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35卷  第8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小展弦比飞翼战机滚转轴操纵效能需求特性
王立新, 李 林
2009, 35(8): 909-912.
摘要:
基于MIL-STD-1797A中关于Ⅳ类飞机的飞行品质规范,对小展弦比飞翼战机的滚转轴操纵效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滚转性能要求和滚转操纵效能要求之间的关系,由于翼身融为一体,飞翼的滚转轴转动惯量通常比常规战斗机大很多,因此其对滚转轴操纵效能的需求更大;由于取消了垂尾,小展弦比飞翼的横向静稳定性较小,操纵面偏转产生的侧力也较小;由于采用多组新型操纵面及控制分配技术,飞翼战机可以实现三轴操纵解耦;因此在侧风起降、非对称装载情形下,与常规飞机相比,小展弦比飞翼战机对滚转轴操纵效能的需求具有诸多新特点.
Gurney襟翼在某型靶机上的应用
赵元立, 左林玄, 于东升, 王晋军
2009, 35(8): 913-916.
摘要:
通过改变Gurney襟翼的高度,在风洞中研究了Gurney襟翼对某型靶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实验中襟翼高度为0.83%c~4.2%c(c为靶机机翼根弦长).无侧滑时Gurney襟翼可以在中小攻角下增加靶机的升力,使靶机最大升阻比对应的攻角提前.除4.2%c襟翼外,其余高度的襟翼在中小攻角下可以提高靶机的升阻比和最大升阻比.有侧滑时,在纵向上Gurney襟翼对靶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和无侧滑时类似,但在横航向上,随着襟翼高度的增加,滚转力矩增加,偏航力矩则在襟翼高度为0.83%c~3.3%c时增加,而襟翼高度为4.2%c时急剧降低.Gurney襟翼对靶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存在最佳高度,实验发现在襟翼高度为1.7%c时,能够在靶机力矩变化较小的情况下,提高飞机的升力和最大升阻比.
多机协同与多目标分配任务规划方法
魏铁涛, 屈香菊
2009, 35(8): 917-920.
摘要:
多架飞机攻击多个目标区域是现代作战方式的重要特征,多机协同与多目标分配问题是提高团队作战效能的关键.针对该问题,综合考虑飞机能力差异、协同方式和任务环境的变化,提出多机协同目标分配的任务规划方法.建立了基于能力裕度评价的多机协同目标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对多目标分配问题,通过约束飞机的能力裕度对分配方案进行筛选,保证在战场环境发生改变时任务兵力的完整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目标分配方案,适应任务目标突发性变化的能力更强.
最优/经典综合法设计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器
邢立旦, 陈万春, 殷兴良
2009, 35(8): 921-924.
摘要:
将最优控制与经典控制中的频域分析综合起来应用,设计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自动驾驶仪.应用最优控制理论推导出自动驾驶仪的结构,并确定其增益系数,经典控制中的频域约束用于限制目标函数中的权系数矩阵的选取,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仿真结果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较,说明了应用本方法设计出的自动驾驶仪使系统响应速度更快,但超调略变大,同时系统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基于点线关系的透视图消隐算法
毛 峡, 沈 巍, 赵兴圆
2009, 35(8): 925-928.
摘要:
准确获取建筑物的三维形体信息,在军事和民用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建筑物三维形体获取过程中的消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线关系的三维透视图消隐算法.结合后向面判别法和光线投射算法,利用三维表面模型中点、线、面的遮挡关系和视平面域上的包含性规则,进行边界线段的显、隐程度检查,实现对模型的消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数据结构简单,建立的透视投影计算模型正确且消隐算法有效,为地形地物透视图的消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支持手段.
应用支持向量机的眼睑参数疲劳预测
胡淑燕, 郑钢铁
2009, 35(8): 929-932.
摘要:
研究表明疲劳驾驶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而能够提前对事故进行准确预报并保证低误报警率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了利用多眼睑运动特征参数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疲劳预测的方法,其中眼睑运动特征参数是从驾驶模拟器上采集的眼电信号提取出的.根据Karolinska睡眠等级选出25名缺乏睡眠并在实验中撞到振动带的驾驶员,保证其开始驾驶阶段是警觉的,而事故发生阶段是疲劳的,然后将20名驾驶员作为训练对象,另5名驾驶员作为验证对象.结果表明,所用的方法可以提前至少5 min对由疲劳导致的事故进行预报.
圆柱绕流尾迹流态特征和涡的演化过程分析
董双岭, 吴颂平
2009, 35(8): 933-937.
摘要:
低雷诺数圆柱绕流中存在着复杂的流动过程,比如,尾迹中涡的发展显然不是理想的轴对称卷绕和扩散的过程.针对上述问题,用场观点和拉各朗日观点分别分析了固定时刻的流场特征和不同时刻的流动过程.首先通过等压线和相对流线的叠加,分析了相邻涡间通道内的流动.其次从涡结构的角度解释了尾迹中流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利用流体在不同时刻受不同流动结构控制的观点解释了染色线多次折回中粒子间的显著间断现象.最后对绕圆柱附近的流动进行了分区界定,分析了其中部分流体的变形情况和运动过程.
飞行器表面三维流场与固壁温度场的耦合分析
吕建伟, 王 强
2009, 35(8): 938-941.
摘要:
分析了飞行器表面温度场形成的物理机制,建立了飞行器蒙皮温度场耦合计算的理论模型,较为完整的考虑了各种热源对飞行器蒙皮温度的作用.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重整化群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ε湍流模型对流场求解N-S方程,蒙皮固壁中采用热传导模型,采用离散坐标法DOM(Discrete Ordinates Method)计算蒙皮固体壁面对外界大气的辐射.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飞行高度、马赫数和内热源对蒙皮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高度及马赫数对飞行器表面气动加热的作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考虑飞行器外部流场、固壁等多种热源作用的温度场数值模拟.
定量胶体金试剂条浓度检测方法
王 帅, 郑德智, 樊尚春
2009, 35(8): 942-945.
摘要:
胶体金免疫层析浓度检测方法主要利用比色原理,当被检测液体中抗原与试剂条上抗体反应后,试剂条上检测区域颜色发生变化,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即可定性分析浓度.目前胶体金试剂条大多为半定量测量,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采用一种基于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利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获取定量胶体金试剂条图像信息,根据图像特点进行Bayer变换、白平衡处理,提取出图像特征量条纹强度,建立图像特征条纹强度与样本浓度值的函数关系,实现被检测液体浓度的精确测量.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精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硬件平台的定量胶体金试剂条浓度检测精度可达到±5%,重复性误差达到±1%,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基于源项辨识的飞机座舱污染浓度动态预测
庞丽萍, 曲洪权
2009, 35(8): 946-949.
摘要:
随着大型民机飞行时间的延长,座舱空气污染事故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大,快速准确的污染浓度预测对保证乘客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座舱各污染浓度的动态预测和污染源项强度辨识是实现座舱空气质量实时预测的关键技术.污染源项散发强度辨识,如采用最小二乘算法,参数估计是静态的,一般延迟较大;如采用单模卡尔曼滤波算法,虽能实现动态辨识,但不能同时兼顾稳态和过渡过程(突发污染)的参数估计性能,导致误差较大.为解决上述难题,本文提出基于源项辨识的飞机座舱污染浓度动态预测方法,同时完成污染源散发强度动态辨识和污染浓度状态实时预测.该算法由2个滤波器组成,分别用于匹配系统的稳态和突发过渡过程特征,提高浓度方程参数估计和状态预测性能,保证飞机座舱空气质量态势预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仿真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卫星编队的多脉冲队形重构方法
李保军, 师 鹏, 张 皓, 赵育善
2009, 35(8): 950-952.
摘要:
主要研究了椭圆轨道燃料消耗最优的多脉冲编队队形重构问题.首先,基于Lawden方程的解析解,推导了多脉冲机动的数学模型.然后构造燃料最优目标函数,将总脉冲写成关于各脉冲作用时间和前n-2次脉冲大小的函数.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将结果转换到时间域,确定最终各脉冲的大小、方向和作用时间.最后进行了数学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收发分离偏馈单反射面紧缩场静区评估方法
王 辉, 白 明, 赵 鑫, 苗俊刚
2009, 35(8): 953-956.
摘要:
根据Lorentz互易定理,提出了一种对收发分离偏馈单反射面紧缩场静区评估的方法.两个馈源与反射面分别构成独立的、互为测量关系的天线系统,在相同静区位置构成各自的天线口面.对这两个等效天线系统在该平面产生的电磁场进行测试,得到收发系统在静区位置各自的电磁特性.根据收发天线各自的电磁场分布,按照天线接收原理可以得到双站合成的等效静区.双站等效静区呈对称分布,但相对于单站静区分布,双站等效静区范围变小,波动更小,边缘下降更平缓.采用物理光学法对上述等效静区进行了仿真,并进一步通过实验测试对此静区评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压电柔性结构振动的鲁棒控制
杨海峰, 王晓军, 邱志平
2009, 35(8): 957-961.
摘要:
针对具有多面体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扰动的柔性悬臂梁系统,研究其振动的鲁棒控制问题.基于压电柔性悬臂梁系统的状态方程,利用一种扩展LMI(Linear Matrix Inequality),对柔性悬臂梁的振动提出了改进的 H2/H 综合状态反馈鲁棒控制方法.此方法针对多面体型参数不确定性系统引入不同的Lyapunov函数,降低了原来 H2/H 综合鲁棒控制方法中由于使用一个公共Lyapunov函数而产生的保守性.通过Matlab分别采用改进和未改进的 H2/H 鲁棒控制方法对柔性悬臂梁系统的振动控制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使柔性悬臂梁的振动得到了良好控制,而改进方法的控制效果更好.
黎曼流形的Delaunay三角化和Voronoi图
程 丹, 杨 钦, 蔡 强, 金茂忠
2009, 35(8): 962-967.
摘要:
主要研究黎曼空间中Delaunay三角化和Voronoi图.首先,分析和讨论了黎曼流形的Delaunay三角化和Voronoi图的存在性和生成算法.然后,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给出了黎曼流形Delaunay三角化和Voronoi图的一些性质和证明,并提出了采用黎曼流形描述问题的必要性和使用坐标卡研究黎曼流形的优势和意义.最后,以二维流形为例,介绍了将模型初始数据解释为黎曼流形的算法,包括建立坐标卡,定义流形函数等.在黎曼流形定义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基于坐标卡生成模型的Delaunay三角化和Voronoi图的算法,并给出具体实例.
支柱截面随机度对开孔Voronoi泡沫 弹性性能的影响
卢子兴, 王建月
2009, 35(8): 968-971.
摘要:
基于Voronoi随机泡沫模型,引入支柱截面面积不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研究了其对泡沫材料的非线性压缩和拉伸行为以及各向异性弹性性能的影响,并与模型随机度的影响进行比较,讨论了两种随机因素共同作用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对非线性压缩和拉伸行为,支柱截面随机度对无量纲应力都起降低作用,并且其影响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大,对泊松比在压缩时起减小作用而在拉伸时起增大作用;支柱截面随机度对胞体伸长方向和垂直于胞体伸长方向的弹性模量均起减小作用,但对泊松比的影响不明显.两种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效果在拉伸时减弱,而在各向异性弹性情况下增强.
旅客机环境控制系统方案分析
刘 猛, 袁领双, 王 浚
2009, 35(8): 972-975.
摘要:
介绍了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环境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使用R134a工质的变频蒸发式制冷的环境控制系统,应用起飞总质量法进行了代偿损失分析,对给定飞行剖面上的能量消耗进行了计算及定性分析,并以燃油消耗为指标对新系统的能耗特性与采用空气制冷的环境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新系统有效降低了燃油消耗(仅21.93kg/min,约是传统系统的40%),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系统的低噪音、灵活调节和无污染供气,能够提高座舱的健康、舒适度.
弹性整流罩分离的流固耦合仿真方法
张小伟, 王延荣, 谢胜百, 单 鹏
2009, 35(8): 976-979.
摘要:
发展了一种流固耦合的动力学数值仿真方法,用以模拟弹性结构在其运动诱导的非定常气动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针对给定的运动规律,对不可压流场采用侵入式边界方法求解了非定常气动载荷,其中未计及弹性结构变形对流场的影响.对非定常气动载荷作用下的薄壁弹性结构进行了瞬态动力学数值模拟.以地面试验状态的整流罩分离为例,对刚性体及是否考虑表面气体压力作用的柔性体等情形下的整流罩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发展的流固耦合动力学仿真方法的可行性.
分析驱动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宋玉旺, 席 平
2009, 35(8): 980-985.
摘要:
对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大量迭代现象,从设计方法上进行了深入分析与高度总结,提出了分析驱动设计(ALD)方法,定义了设计信息(DI)、设计活动(DA)、设计模型(DM)、设计文件(DF)和分析驱动设计流程(ALDF)等基本概念.分析驱动设计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分析驱动设计流程.详细阐述了分析驱动设计流程中的设计信息和设计活动;重点讲解了分析驱动设计流程的设计活动规划方法,并给出了串行化和并行化的设计活动规划的时间计算公式.基于自动化的分析驱动设计流程对产品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提高了产品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解决了分析驱动设计方法中的部分关键技术,并以航发涡轮叶片为例验证了分析驱动设计方法.
翼身融合布局客机的客舱设计
廖慧君, 张曙光
2009, 35(8): 986-989.
摘要:
翼身融合作为一种新型民机布局,其客舱设计较常规布局有很大不同.以翼身融合布局客机客舱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自身特性,确定了与客舱设计相关的适航条例和舒适性要求;确定基本布局方案和客舱参数化设计方法;以250座三级布置为例,对客舱区座椅和设施等进行了详细布置.结果表明,翼身融合布局客舱的参数化方法是可行的,能够满足飞机系列化发展对客舱灵活布置的需要.但应急撤离设计方案是否满足90s撤离适航要求的应急疏散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移动Ad Hoc网络中的自适应转发分群路由协议
王 力, 刘 凯, 刘 亭
2009, 35(8): 990-995.
摘要:
为了提高移动Ad Hoc网络的可扩展性,降低在大规模移动Ad Hoc网络中路由开销的增长速度,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转发分群路由(AFCR,Adaptive Forwarding Cluster Routing)协议.它采用基于最小节点标识号(ID)的移动分群算法将所有节点分为若干个一跳分群.通过设置分群计时器,仅使用两轮控制消息就能快速部署网络的分群结构,并且可使分群同时在全网多处展开.邻节点之间通过交换局部路由信息来建立相邻群首间的路由,而不相邻群首间的路由则利用相邻群首间的路由来建立.基于所建立的分群网络结构和局部路由信息,该协议能够完成数据分组的自适应转发.仿真结果表明,与DSDV(Destination-Sequenced Distance-Vector)和RRR-DSDV(Rapid Route Recons truction DSDV)协议相比,AFCR协议在大规模、重业务量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了路由开销、改善了网络的传输性能.
平飞模式机载双基地SAR动目标检测方法
史洪印, 周荫清, 陈 杰
2009, 35(8): 996-1000.
摘要:
提出了一种平飞模式机载双基地SAR地面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方法.考虑到双基地SAR系统的特点,采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技术对动目标进行聚焦,以提高动目标的信杂比.同时结合多通道杂波抑制干涉技术,进一步抑制地杂波并实现动目标参数的精确估计.从双基地SAR的空间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入手,推导了杂波对消时收发雷达载机所需满足的飞行条件和慢动目标参数估计的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飞机界面设计颜色匹配性
张 磊, 庄达民
2009, 35(8): 1001-1004.
摘要:
针对飞机显示界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个用于工效学实验的飞行信息显示界面仿真模型.以该模型为背景开展实验,综合使用主观和客观测量方法对不同颜色匹配特性进行了研究.以反应时间作为绩效评价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主观数据进行处理.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果:确定了不同背景色和目标色匹配的辨识快慢顺序和喜好程度;不同颜色匹配的作业绩效和喜好程度不全相一致;白色/红色、棕色/黄色、暗灰/蓝色、黑色/淡绿、白色/蓝色较适宜作为背景/目标色组合,白色/黄色、黑色/蓝色则不适宜.
基于粗神经网络的民用飞机故障诊断
刘永建, 朱剑英, 夏洪山
2009, 35(8): 1005-1008.
摘要: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故障诊断过程中网络训练时间长、结构复杂以及仅能进行单值输入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粗神经网络的民用飞机故障诊断系统.将粗糙集理论应用在神经网络的前端对民用飞机故障样本数据进行约简处理,以此去除冗余属性的干扰,克服了无关样本数据对网络学习性能的影响,简化了网络结构;利用粗神经元代替传统神经元,提高了网络性能,扩展了网络的应用范围.通过对空中客车A320飞机的故障诊断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需求信息共享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王 晶, 唐 玲, 王 璕
2009, 35(8): 1009-1012.
摘要:
生产/库存系统的稳定性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指标.需求信息共享(DIS, Demand Information Sharing)机制已在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DIS供应链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仍然非常有限.使用控制工程理论建立了一个两级DIS供应链系统模型,定量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条件,给出了系统参数的取值范围,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调整系统参数能够提高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针对阶跃需求输入研究了系统参数对供应链系统中订单、库存和在制品动态响应的影响.揭示了供应链系统的动态特性,提出了供应链成员决策的管理建议.
超快变换复合脉冲方波变极性TIG电弧行为
从保强, 齐铂金, 周兴国
2009, 35(8): 1013-1017.
摘要:
基于一种新型超快变换复合脉冲变极性电路变换拓扑,在正极性电流持续期间,叠加超音频直流脉冲方波电流,获得了过零无死区时间且具有快速电流上升沿和下降沿变化速率的复合超音频脉冲变极性方波电流,将其应用于铝合金的变极性TIG焊接过程,试验研究复合超音频脉冲方波变极性TIG电弧电学特性及其对铝合金焊缝成形等行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超音频脉冲方波电流对变极性TIG电弧具有显著的收缩效应,电弧径向尺寸明显减小,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脉冲电流频率,减小脉冲占空比,增加脉冲电流幅值,可提高铝合金焊缝熔透率,有利于改善和提高铝合金的焊接质量.
复合材料静压痕与落锤冲击初始损伤对比试验
郭 渊, 关志东, 刘德博, 孟庆春
2009, 35(8): 1018-1021.
摘要: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分层起始载荷,对不同材料体系和不同铺层数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准静态压痕试验和落锤冲击试验.得到了复合材料层板的分层起始载荷和冲击分层损伤能量门槛值,并对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层合板的落锤冲击试验的分层起始载荷与冲击能级有关,并且分层起始载荷值随冲击能级提高而增加;准静态压痕试验的分层起始载荷值要低于低速冲击试验的分层起始载荷值;当冲击能量达到层板分层损伤能量门槛值时,层板发生大量分层损伤,层合板刚度出现急剧下降.
复杂背景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估算方法
刁伟鹤, 毛 峡, 梁晓庚
2009, 35(8): 1022-1026.
摘要:
传统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模型只有在背景单一不变的条件下有效,引入概率分布的思想对传统作用距离方程进行了改进,将方程中的作用距离和背景红外辐射亮度由变量更换为向量,向量维数由背景红外图像的灰度值分布确定.改进后的作用距离模型将应用条件拓展到任意背景,打破了传统模型对背景条件的局限.针对作用距离计算过程中复杂背景红外辐射亮度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建立红外成像系统的亮度-灰度函数,通过背景的红外图像灰度信息计算其红外辐射亮度的方法.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够解决复杂背景下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的估算问题.
气溶胶光学特性偏振遥感反演算法
孙 夏, 赵慧洁
2009, 35(8): 1027-1030.
摘要:
陆地上空大气顶的辐射主要由大气散射和地表反射组成,一般地表反射的贡献要大于大气散射的贡献,使得陆地上空气溶胶的特性提取非常困难,而偏振信息只强烈依赖于散射粒子的特性,发展基于偏振信息的气溶胶反演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对矢量辐射传输方程求解进行研究,基于倍加累加法矢量辐射传输模式分析影响气溶胶反演的主要因素,确定多维参数查找表建立方法,利用POLDER(Polarization and Directionality of the Earth-s Reflectances)提供的反射率和偏振反射率数据,发展了一种利用反射率和偏振反射率查找表迭代查找反演气溶胶光学参数和地表反射率的算法,实现了对北京、香河、Dalanzadgad观测站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粒子半径、折射指数和地表反射率的反演.用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地基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
基于TIRP法的铝基复合材料均匀性检测
高翌飞, 周正干, 何方成
2009, 35(8): 1031-1034.
摘要:
为检测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均匀性,利用与厚度无关声反射板(TIRP,Thickness Independent Reflector Plate)法对材料声速进行成像,排除了材料厚度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精度.介绍了TIRP法的基本原理和试验系统的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次扫描方式的TIRP实时成像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精度.利用底面反射回波法、单次扫描TIRP法和双次扫描TIRP法进行了试验,并对成像结果进行了比较,能够看出基于双次扫描的TIRP法可获得更准确清晰的声速图像.最后对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改进的方向.
常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