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1]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分析总结中国廉洁政治建设历史及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廉洁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当前,在领导全国人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建设定位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总目标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不断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建设,促进了执政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一、廉洁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权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目前,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二三百万年。当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到氏族公社时期,出现了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等层次分明的组织。这一时期的政治关系比较简单、利益冲突并不明显,是一种原始形式的廉洁形态。应该说,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政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呈现出廉洁的特征,尽管这种廉洁是初级的、低层次的廉洁。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剩余产品和社会分工开始出现。氏族首领开始用各种手段无偿占有氏族成员共同创造的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了。社会日益分裂为对抗的集团,阶级和阶级斗争随之产生。传统氏族公社时期的公共权力机关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为了避免社会在激烈的社会冲突中消亡,一种来源于社会,逐渐与社会脱离,最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即国家出现了。尽管各地、各民族进入“家天下”的时间各不相同,人类最终还是迈入了无比黑暗的奴隶制时代。这一时期曾出现过古希腊雅典和古罗马的奴隶制民主制,但这些民主制只是在极小的范围内出现过,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量极为有限。整体而言,这一时期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期,廉洁政治的理想很难实现。当历史走进封建社会时,人类经历了历时最长的封建专制统治时期。在封建社会,封建地主阶级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廉洁政治落实的措施,但由于封建制度本身是腐朽的制度,广大人民群众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不可能享有管理国家的广泛权利,廉洁政治从根本上说没有实现的可能。对此,刘少奇有深刻的认识和精到的理解:“在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现以前,历代的革命者,一到他们进行的事业得到胜利和成功以后,少有不腐化、不堕落的。这是由历代革命者的阶级基础所决定的,由过去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历代的革命者,在他们成为统治阶级以后,就失去他们的革命性,反转头来压迫被剥削的群众,这是一种必然的规律”[2]。这就指出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不能实现廉洁政治的制度根源和阶级根源。
人类在资本主义时期取得巨大的历史进步,创造了比资本主义之前所有生产力之和还大、还多的社会生产力,同时在文明方面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创造了资本主义文明。其中,廉洁政治在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国政治家、思想家纷纷粉墨登场,为实现廉洁政治出谋划策、出工出力。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很多思想家已经意识到权力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关系着廉洁政治的实现和成效。英国的阿克顿认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在所有使人类腐化堕落和道德败坏的因素中,权力是出现频率最多和最活跃的因素。”[3]孟德斯鸠也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4]154为了将权力关进牢笼,使权力规范运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了分权制衡的思想。洛克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主张立法权由代表人民的国会行使,执行权和对外权合在一起,交由君主掌握。[5]孟德斯鸠在法国宣传洛克的学说,并将其改造为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说。他认为立法权力代表国家的一般意志,行政权力执行国家的意志,应该掌握在国王手中,司法权力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他阐述了三种权力分开掌握、分开行使,同时彼此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理论。[4]156—162卢梭主张政府权力来自主权者人民,应该服从人民并受人民监督。[6]在构建联邦政府的过程中,美国很多思想家也提出了涉及廉洁政治的制度设计。麦迪逊提出组建政府时必须“使各组成部分形成一种相互关系,以此互为牵制、各司其职。”[7]汉密尔顿将这一原则概括为“分权与制衡”原则,并作了详细的论述。[8]潘恩主张建立代议制共和政体,认为代议是共和制政府的自然组织形式。[9]为了实现廉洁政治,除了进行制度建设,资产阶级还对工人阶级的经济和政治斗争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赋予工人阶级一些民主权利,如选举权、监督权、集会游行示威等权利。同时资产阶级政府为笼络人心还提出“廉价政府”的口号。客观地看,资产阶级国家在建设廉洁政治的制度设计和途径方法方面比之前的国家前进了一大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正如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国家时所说:“表面上高高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政权,实际上正是这个社会最丑恶的东西,正是这个社会一切腐败事物的温床。”[10]所以,资产阶级政权本质上跟奴隶主阶级政权、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一样都是剥削政权,是不可能实现廉价政府和廉洁政治的。
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各种社会弊端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总结了历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必然”思想,科学预测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一国胜利论”,成功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像之前的社会更替一样,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是用公有制、真正的平等制度代替剥削制度,是人类制度上的根本变革。社会主义为廉洁政治的真正实现提供了根本的制度前提、制度基础、物质条件和文化环境。简而言之,社会主义为廉洁政治的建设提供了科学路径和现实可能。
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权和执政党要求建设廉洁政治。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的统治职能逐步弱化,社会管理职能更进一步凸显。国家和公共权力机关也由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社会主人逐渐回到社会之中,回归其原来位置:社会公仆。这种人民政权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会大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而且会将廉政建设贯彻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之中,重视腐败的预防,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实现廉洁政治。另外,社会主义国家一般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和自身建设也要求加强廉洁政治建设。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先锋队是先进、走在时代前列的队伍,它首先要求党是一个廉洁的政党,实行透明、廉洁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惟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腐败,从根本上违背和侵犯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廉洁政治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腐败的发生和降低腐败的危害,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工人阶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工人阶级政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而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一以贯之地反对腐败,同各种腐败现象和行为作不可调和的斗争,实现廉洁政治,以保证党的性质先进、肌体健康和队伍纯洁。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建设的目标也要求建设廉洁政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不仅具有真正高度发达的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等特征,而且内在的包涵了廉洁、高效、廉价、为民等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腐败从根本上说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11]323,违背了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根本要求。廉洁政治建设顺应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史趋势和发展要求,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不仅需要进一步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且需要大力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建设廉洁政治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
总之,实现廉洁政治是人类诞生以来一直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在原始社会曾实现过短暂的、低层次廉洁,在剥削制度下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廉洁政治。只有在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的这一夙愿才能达成。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政治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廉政观、执政党建设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深化了对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中充实和完善了反腐倡廉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内涵,具有重要的目标导向作用。
二、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立场和政治追求从历史事实层面看,建设真正的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与其他政党及其党员、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在价值立场和奋斗目标上的显著区别之一。一个政党是否站稳廉洁的立场、保持廉洁政治的追求,一个党员是否践行廉洁要求、坚守廉洁风范,由人民群众在分析历史事实和现实作为的基础上对该政党和党员做出价值分析、判断和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和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政治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繁重的治党、治国、治军的历史任务。然而,部分党员、干部没有经受住权力、复杂环境和剥削阶级思想的考验,滑向腐败的深渊。为此,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就廉洁政治建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和颁布各项法律、法规,建立专门的党内监督机构,使廉洁政治建设有法律依据和组织保障;进行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纠正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居功自傲、不思进取的思想,提高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使廉洁政治建设有思想基础;集中整党,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新“三反”和新的反贪污反浪费斗争,清除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使廉洁政治建设有队伍保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继续致力于廉洁政治建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开展了各种整风、整党和教育运动,其中主要包括:1957年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整顿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1960年以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干部作风、清除腐败现象为重点的农村“三反”运动;1963年上半年在县级以上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反贪污浪费、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官僚主义、反分散主义的“五反”运动;1963年下半年在农村开展的清账目、清仓库、清财务、清工分的“四清”运动;1964年的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整体而言,这一时期廉洁政治建设继续取得重要进展: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得到进一步发展,涌现出大量优秀典型和先进人物,保持了清正形象;政府部门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励精图治,勤俭节约,夜以继日地工作,保持了清廉形象;政治上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以高昂的热情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塑造了自强自立、不依附于人的精神,形成了清明盛景。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采用整顿党风、思想教育、改革制度、加强监督、严肃纪律等从严治党手段继续推进廉洁政治建设。这一时期廉洁政治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奋斗目标得到全党高度重视并贯彻落实。针对改革过程中党内出现的比较严重的腐败现象,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时指出:“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12]。1993年8月,江泽民在十四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也强调:“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11]322。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在十六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回顾了毛泽东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论述,重申要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的纯洁性,建设廉洁政治。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即贯彻十八大精神,惩处一大批“老虎级”腐败分子,倡导廉洁政治。总体而言,这一阶段消极腐败现象和行为得到有效治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廉洁政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历史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之后,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建设逐步得到贯彻、落实。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前进道路上各个阶段性目标,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政治问题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三、实现“三清”是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政治的根本要求从现实需要层面看,中国共产党人要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廉洁政治仍然面临各种考验和风险。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也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尤其是执政考验、消极腐败的危险是与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不能正确决策、贯彻落实廉洁政治的目标,就不能应对和经受长期、复杂、严峻的“四大考验”,难以化解和战胜已经尖锐摆在全党面前的“四种危险”。
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而且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个体或要素的集合所构成。同时,要想系统处于良性运行的和谐状态,系统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相互促进。由此可见,要想实现廉洁政治,既要使各个要素科学搭配,形成合力,发挥1+1>2的正效应,又要构建有利于廉洁政治稳定发展的环境。
廉洁政治系统的内部要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主要是包括各级干部在内的公职人员;公共权力部门,主要是各级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公共权力运作过程,主要是政治活动。其中,干部清正是廉洁政治的微观基础,政府清廉是廉洁政治的主要内容,政治清明是廉洁政治的价值要求。没有干部个体的务实、廉洁、清正,就不可能有各级政府的清廉,也达不到政治清明,廉洁政治也就只能是海市蜃楼,没有根基。同样,没有各级政府的清廉、透明、公正、廉价,也不可能产生清正的干部和清明的政治;没有政治的清明,就不能保证干部的清正和政府的清廉,因为一个政治专制、冤案无数、贿赂横行的世界是难以熏陶出大量清正的干部和营造出清廉的政府的。所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一个要素的缺失或缺位都会对其他两个要素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廉洁政治系统的外部环境是非常广泛的。按照层次性的逻辑,大致可以分为大环境、中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指国际环境,中环境指国内环境,小环境就在廉洁政治系统内部。就系统内的一个要素而言,整个系统就是它的环境,不同的要素也互为对方的环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环境、中环境和小环境中都包涵既有利于廉洁政治建设的资源,也包涵不利于廉洁政治建设的条件。
在科学分析了廉洁政治系统及其环境后,就能够找到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政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这些途径和方式必须确保廉洁政治系统环境的改善和廉洁政治系统内部个体要素功能的发挥和结构的优化。
首先,把廉洁政治建设放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去落实,做到干部清正。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3]廉洁政治建设既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更要靠掌握各种权力的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点对象也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干部清正,一是要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坚定各级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帮助领导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打牢不想腐的思想基础。二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形成不能腐的制约监督体系。三是要继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等方面的案件,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腐败成本,促使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国家各项法律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坚决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举措和办法,形成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合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做到干部清正,为廉洁政治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
其次,把廉洁政治建设放到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体现,做到政府清廉。目前易发多发的消极腐败现象比较集中地存在于政府管理的经济、社会领域。经济社会科学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有一个清廉的政府。要做到政府清廉,一是要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凸显政府履职的公正性。清廉是人民政府的本质属性。它要求各级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时回避利益冲突,严守中立立场,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二是要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凸显政府运行的低廉性。廉价政府是政府清廉的重要表现。它必然要求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铺张浪费,坚决制止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厉行勤俭节约。当前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形成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三是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凸显政府性质的人民性。人民是公共权力的真正拥有者,清廉的政府还是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政府。毛泽东在回答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难题时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4]四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施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凸显政府服务的科学性。要切实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削减、调整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防止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违规干预。
最后,把廉洁政治建设放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大局中去谋划,做到政治清明。政治清明,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廉洁政治的应有之义。因此,要将廉洁政治建设放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体系和大局之中谋划。社会主义廉洁政治、民主政治和文明政治均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三者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和民主政治均是社会主义文明政治的重要特征,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只有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廉洁政治建设才有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同时,廉洁政治内在的蕴含着文明政治的发展本质,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廉洁政治、民主政治和文明政治尽管内涵和外延存在区别,但三者相互促进,有着统一的目标指向。而政治清明是廉洁政治、民主政治和文明政治的集中体现。做到政治清明,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的推进能够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使政治清明拥有明确的切入点。二是要完善民主形式、健全民主制度。通过丰富协商民主等民主形式、健全基层民主制度,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和保证人民真正行使国家权力,使政治清明具有厚实的政治基础。三是要形成公开透明的政治运作过程,规范政治行为。“政治”一词的内涵众说纷纭,比较权威的说法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 。[15]根据这一定义,这种特殊的行为和特定的关系既可能是暗箱操作、不为人知的,也可能是公开透明、众所周知的。政治清明自然要求这种行为和关系的产生、发展在公开透明的环境运作,要求规范政治行为。这种规范不仅是对执政党和国家政权机构行为的规范,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还包括对普通群众在政治参与等政治过程中行为的规范,如守法、有序等。通过政治行为的规范和政治过程的公开,使政治清明具备良好的实施途径。
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社会主义人民政权的性质和宗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政治。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社会主义廉洁政治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绩效,形成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而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建设是一项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廉洁政治。
[1] | 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40. |
[2] |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2. |
[3] | 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健,范亚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94. |
[4]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162. |
[5] | 洛克. 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9—98. |
[6] | 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北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5—37. |
[7] | 霍夫施塔特.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M].崔永禄,王忠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2. |
[8] | 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在汉,舒逊,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41—337. |
[9] | 潘恩. 潘恩选集[M].马清槐,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40—241. |
[10]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4. |
[11] |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2—323. |
[12] |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7. |
[13] |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
[14] | 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49. |
[15]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政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