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Vol. 28 Issue (5): 71-76   PDF (967 KB)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古典散文英译策略——以David Pollard《项脊轩志》英译为例
李蒙, 王琳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191
摘要: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对归有光《项脊轩志》的David Pollard译本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采取了何种翻译策略,以生成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上,译者多用物称主语,并注意了形合、意合之间的差异。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上,译者运用了意译、解释性翻译、添加译注等策略。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上,译者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风格,传达了原文语言形式的美感。这些翻译策略的运用提高了《项脊轩志》译文的翻译质量。分析表明,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中国古典散文的翻译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翻译策略     翻译适应选择论     David Pollard     古典散文英译     《项脊轩志》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Classic Pro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heory:a Case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Xiang Ji Xuan Zhi by David Pollard
Li Meng, Wang Linn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heory, David Pollard's translated version of Gui Youguang's Xiang Ji Xuan Zhi is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duce the most integral, adaptative and selective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make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in terms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As for the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in terms of language, the translator employs a lot of impersonal subjects,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As for the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in terms of culture, the translator chooses variou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free translation, interpretative translation, the addition of translator's commentary and so on. As for the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the translator successfully reproduces the style of the source text, and conveys the beauty of language forms in the source text. The employment of thes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mproves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Xiang Ji Xuan Zhi. After a detailed analysis, it is proved that the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heory can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roses.
Key words: translation strategy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heory of translation     David Pollar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roses     Xiang Ji Xuan Zhi    
一、引言

中国的翻译活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以“译入”为主导的。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译出”活动日益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文化“走出去”是中国的国家战略,翻译作为对外传播的一种方式一直是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1]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1995年启动了“大中华文库”项目。截至2011年,已经有一百多部汉英对照丛书出版发行。近几年,中国政府又推出了“中国图书海外推广计划”和“中国学术外译项目”。这些举措都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新的契机。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英译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中国古典散文因其丰富的主题, 深刻的文化内涵,绝高的艺术价值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将其中的代表作品译介到西方,无疑会增加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的了解,促进中西方交流。

翻译中国古典散文时,译者一方面要考虑西方读者的接受度,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情趣,与外国读者进行文化交流和审美沟通。为了提供质量上乘的译作,译者需要进行适应和选择,生成读者接受度高的译文。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

中国学者胡庚申以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为依据,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活动的本质、主体、过程等进行了详尽系统地描述和解释。 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2]120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指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整体环境。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语境以及文化语境,其概念有了很大的拓展,其构成要素涵盖源语、原文和目的语系统。该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其基本翻译方法可以简略地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133

“适者生存”,或“自然选择”是适应选择论的核心概念。只有适应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淘汰。翻译过程即是译者不断适应和选择的过程,适应和选择的目的是为了使译文能更富有生命力,更受目的语读者的欢迎。在解读适应和选择的关系时,胡庚申认为:“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时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3]适应和选择是译者的本能。适应是为了生存,选择是为了适应做出的反应,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该理论自提出之后,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蔡新乐认为此理论选择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人与环境的一体化,具体到翻译就是翻译与文化环境的统一。[4]刘云虹和许钧认为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一部具有探索精神的译学新著”,其鲜明的研究特色在于:提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适应、选择”的核心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研究体系;讲求演绎论证、调查实证的研究方法。[5]虽然对该理论的某些论述学界还存在不同意见,但其对翻译活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一事实已经得到验证。

三、David Pollard《项脊轩志》英译过程中的选择与适应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归有光世称“震川先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他的作品文风朴实,不事雕琢,浑然天成,被赞“明文第一”。项脊轩是归有光家的一间书房。作者借项脊轩的兴废,描写了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

《项脊轩志》原文共六段,以项脊轩的兴废为主线,通过记叙一件件小事来抒发对亲人的怀念之情。文章首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变化,表达作者对书斋的喜爱,体现了其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第二段以“悲”贯穿,先写父辈分家后家庭四分五裂的状况,又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饱含对亲人的怀念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第三段写作者闭门苦读和书斋多次遭火未焚。第四段和第五段回忆与亡妻在书斋中的生活,最后一段借物抒情,通过描写庭中枇杷树表达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项脊轩志》有多个英文译本,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本、刘士聪译本以及英国汉学家David Pollard的译本。每种译本都有其特点和可取之处。文章将重点探讨David Pollard译本,因为笔者认为,相比较而言,母语为英语的译者,受成长环境、文化浸润和思维习惯的影响,单就语言层面来说,其译文会比中国译者的译文更加地道,译文语言更加自然、贴切,富于美感,在西方读者中的接受度通常高于中国译者的译本。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Malmqvist)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个中国人,无论他的英文多么好,都不应该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要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需要一个英国人,文学修养很高的一个英国人,他通晓自己的母语,知道怎么更好地表达。”[6]虽然他的观点有失偏颇,但却揭示了问题的关键,即若想成功地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一定要想方设法使承载中国文化信息的图书译本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欣赏习惯,让吃惯了“西餐”的外国读者能够接受“中餐”,并进而喜欢上“中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翻译界任重而道远。

David Pollard是学贯中西的汉学家,曾经翻译了大量中国经典著作。 他不但汉语言文学修养深厚,翻译理论知识也很广博,可谓造诣深厚,其翻译手法有许多可借鉴之处。David Pollard的译文出自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的《古今散文英译集》(The Chinese Essay)一书。[7] David Pollard不但是《古今散文英译集》一书的译者,也是它的编者。该书共收录36位作家的74篇作品。 无论是古代大家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还是现代作家鲁迅、丰子恺、朱自清、梁实秋、杨绛、宗璞等,其所品都囊括其中。归有光的作品共收录了两篇,分别是《先妣事略》和《项脊轩记》。前一篇尽管遭到林语堂的抨击,认为它虽为一流作家的作品,却“是纯粹工匠式的拟古语言,……缺乏事实的空虚,……”[8]但David Pollard仍将其与林语堂的作品一起收录在集子里,并在译者注评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论。至于《项脊轩志》,则更得David Pollard的青睐。译者对这篇散文有着很高的评价。译者在评注中用一半的篇幅介绍了原散文的一情贯注、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特征,即其注重细节,虽着墨不多,却生动传神;另一半篇幅将归有光的审美情趣与英国大诗人华兹华斯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有共通之处。除此之外,David Pollard还分别引用林纾和英国著名作家史蒂文生(Stevenson)的话,来说明《项脊轩记》中所书虽都是家庭琐事,却质朴情真。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选择和适应贯穿翻译的整个过程。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他不但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和制约,同时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组成要件,对译文进行选择和操纵。[9]这种适应和选择渗透在翻译的方方面面。从出版社对译者的选择,到译者对原作的适应,再到具体翻译策略的确定和翻译的具体实施,无不包含适应和选择。具体到David Pollard翻译归有光作品,这其中,首先是David Pollard作为有很高造诣的汉学家,具备了适应源语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通过与原文的亲密接触,拜服于归有光作品的文学和艺术价值,进入原文的语境,分享原作者的喜怒哀乐,透彻地理解原作,充分地适应原作的生态结构。其次,作为《古今散文英译集》一书的编者,David Pollard选择归有光的作品进行翻译,正式出版,介绍给目的语读者。为了打动预期读者,使他们也能充分领略到译者从原作中感受到的丰富意境美,译者和译文必须适应目的语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恰当的翻译手段,在语言、文化和交际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转换,以确保译文的接受度。适应和选择交替循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适应和选择的目的就是生成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笔者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对David Pollard《项脊轩志》的英译策略进行详细地解读。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强调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这种适应性选择转换可以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汉英翻译中就语言的表达方式而言, 要求译文从选词、组句到篇章安排都要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古典散文英译面临双重挑战,译者在进行语际翻译之前,首先要进行语内翻译,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理解古代汉语原文,然后用现代英语原文再现现代汉语意思。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固有的差异,这样的转换过程无疑会给译者带来很大的挑战。

以David Pollard《项脊轩志》英译本为例,在主语的选择上,译文充分体现了英语倾向于使用物称主语这一特点。如第一段,译者多次采用了物称主语的形式。连淑能曾经说过:“非人称表达法仍是英语常见的一种文风,尤其见于书面语,如公文、新闻、科技论著以及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10]这些主语和原文主语不是一一对应,多为抽象名词和事物,具有拟人化色彩。使用物称主语可以使句子语气含蓄、委婉,结构紧凑、严密,读起来言简意赅、回味无穷。

例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The living space is only ten feet square, just enough for one person.

例2.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The structure is a hundred years old, so the dust filtered in, the rain poured through.

例3.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When I look back, these memories of days gone by are as fresh to me as if they had been of yesterday. They make me cry my heart out.

经过统计,笔者发现,David Pollard《项脊轩志》英译本中,表抽象概念的物称主语共出现5次,表事物名称的名词短语做主语共出现17次。

从句式结构层面,David Pollard也进行了适应性选择,其译文体现了英语重形合这一基本特征,符合英语行文习惯,从而使译文更好地适应目的语的翻译生态环境,提高了译文的读者接受度。

例5.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I had some repairs made, which stopped the roof leaking. I had four windows cut in the front, and a wall built to encircle the courtyard, so as to catch the southern sun. Thanks to the light reflected by the wall, the interior was bright for the first time.

原文描写的是作者对项脊轩进行的一系列改造,包含多重的语义和逻辑关系。在英译的时候,David Pollard通过运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动词不定式、以及短语“so as to”和“thanks to”,将原文的逻辑关系表达地更为清晰,使读者更易理解。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强调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 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要尽量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2]136

王佐良就曾指出“翻译最大的困难, 就在于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对本族语者不必解释的事,对外国读者得加以解释。”[11]《项脊轩志》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负载中国文化的词汇,如处理不当,就会对译文读者造成不小的阅读障碍,影响译文的接受度。而David Pollard注意到了中外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其译文充分展现了他的适应能力。在具体翻译策略上,他选择了意译、解释性翻译和在文外增添译者说明等多种翻译策略,将文中的文化负载词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例5.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With borrowed books filling my shelves, I would lie back and intone and chant, or sit upright and meditate. Though the pipes of Nature played round about, it was quiet and still in the courtyard. Sometimes small birds came to feed there, and did not fly away when humans approached.

万籁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各种声响,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如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玉华宫》中的“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这一词语的使用也是古代文人在“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体现。David Pollard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将“万籁”译成“the pipes of Nature”,即“自然的管乐器”,体现了他对这一词语的深刻理解:虫鸣鸟叫、风声雨声都蕴藏着音乐美,是它们组成了大自然的乐章。

例6.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The keeper of the Xiangji Studio says: the woman called Qing managed a cinnabar mine in the far west, and became so fabled for her wealth that after she died the Emperor of Qin built the Terrace in Memory of the Woman Qing to honour her. And Zhuge Liang emerged from the backwoods when Liu Bei and Cao Cao fought over the realm. How could the world recognize the merits of these two while they were hidden away in some obscure hole? I am a person of no importance, dwelling in an old shack, yet I look proudly about me, and my eyes glint as I perceive a remarkable future for myself. Were other people to know of this, no doubt they would think me no different from the frog at the bottom of a shallow well who has never seen the mighty sea. (The translator’s commentary: To fortify himself against any disabling feeling of insignificance he recalls the historical precedents of the Widow Qing 清 who by her own skill and enterprise accrued impregnable wealth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Shu (her story is told in Shi ji: “Huo Zhi Lie Zhuan” 史记·货殖列传) ,and Zhuge Liang, the fabulously clever strategist who came from obscurity to shape history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原文作者在此处运用了三个典故。第一个典故是关于蜀地一位名叫清的寡妇。她虽是一介平民,却善于守业,富甲天下。第二个典故有关诸葛亮:“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诸葛亮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具有运筹帷幄的非凡才干和鞠躬尽瘁的赤胆忠心。“陇中”即“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之地。作者特意选择了这两个典故,以巴蜀的寡妇清和高卧隆中的诸葛亮自比,既有对自己境遇不佳、壮志未酬的感慨,也寄寓了远大的志向。由于寡妇清和诸葛亮在此处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仅采取音译法,则会让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读者感到困惑,无法理解作者此处的写作意图。David Pollard采取音译和文外加注相结合的方法,为读者更深入全面地理解这段话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刘士聪曾经评论David Pollard的这种做法:“译者在翻译类似的文章时着意交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与被描写人物的关系和文章的内涵等,这是一种更加彻底的文化翻译的策略。这同时对我们也是一个深刻的启示,即翻译必须与研究相结合,而David Pollard 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之好。”[12]第三个典故坎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对于外国读者来说,由于他们的头脑中缺乏这一意象图式,理解会有一定困难。David Pollard在直译的基础上加上了释义“who has never seen the mighty sea”,使这一文化意象更加清晰明了,大大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

例7.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but when my father’s generation divided up the property, numbers of little gates and walls were installed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wherever you went you came up against them.

这句中诸父指伯父和叔父,异爨指分火做饭。分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人类学研究专家麻国庆曾说过:在夫妻间的纽带强于父子间的纽带的结合关系中容易发生分家;相反,则易实现累世同堂。这些都要依家的经济状况而定, 即在富裕的阶层,因为容易实现家的意识形态,父子之间的关系得以加强;在贫困阶层相反,夫妻间的独立性较高,较易分家。[13]具体到《项脊轩志》,当归有光看到,由于整个家族由盛转衰,直至败落,家族成员隔膜日深,以至于分崩离析,他的心情肯定是沉痛的,特别是考虑到其祖上曾有过五世同堂的记录。原文中对这些家族变迁没有过多地渲染,只是用平静的笔墨轻轻带出,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悲凉与无奈却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研读David Pollard的译文,不难发现,为了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译者采用了解释性的翻译手法。例如:将“诸父”翻译成“my father’s generation”;,将“异爨”译为“divided up the property”, 将原意舍弃,直接、恰当,更利于读者的理解。本句中的点睛之处在于译者添加的内容:……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wherever you went you came up against them. 此内容将原作者归有光的复杂心情表露无遗,实为神来之笔。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定具有一定的交际目的。而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顾名思义,是说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之外,把选择转换的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2]138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中交际意图在整个交际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实现与否可以作为评判翻译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

古典散文英译的交际意图是与外国读者进行审美交流,再现原文的艺术美。成功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绝非易事,译者首先必须加强自己在语言、文化和审美方面的修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悟能力,还需要良好的文学功底,将美的体验和感悟用地道的英文表现出来。

《项脊轩志》的交际意图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文章总的交际意图,即通过看似极平常生活中那些零星的、片段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对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这篇文章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实流畅,细节真实生动。通篇虽然笔墨清淡,却情意缠绵,散发出浓浓的忧伤,具有很明显的悲剧性内涵。David Pollard译本成功地实现了《项脊轩志》总的交际意图,全文用波澜不兴的笔触,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文体风格和意境。《项脊轩志》的第二层交际意图是传达文章的语言形式方面的美感。

古典散文英译的最高境界是再现原文的韵味。古典散文的韵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声响与节奏、意境和氛围、个性化表达方式。[14]而古典散文中的声响效果主要是由象声词(拟声词)实现的。象声词的运用能够再现事物的状态,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项脊轩志》这篇散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都十分动人。

例8.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She once recalled: “I was nursing your sister in my arms, and she was crying at the top of her lungs. The mistress tapped on the door with her fingers and asked,‘Is the child cold? Does she want a feed?’And I answered her from this side of the partition.”

这一段,虽寥寥数笔,却成功地刻画出了一个慈母的形象。“呱呱”属于象声词,用来形容婴儿啼哭的声音。象声词的语际转换一直是翻译的难题,这里David Pollard译文舍弃原来的象声词,替之以介词短语 “at the top of her lungs”,虽说不上完美,但也比较生动地再现了婴儿声嘶力竭啼哭的场景。

王国维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15]散文中的景物描写通常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散文《项脊轩志》中,几处景物描写都暗含深意。

例9.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There is a loquat tree in the courtyard that my wife planted with her own hands the year she died. Now its leaves make a dense canopy.

该句被后人广为称颂。这句明写枇杷树,暗写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之情。高高的枇杷树一天天长大,已是亭亭如盖了,作者的怀念之情与树俱长,与日俱增。亭亭一词根据词典释义,指的是女子或树木秀美颀长的样子。作者在此无疑是语带双关,寄情于物,无限哀思尽在不言中。David Pollard译文,只是强调了树木的茂盛,忽视了原词的另一层含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译文的表现力。西方读者在阅读其译文时,可能更多地只是了解了该句的内容, 却难以产生与原文语读者等值的文学联想和情感共鸣,原文的交际效果无形中就削弱了。

David Pollard也认识到再现文学作品的韵味不易。在《古今散文英译集》的序言中,他就提到中国古典散文有些部分是不可译的,如其音韵美,并就此分析了原因。因篇幅所限,文章就不提及了。

此外,笔者发现,为了更好地实现文章的交际目的,David Pollard将原文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例如:原文在介绍寡妇清和诸葛亮时,明确指出了他们分别来自“蜀”和“陇中”,但在译文中,David Pollard选择将这两个信息省略,取之以“in the far west”和 “from the backwoods”。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迎合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将非关键的地理信息屏蔽掉,用虽模糊却功能相等的解释性表达方式代替。这样选择的结果可以使目的语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要事件上,使交际更通畅,高效。

四、结语

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途径。《项脊轩志》的David Pollard译本即是译者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的结果。为了适应英语世界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David Pollard选择使用了变换主语、音译、文外加注、解释性译法以及删减非主要信息等多种翻译策略,为读者提供了质量上乘的译文。在进行中国古典散文英译时,译者应合理地适应和选择,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力求提高译文质量,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鲍晓英. 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译介模式探索[J].中国翻译,2013 (5): 62—65.
[2] 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20—138.
[3]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 (2): 5—9.
[4] 蔡新乐.《翻译适应选择论》简评[J].中国科技翻译,2006 (1): 58—59.
[5] 刘云虹,许钧. 一部具有探索精神的译学新著——《翻译适应选择论》评析[J].中国翻译, 2004 (11): 40—43.
[6] 许黎娜.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国人不应翻译本国作品[EB/OL].(2006-07-21)[2014-04-20].
[7] David P. The Chinese essay[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2:75—77.
[8] 林语堂. 人生的盛宴[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233.
[9] 胡庚申. 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 (2): 1—5.
[10]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77.
[11] 王佐良. 思考与试笔[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34.
[12] 刘士聪. 介绍一部中国散文经典译作——兼谈 David Pollard的汉英翻译艺术[J].中国翻译, 2005 (3): 51—56.
[13] 麻国庆. 分家: 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9 (1): 106—116.
[14] 汪榕培, 王宏. 中国典籍英译[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22.
[15] 王国维. 人间词话[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