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Vol. 28 Issue (6): 106-109   PDF (931KB)    
探讨中法授课理念的差别及其联合授课方式
唐宏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法工程师学院, 北京 100191
摘要: 中法合作办学作为新兴的文化现象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而实践中中法双方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日益引起重视.通过对中法两国在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教学内容等方面差异的分析,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授课内容、授课语言及授课形式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一系列弥补专业课差异的对策,并以此在"过程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此外,200名中法的学生受邀参与调查问卷,反馈他们对联合教学中矛盾的认识和施行对策的态度,证实了他们对这些对策的认可.
关键词: 中法合作办学     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内容     差异     对策    
On Variances between Sino-French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Methods in Joint-education
Tang Hongzhe    
Sino-French Engineer Scho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As a new cultural phenomenon, more and more Sino-French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arise in China,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have also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By analyzing the varia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design and content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on the content, languages and forms of class to make up for the differences, which proved a great success in the cours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A questionnaire was delivered to 200 students on their comprehension about the conflicts in joint-education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the measures implemented in class. The feedbacks from the students show that they respond favorably to th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Sino-French cooperative education     desig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content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variances     suggestions    
 一、 引言

伴随全球一体化应运而生的中外合作办学近年来在全国各大城市相继出现,然而中外的文化差异给合作带来不小的阻力。[1]但目前对中外联合教育的研究偏于抽象,对教学能提供的实质性指导有限。[2]

文章通过分析中法双方在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带来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中法合作教学中的“过程工程”课程上得以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还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学生的观点和反馈,结果表明解决方案也获得了学生们的认可。

二、 中法在教学上的差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具有通识教育背景的成品工程师。在建设过程中,随着双方合作办学的深入,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差异逐渐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给学生们适应纯法国工程师教育造成了一些障碍。以下以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过程工程”课程为例,结合笔者自身的专业课教学经验和体会,对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指中国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办学)过程中的专业课教学差异问题进行探讨。

(一) 专业课程设置内容的差异

法国通用工程师教育的专业面极广,只要是工程类的课程,学生都要涉及,对学生的培养特点是厚基础、宽口径[3],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就比较笼统。例如:在过程工程蒸馏操作这一部分,按照教学计划只有16个学时,但是与蒸馏操作相关的理想(非理想)溶液概念,相对挥发度概念,平衡曲线,闪蒸、精馏操作过程,理论塔板估算,多级蒸馏,以及相关的能量核算,工程上常用的各类图标的读取,简算等方法都要涉及。因此,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主要注重基础,从最根本的概念出发,推出各级相关的公式,重点在概念的理解。

中国国内的课程设置更强调专业细分,对基础知识和习题的讲解都比较详尽,因此,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比较详实,遇到相似的问题,可以很快拿出相对成熟且比较优化方案来解决,具有很高的效率。

(二)考核方式上的差异

在考核过程中,法国的考核方式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重点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一般都是大题(往往只有一个题干,若干问题),而且是学生没见过的题目,但是,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和题目问题的引导,学生是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因此,一般考核以开卷考试为主,以模拟现实中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情景。

国内的考核方法重点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考核一般比较全面,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多种形式。以笔试考核为主,检查的比较精细。

法国的考核方式优点在于能成功模拟遇到实际问题的情况,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手上的各类资料,无需记忆公式,形式比较灵活。缺点在于考核通常是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这种相对比较开放的考试方式,使得学生很难在规定时间完成;另外,问题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往往前边一题的结论是下边一题所需要的数据,导致学生如果某一问题做不出来,就无法完成后面的问题。因此,学生的成绩往往不理想。

国内的考核方式优点在于形式灵活多样,难易比较好调节,得分点明确,可以充分考核学生对每个问题的理解情况。缺点在于与现实情况脱节,学生往往可以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训练。[5]

三、 中法联合授课的难点 (一)使用国外教学资料遇到的困难

中法联合上课,首先在教材的使用上会有一些出入:受法方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授课形式更加开放一些,没有固定出版的教材,一般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研经验汇集的资料,未必发表;而中方普遍会采用较为统一的教材。[6]因此,授课内容相同,教师间争议较少。

(二)授课语言的选择

在授课语言上,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针对中方教师:对法方教师来说,用法语/英语授课很自然,但是对于中方老师来说,用法语授课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体验都不好,明明可以用母语交流,偏偏采用外语,尤其遇到科学性比较强的地方,即便用母语都很难理解的地方,再加上语言障碍,使得一个知识点需要用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7],对课程进度影响很大。

(三)授课形式的不同

中方上课模式基本采用大课堂的模式,老师集中讲授,学生通过记笔记,听课记忆等模式对内容进行消化吸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信息量大,知识点集中,与中学阶段的授课方式相似度大,学生比较熟悉;缺点是由于讲授的信息量比较大,学生很难将知识点当堂消化,需要课后自我巩固[8],对中法工程师学院这种课业强度大的学院学生,在时间分配上会产生一定困扰。

法方的上课模式多采用小班授课的模式,讲课模式也是相对比较开放的,以工业中的某个问题为引导,解决工业问题为导向[9],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慢慢教授新的知识点,往往一次课下来,就是带领学生做了一道作业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学生的认知度比较大,随着问题的解决,对知识点的认识往往会比较深入,容易消化并做到举一反三;缺点是信息量不够大,知识点的学习也很难做到系统化,下次遇到不同的问题,可能会陷入完全没有头绪的情况中,不利于系统地掌握知识。

四、 解决方案

基于这种情况,笔者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与学生的积极交流,针对各个难点问题总结出几点解决方案,并从10级学生开始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授课资料

在授课资料这一问题上,笔者以自编教材为主,国内参考教材为辅,一般采用联合备课的方法。课前充分沟通,在基本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教师可自行发挥,存在不同教师的侧重点。在考核中,也采用更开放的命题,重点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精馏塔理论塔板数计算一章中,有很多方法:可以重点通过各级塔板的物料衡算,用阶梯画图法解决;也可以重点进行能量衡算,利用“Ponchon-Savarit”方法进行理论塔板数的估算。这里,可以根据教师个人的偏好,在两种方法都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讲解某一种方法。由于原理是相通的,因此,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成功得到相同的答案。这种解决方法得到了中法双方的认可。

(二)授课语言

在授课语言上,笔者的经验是所有的板书、PPT都可以采用法语或者双语的方式,但是口语保持中文授课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课堂气氛比较轻松,理解问题可以达到国内相同课程的深度。同时,由于板书与PPT的引导,学生对相应的法国专业词汇也有一定接触,不会出现由于语言或专业词汇导致专业思路脱节的问题。[10]经过两轮的授课,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授课形式

在授课形式上,笔者主要采用大课堂和讨论班相结合的方式。中方老师主要承担知识点相对集中,理解难度较大的部分知识;法方教师重点负责应用性和灵活性较强的部分。这样一来,既可以利用中方教师在语言上的优势,加强学生对知识点和课程系统来龙去脉的理解,又可以有效地加入法方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应用中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令中法双方教学团队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五、 结果讨论

中法工程师学院05级~09级的学生采用的是纯法语教学,10级和11级学生则是采用新方式教学。结果显示(仍以“过程工程”课程为例),法方教师采用纯法语/英语教学时,及格率只维持在70%~75%之间,优秀率也只有3%~5%。采用新方法后,10级和11级学生的成绩明显改善,及格率分别提升至88%和85%,优秀率也提升至18%和20%,如图 1所示。

图 1 “过程工程”课程各级学生成绩

当然,学生的成绩并不能完全说明教学的成果,学生的反馈也需要考虑在内。为此,邀请了随机150名05级~09级中法工程师学院毕业的学生参与网上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授课内容、授课语言以及授课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认同程度,另一部分是针对如何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得到的反馈结果如图 2所示。

图 2 对中法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认同程度

结果显示,采用纯法语教学的学生对所列的问题认同程度非常高,可见这些问题是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的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也表现出一定的共性:78%的学生提到结合国内参考资料学习,82%的学生提出授课难点部分用中文讲解,76%的学生指出应该鼓励课堂讨论,20%的学生提到应加深课程难度,33%的学生提到增加单个课程学时……与笔者提出的方案契合度很高,这充分说明这些方案是符合师生双方的意愿的。笔者还随机选取了10级和11级共50名学生参与“过程工程”课程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方案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如图 3所示。

图 3 10级和11级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六、 结论

中法合作授课模式,由于比较新,可借鉴的地方比较少,需要双方密切沟通。因此,双方在教学理念上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本着积极合作的原则,求同存异、互相包容,通过几轮课程的磨合,终于找到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通过对10级和11级的教学实践表明,新的方法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在强化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七、 建议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由于教育理念、传统和人 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因而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在所难免。为了进一步提高合作办学质量,必须要 深入分析了解这些差异,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融合并弥补这些差异,才能夯实基础,将合作办学引向深入。

中外合作办学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国际意识和跨文化视野,中法方教师的定期化和常态化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外双方应当有计划、经常性地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参观访问、听课学习,以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相互交流、碰撞和融合。

参考文献
[1] 黄英.英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特色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8(1):189-192.
[2] 肖扬清.关于课程双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高校教学管理,2007(3):86-89.
[3] 郭学堂.关于高校双语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新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95-96.
[4] 张保胜.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及其建议[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133-136.
[5]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6] 夏剑.双语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7] 李萍,夏新娟.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2(3):77-79.
[8] 陈红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3(3):59-60.
[9] 申沛,冯永平.推进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2):24-31.
[10] 滕小瑛.双语教学的探索和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5(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