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保障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指外国同中国的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1]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2]文章主要针对后者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问题开展讨论。
由于合作办学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在其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在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方面,人们起先主要关注外部质量保障,如教育部组织的合作办学评估和正在探索中的由社会组织开展的质量认证。[3]但由于主管部门众多,导致管理混乱。现阶段国际上通行的教育评估与质量认证都越来越关注办学主体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如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正引导人们更加关注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这也是国际合作办学项目需要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因。其次,在WTO框架下,合作办学已被纳入教育服务贸易范畴。很多机构将其看作是一种投资,目的是获取利润。很多合作方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顾办学质量和本校特色,盲目引进国外资源,造成办学质量低下。从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和成功经验来看[4],质量保障应实现由外部强制性质量约束向自我规范和约束的过渡,把建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作为高校普遍的自律行为。虽然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办学项目迎评现象比较突出,成就导向明显,缺乏自省与反思精神,存在对办学不足之处有意隐瞒或分析不到位的现象。因此,健全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自评机制建设,推动其积极构建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调查发现,国内外对合作办学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政策背景与体制研究[5]、问题与对策研究[6-7]、现状经验介绍[8-9]等,而对项目内部质量管理问题关注的比较少。为提高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文章在梳理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模型,并采用这一评价模型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同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举办的“设计与制造中的可靠性”合作办学项目展开了分析与评价。
二、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理念 (一) 全面质量管理合作办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质量建设。质量建设,首先要解决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等问题。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教学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途径。影响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的关键因素有师资、生源以及教学条件等管理因素。[10]
内部办学质量保障作为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有助于办学者实现对教学过程中关键要素的经常性诊断,使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有助于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系统化管理,通过制度建设、质量文化建设,形成全面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有助于切实保障学生的利益,提高合作办学的声誉。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管理借鉴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通过对质量形成过程的分析,寻找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运用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实施控制,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全面质量管理内容和特点,概括起来就是“四全”,即全系统保证、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责任、全特性概念。[11]
1. 全系统保证
全系统保证是指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所依附的各层次和对象的质量保证,不仅要考虑办学项目主办方质量,还包括教师、学生等办学项目执行方,以及办学环境因素等各个要素的质量。
国际合作办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从信息角度来讲,是由许多信息主体构成的,包括办学项目管理主体和项目执行主体。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就需要将这些信息主体之间的关系弄清楚。这里将合作办学项目的信息主体分为三部分,即双方的管理主体--管理人员、项目执行主体--教师以及学生。在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保障研究中应该按照信息主体进行分析,从而科学、合理、协调地进行分析,保障项目的质量。
2. 全过程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贯穿于合作办学项目的全过程,在立项申请、项目执行、项目总结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对项目质量保障进行分析、评价和改进,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调整,保障各个阶段的质量要求。
3. 全方位责任
全方位是指对合作办学项目的研究工作需要综合多方面考虑。办学项目质量与各种信息要素密切相关。在办学各个过程中,由于信息要素的协调不当,可能会影响整个办学项目质量。某个质量问题可能是一个或多个信息要素出现漏洞造成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间不协调而造成。所以在办学项目质量保障的工作研究中,需要对这些不同过程的质量信息要素进行全方位考虑,并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实现科学的管理。
4. 全特性概念
全特性概念是在合作办学项目中考虑各个层次信息要素的专用特性和通用特性一体化设计和分析。在评价过程中,需要收集各个信息主体的信息对象,即信息主体特性。在这里,一般分为三类通用特性,即实物特性、过程特性和能力特性。这三种通用特性可以涵盖信息主体的所有信息,有利于信息要素的收集和分类。各信息主体的通用特性都有其对应的专用特性。例如:在合作办学项目中,就项目执行主体--教师来说,其通用特性中的实物特性有教师人数、合作双方教师比例等,这些专用特性反映了教师这一信息主体的物化信息;过程特性有课程大纲、教案、教学PPT等,反映教师的教学过程情况;能力特性具体描述有科研水平、论文数目、师资能力、专业素养等,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 系统论思想办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系统方法论,一个完整的系统一般包含目标系统、过程系统、评价系统以及反馈系统,如图 1所示,这些子系统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映射,每个子系统的功能和任务与其他系统交叠在一起,互为基础、互为支撑。
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过程系统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了教育输入过程,即教师和学生的选择、教学大纲设置、课程安排等;教育过程也就是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和品格的涵育的过程;教育输出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成果,如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的提高与品格的养成等。每个过程中都与其他过程紧密相连。办学项目培养目标是对教育过程中各个要素作用的预期目标,而评价则是考量教育输出与培养目标之间的达成度。信息反馈系统需结合评价结果返回到特定的过程当中,比较目标值,找差距,从而进行相应的修正以达到质量改进的目的。
三、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模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合作办学项目中质量保障的关键因素,如图 2所示。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围绕具体的质量目标开展工作的,为实现学生与相关方满意的目的,由完成办学过程所需的人员、设备、信息、能源和其他辅助装置,以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管理规范等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一) 质量目标
“办学目标”是整个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系统。合作双方应确立办学思想和理念,定位自身办学特色,制定合作办学发展战略报告、教学评价报告等,相关教学人员也应根据目标制定配套的教学课程计划。
(二) 质量过程“教育过程”对应系统结构中的过程系统,分为“办学信息输入-办学信息过程-办学信息输出”三个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输入。确保学生质量、挑选适合项目的生源、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配备良好的教学资源、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2.信息过程。优化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课程设置的优化,课时、学制的合理安排,教材的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等;3.信息输出。学业考评方式的确立、监督和控制学生学习结果等。
(三) 质量评价“学生及相关方满意”对应整个系统结构当中的评价系统。合作办学项目质量效益的受益者是学生及项目相关方,所以通过学生以及相关方对于办学项目系统各要素的满意程度来评价整个办学项目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为保证办学项目的产出质量,项目管理主体一般需要采取三个阶段的评价方式:前评价、中评价和后评价。[12]前评价主要是指对立项申请的目标效益、支撑条件和实施环境进行评价,为项目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中评价是对项目研究过程中的研究目标、计划、组织管理、环境条件等进行评价,为项目质量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后评价主要是指对已经完成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并通过反馈达到提高办学项目管理决策水平的目的。
结合质量的形成过程,针对项目质量关键控制点,选择一些评价指标,对合作办学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文章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13]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用专家打分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办学项目质量进行评价。
(四) 质量反馈“测量与反馈”对应系统结构中的反馈系统。针对评价结果,发现办学项目质量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该环节具有反馈与辐射意义,在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起着改进和监督作用,一般有召开讨论会、组织学生评价等方式,也可以采用调查问卷或访谈方式定期了解相关方对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保障方面的满意度。
四、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评价模型建设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首先,合作双方应确立统一的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目标;其次,通过分析研究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形成过程,寻找影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建立质量标准,收集质量信息;最后,针对关键控制点,选取合适的指标实施质量评价,反馈并应用于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一种持续改进和提高质量的氛围。
项目管理方包括合作办学项目的双方单位,项目执行方主要是教学人员以及学生,从信息角度来看,他们是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保障体系的三个信息主体;从通用特性来看,每个信息主体都具备三种通用特性,即能力特性信息、过程特性信息和实物特性信息;专用特性是针对某一信息主体的某项特性信息具体而言,如图 3所示。长方体的三个坐标轴X、Y、Z轴分别代表了通用特性、专用特性、信息主体。图 3中的长方体被拆分为几个小立方体,每个立方体代表一种信息要素。每一信息要素就是一个评价指标。该模型可较全面地收集影响办学项目内部质量的各种指标。
例如:对于项目执行方的学生主体来说,其实物特性信息有学生课程成绩,过程特性信息有平时成绩,能力特性信息包括学生外语水平、专业能力等。具体的信息内容如表 1所示。
五、案例分析
北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同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合作办学项目名称为“设计与制造中的可靠性”,采用联合开设课程的形式,共同开设本科生研修课,生源由两校优选的各15名学生组成,采用全英文授课,授课地点采用北航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逐年轮换的形式。双方签订项目长期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合作课程组,并制定好课程大纲,明确课时安排、考核方式、课件等内容,双方教学内容形成互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可靠性试验技术理论课程、技术专题、试验方法及实践三个部分。
(一) 项目质量目标项目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参与可靠性试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先进的可靠性试验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为两国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共同研讨学习方法及可靠性试验理论方面的见解。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以及两国学生共同完成科学试验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各自大学的学习经验,也为北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本科生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考。
(二) 项目质量过程该项目的信息输入包括了合作双方办学项目实施环境--各种教学设备、资源等,双方确定的授课教师团队、双方选取的学生等;而质量软件输入则包括具体的教学大纲设置、课程内容、双方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管理制度等内容。质量形成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灰色模糊的范围,如图 2所示,用一个灰色椭圆形覆盖表示。在办学输入过程的某些环节就已经奠定了质量的形成过程,如前文提到的学生输入这一环节,针对项目优选学生这一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办学质量形成的内容。因此,很难定位到具体的节点来说办学质量形成过程。办学质量的形成过程已经融入到质量的输入输出的各个环节。质量输出,具体来说包括学生的成绩、各项考核表现、学生的满意度等。
(三) 项目质量评价针对该合作办学项目,文章结合质量保障体系信息模型,以信息主体为分类对象,选取了三个一级评价指标下的20个二级评价指标,建立了合作办学项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的选取作了必要的解释,如表 2所示。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在表格各栏内用数字标注了各级指标权重分配。由于篇幅限制,文章中的案例演示主要针对的项目实施后评价。
针对选取的指标,分别请项目合作双方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20人作为评价小组,以投票的方式对,对各要素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 3所示。
根据调查结果,利用专家打分法和模糊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得到最后的评价结果。
1. 建立指标集
首先,建立评价对象的因素集,一共包含三个一级指标下的20个评价指标。
U={管理方, 教师, 学生}
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为
U1={方案, 规章制度, 硬件条件, 管理培训, 审查更新, 资金管理, 办学资质}
U2={师生比例, 教师比例, 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 教学计划, 教学水平, 科研水平}
U3={课程成绩, 实践考核, 学生满意度, 平时成绩, 专业能力, 外语水平}
2. 建立评价集
把项目质量状况分为优,良,中,差四级,建立评价集V={v1, v2, v3, v4}={优, 良, 中, 差}。20名评价人员,结合各自对合作办学项目的体验,给出各个评价指标的一个主观评价,按照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进行投票,最后将各等级投票结果折算成概率的形式。如20名评价成员对办学项目“硬件条件”这个评价指标的投票评价结果为“优”:6人;“良”:10人;“中”:2人;“差”:2人,那么对该要素的评价结果用向量表示即为(0.3, 0.5, 0.1, 0.1)。
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集
20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组成的权重集为:
A={0.5,0.3,0.2};
A1={0.045,0.045,0.06,0.06,0.09,0.1,0.1};
A2={0.045,0.045,0.027,0.027,0.036,0.06,0.06};
A3={0.03,0.03,0.03,0.03,0.04,0.04}
4. 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
确定指标的隶属度,建立项目管理方、教师、学生的单因素评判矩阵。
进行二级综合评价,计算得:
将二级评价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得:
于是,一级评价为
一级评判矩阵为
由于评价结果直观性不强,这里将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评价结果为
采用信息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得将各个信息主体的不同信息要素收集起来,保证评价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从评价结果来看,该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良好”水平,为0.494。从三方信息主体来看,利用二级评价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可以得到,对教师给出的“优秀”比例最高,说明相对来看,该项目的教师质量水平较高,对项目整体质量有着拉动作用;而对项目管理方给出的“差”比例最高,说明项目管理方中的某些因素是影响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再根据对项目管理方中的各指标评价结果来看,可以看到对“审查及更新”以及“资金管理”中的“差评”分别是6和5,明显高于其他指标中的差评人。深入调查发现,该项目运行过程中较少地进行调整,每年的项目方案以及教学方案都是固定的,没有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整。在学生访谈过程中发现,由于教学大纲没有更新,里面许多内容都是学生在其他课程中已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影响。对于资金管理也发现许多问题,资金来源主要是学校拨款,如何与新加坡合作方协调好项目资金问题没有在项目方案里体现出来,对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的来北航学习、生活等费用问题也欠考虑。项目管理方需要对这两块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双方应该及时协调好项目的进展情况,根据每个周期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时做好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另外还需要做好资金管理方案,明细收支情况,合理计划好项目资金的分配。
六、结论文章首先梳理了全面质量管理和系统论思想等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目标、质量过程、质量评估和质量反馈于一体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并给出了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价模型。其次,结合了一个实际的合作办学项目案例,利用提出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对其项目质量情况展开了研究,通过分析该项目质量目标、质量过程,有针对性地选取了20个评价指标对其内部办学质量进行评价和反馈。
从案例演示结果来看,文章所提出的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应用价值。在信息系统反馈模型基础上建立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能够将项目质量目标,质量过程以及质量评价和反馈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信息评价模型,全面地搜集影响办学项目的关键指标。在此案例中,主要是针对信息输入,执行过程和信息输出三方面来选取各种指标。但由于办学项目多为定性的概念,故文章所选定的指标大多为定性指标。虽然用打分法和模糊评价将指标进行一定的量化,但整个评价过程多为主观判断过程,缺少定量的客观评价,容易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EB/OL].[2014-10-15].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EB/OL].[2014-10-15]. |
[3] | 梁燕.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
[4] | BERRY C A, STANLEY E S. The intentionality of education[J]. Joint Force Quarterly, 2014 (74) :84–90 . |
[5] | 陈玉琨, 代蕊华, 杨晓江, 等.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85 -96. |
[6] | 林金辉, 刘梦今. 第四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综述[J]. 教育研究,2014 (4) :157. |
[7] | 林金辉, 刘梦今.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基本要素及路径[J]. 中国大学教学,2014 (5) :62–66. |
[8] | 王亮. 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学评估体系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 (6) :75–78. |
[9] | 李明. 中国研究型大学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 (1) :106–107. |
[10] | 佛朝晖. 中外高校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 (6) :52–55. |
[11] | 戴伟, 何益海, 赵宇. 质量技术系统的建模与运行机制研究[J]. 质量与可靠性,2013 (1) :27–28. |
[12] | 王凭慧. 科技项目评价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 20 -29. |
[13] | 殷永建. 陕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评价[J]. 西安大学工程学报,2009 (8) :107–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