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8-2204
CN 11-3979/C

新闻速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四届编委会换届大会举行

发布日期: 2025-03-04 阅读次数:114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月27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四届编委会换届大会暨一流期刊建设座谈会在如心会议中心大报告厅举行。北航党委书记赵长禄、副校长吕金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届编委会主编、第四届编委会全体成员、学校期刊工作人员代表,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吕金虎主持。

图片1.jpg

会议听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届编委会主编郑晓齐关于学报工作的汇报。郑晓齐介绍了学报取得成绩、现状以及面临挑战。期刊中心主任张凤汇报了学校期刊工作总体情况、近年来开展的工作举措和成效,以及期刊未来发展规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四届编委会主任赵长禄为编委代表颁发聘书。吕金虎宣读了第四届编委会名单。新一届编委会由校内外50名专家学者组成,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及校内各文科学院,其中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社科奖获奖人、重大项目负责人等专家占比78%,学科覆盖我校7个文科学院及相关一级学科,包含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设计学、哲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汪寿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等出席会议。

图片2.jpg

与会专家针对期刊建设与发展展开深入研讨,指出期刊应进一步优化学术生态,加强数字化转型与国际传播能力,依托北航工科优势,深化“科技+社科”特色选题策划,在青年学者参与办刊、审稿机制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第四届编委会副主任兼主编蔡劲松代表新一届编委会感谢上一届编委会为学报做出的贡献,表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一届编委会将在编委会主任的带领下继续为学报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3.jpg

赵长禄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北航学报(社科版)》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感谢第三届编委会做出的重要贡献。围绕如何办好大学学术期刊,赵长禄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坚持政治性。期刊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要严把意识形态关和保密关,将政治意识融入学术判断。二是坚持学术性。要站主流、强特色,有勇气在主流领域发出自身声音。通过“专栏+专辑”的方式,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术前沿热点,充分发挥学院积极性,形成优势方向,带动其他方向系统提升。三是坚持交叉性。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善于主动利用理工科技术手段和方法,从理念、文化、学理方面阐释理工科领域的问题,让顶尖工科引导研究方向,产生示范效应。四是坚持规范性。期刊既要强调学术的高端、办刊的方向,又要强调日常管理的规范,科研院期刊中心、编辑部要各司其职,做到规范科学,保障期刊健康发展。赵长禄向各位编委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大家一如既往支持《北航学报(社科版)》的建设,争取学报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四届编委会换届会议召开标志着北航学报社科版进入新发展阶段。未来,北航期刊将继续聚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跨学科构建学术共同体,持续推进一流期刊建设,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4.jpg


 

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四届编辑委员会

编委会主任:赵长禄





副  主  任:龙卫球  赵义良   黄海军蔡劲松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永红王自力王春玺王洪亮王静远龙卫球叶   风田俊武
伊志宏刘后滨孙琳琳李佐文李    钢 杨永恒杨金才杨善林
杨翠红吴俊杰汪寿阳沈旭昆初殿清陈文博陈   剑武光军
范    英 易   军 周友军 周良书周学峰周   程 泮伟江赵义良
赵长禄赵秋红胡    勇夏   莹唐方成唐立新黄海军盛   珂 
章文光梁茂成韩   宇曾大军谢惠媛雷    庆 蔡劲松臧小戈
谭小芬潘家华













主      编:蔡劲松





编辑部主任:王  宇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5-03-04 阅读次数: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