是文艺批评写作,文学理论教育界对此几乎达成共识。要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写作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学理论离不开文学创作实践,学习文学理论不仅要有对别人的文学文本的感知,更需要有文学创作的切身体验。一个突出现象是,当前很多中文专业学生不爱从事“专业性的”的文学创作,但是在网络博客上进行“亚文学”写作的却大有人在。文学理论教学正是要引导和提升这种“亚文学”写作,使之与文学理论学习形成良性互动,也为进一步学习文学理论提供经验基础。

笔者在教学中曾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三部优秀文学作品,观看五部优秀的电影作品,至少阅读一部理论专著(教师提供目录,要求学生读后写出读书报告),至少写作三篇文艺批评(结合所看的文艺作品),至少创作三篇文学作品。经过一年的训练,部分学生已经可以写出专业性很强的文艺评论。循序渐进的“一体三面”学习策略是一种“立体”的学习策略,事实证明,它保证了“理论-文本-经验”在接受者身上的共通,也保证了“知识-能力-人格”三方面教育目的的实现。

综上所述,“文化诗学教学观”在基本教学理念上主张“理论-文本-经验”的三维拓展,在教学中实现“理论-文本-经验”的贯通;它把“文学-文化-生活”的“三重经验论”作为文学理论教学实践的立足点,以保障文学理论教学的三重教学目的在学生经验层面的实现;它以文本分析与理论思辨并重的双向能力结构为能力培养目标,倡导课堂教学以及“生活-阅读欣赏-写作”“一体三面”的学习途径来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当然,“文学理论教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教材建设、课程体系、课堂管理、训练方式、评价考核、师资建设等方方面面,笔者只是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至于“文化诗学教学观”的具体实施,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① 这部分文章参考了童庆炳的“文化诗学”思想,以及他们的教学研究成果《在双向拓展中更新文学理论课程》,文章是在此基础上的“接着说”。
② 参见:童庆炳所写的《走向“文化诗学”》,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稿。
③ “文学经验”“文化经验”“生活经验”“人生经验”四个概念在文章中有特定外延。严格来说,“文学经验”“文化经验”“生活经验”三个概念是层层扩展的关系,后者包含前者。为了论述的明晰,文章所论述的“文化经验”指“文学经验”之外的文化经验,而“生活经验”指“文学经验”“文化经验”之外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经验。“人生经验”指的是“文学经验”“文化经验”“生活经验”三者的总和。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再谈文化诗学[J].暨南大学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2):76.
[2] 童庆炳,王一川.文学理论教学的双向拓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1(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