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乘波体的高超音速运载器气动布局设计

张东俊 王延奎 邓学蓥

李航航, 宋笔锋, 高宏建等 . 教练机训练效能计算方法改进[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6, 32(06): 680-683.
引用本文: 张东俊, 王延奎, 邓学蓥等 . 基于乘波体的高超音速运载器气动布局设计[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5, 31(02): 177-181.
Li Hanghang, Song Bifeng, Gao Hongjianet al. Computation method improvement of military training plane effectiveness[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6, 32(06): 680-683. (in Chinese)
Citation: Zhang Dongjun, Wang Yankui, Deng Xueyinget al. Aero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hypersonic vehicle based on waverider body design[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5, 31(02): 177-181. (in Chinese)

基于乘波体的高超音速运载器气动布局设计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东俊(1979-),男,陕西岐山人,硕士生, zdjstrength@sina.com.

  • 中图分类号: V 211

Aero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hypersonic vehicle based on waverider body design

  • 摘要: 采用基于无粘锥形流的反设计方法以Ma=6为设计点设计具有高升阻比的乘波体外形;取基准圆锥激波角为12°,并利用上表面的膨胀降压作用,这一外形优化有效提高了乘波体的升阻特性,在考虑粘性影响的情况下Ma=6时的升阻比可从3.356 3提高到4.598 1;将具有高升低阻效能的乘波体作为机身初步设计单级入轨运载器布局,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布局在大速度范围内的升阻比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具备静稳定性.

     

  • [1] Blankson M. Air-breathing hypersonic cruise prospects for mach 4-7 waverider[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Gas Turbines and Power ,1994,116(1) :104~115 [2] Rasmussen M L. Waverider configurations derived from inclined circular and elliptic cones[J]. Spacecrift ,1980,17(6):537~545 [3] 王 卓,钱翼稷. 乘波机外形设计[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999,25(2):180~183 Wang Zhuo, Qian Yiji. Waverider configuration design[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1999,25(2):180~183(in Chinese) [4] 海斯W D,普洛布斯坦R F. 高超音速流理论(第一卷 无粘流) [M]. 严宗毅,孙菽芬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Hayes W D, Probstein R F. Hypersonic flow theory (Vol.1 inviscid flows)[M]. Translated by Yan Zongyi,Sun Shufen. Beijing:Science Press, 1979(in Chinese) [5] 顾诵芬,解思适.飞机总体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27~62 Gu Songfen, Xie Sikuo. The aircraft design[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ess,2001. 27~62(in Chinese)
  • 期刊类型引用(8)

    1. 陈山,吴丽莎,张凯,程轶红,程亚萍,冯驰. 基于LoRa通信的大规模用电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10): 153-157 . 百度学术
    2. 肖萍,刘荆欣,王妍,臧洁. 一种视频多模态数据自适应采集策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23(02): 383-391 . 百度学术
    3. 刘烈君. 基于模糊自适应算法的无线视频多路径同步传输方法.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1): 35-41 . 百度学术
    4. 孙璇. VR全景视频渲染输出安全性自动评价模型.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2(06): 86-90 . 百度学术
    5. 徐积文,张永棠. 实时游戏中网络延迟对体验质量的影响. 中国测试. 2021(03): 150-158 . 百度学术
    6. 张帅,厉向东,卢国英. 基于三维虚拟VR技术的产品设计系统研究. 现代电子技术. 2021(14): 119-123 . 百度学术
    7. 李敏. 基于TCP协议的音频流媒体QoE的定量研究. 电声技术. 2020(05): 72-73 . 百度学术
    8. 赵雪彤. 多媒体网络中差异化视频信息分类传递技术. 计算机仿真. 2020(11): 189-19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68
  • HTML全文浏览量:  136
  • PDF下载量:  1148
  • 被引次数: 1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4-06-20
  • 网络出版日期:  2005-02-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常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