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第40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存在网络丢包的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
王青, 祁成东, 董朝阳
2014, 40(6): 721-726.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08
摘要:
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存在丢包的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问题.多个地面雷达同时对目标进行观测,并通过网络将目标信息传输给导弹.考虑网络存在丢包的情况,将丢包描述为导弹与雷达之间的通信拓扑模型,建立了包含3个级联子系统的导弹纵向通道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将滑模控制与反演控制相结合,给出了每个子系统的虚拟控制量,并设计滤波器对虚拟控制量进行滤波,使得系统对丢包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滑模反演控制律,并给出了系统有界输入有界输出(BIBO,Bounded-Input Bounded-Output)稳定的充分条件.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VTS雷达站选址问题优化模型
曹德胜, 吕靖, 艾云飞, 张丽丽
2014, 40(6): 727-731.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706
摘要: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Vessel Traffic Services)雷达站选址方案对整个系统的功能正常发挥有重要影响.首先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雷达站候选点进行初选;然后建立了雷达站选址双目标优化模型,第1目标为总成本最小,包括雷达站的建设成本和雷达站与VTS中心的线路铺设成本,第2目标为被多重覆盖的水域单元权重之和最大;最后针对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算例分析显示,模糊综合评价可能去掉一些候选点,使得目标函数值变差,但是增加了方案的实际可行性.将程序运行10次,计算结果具有稳定性,本算法是收敛和稳定的,模型是可行的.
起落架缓冲器卡滞动态临界摩擦探究
魏小辉, 宋晓晨, 李利荣, 聂宏
2014, 40(6): 732-736.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18
摘要:
为了探究起落架缓冲器卡滞特性设计准则,以某无人机主起落架为研究对象,依据飞机设计手册第14册中缓冲器卡滞特性分析方法,进行了静态和动态临界摩擦分析.分析表明动态临界摩擦在偏航着陆工况和机尾下沉回弹工况下可能发生卡滞.进而结合起落架落震动力响应曲线分析了动态临界摩擦的物理意义,发现现有飞机设计手册第14册中的动态临界摩擦分析方法卡滞判据并不成立,不应在计算临界摩擦系数时计入油液阻尼力.对于起落架缓冲器某状态时刻的卡滞特性分析,以飞机设计手册第14册中静态临界摩擦进行校核更为准确.
便携式太阳电池特性参数获取系统
肖文波, 卓儒盛, 曹期军, 曹华翔
2014, 40(6): 737-741.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28
摘要:
为了快速以及准确地获取太阳电池的特性参数(包括光生电流、反向饱和电流、二极管理想因子、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短路电流、开路电压、最大输出功率、最佳工作电压、最佳工作电流和填充因子等11个参数),研制了一套由太阳模拟器模块、控制及处理模块、电子负载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按键模块和显示模块6个部分构成的测试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在于,依次采用程控恒流型和恒压型电子负载以及变频采样技术,实现太阳电池电流与电压信号高精度测量;集成太阳电池参数解析提取算法进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实现便携式提取电池光生电流等参数.对不同光强下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测量以及数据拟合,获取了11个特性参数;并得到拟合曲线中电流最大均方误差小于0.006 A,证实参数获取是正确的.
车身覆盖件抗凹性试验方法及系统
王亮, 李东升, 陈连峰, 李涛
2014, 40(6): 742-748.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395
摘要:
针对实际汽车车身外覆盖件的特点,建立了其静态抗凹性试验评估方法;并以试验方法为基础,设计开发了覆盖件抗凹性自动化试验机系统.试验机系统通过集成“5个运动轴+1个加载轴”,保证了加载压头的空间调整能力和可靠加载;基于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PMAC,Programmable Multi-Axis motion Controller),通过建立“PC+运动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并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对6轴试验机系统运动调整及加载的精确控制;利用近似方法,求解了覆盖件上试验点的法向矢量,并基于机器人运动学原理计算了试验机加载压头由初始位置调整到试验点法方向的运动参数,实现了加载压头的自动法向调整.通过对试验机进行计量并应用,表明试验机系统稳定可靠.
基于分段化结构重建的2D/3D视频转换方法
刘伟, 李功燕, 丁锴, 吴毅红
2014, 40(6): 749-755.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37
摘要:
为了缓解3D片源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分段化结构重建方法为视频2D/3D转换提供深度线索.采用分层提取的方式,将视频基于内容分解为子序列,在每个子序列中建立优化准则选择出处于非退化状态的关键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分段化结构重建框架,利用改进的耦合自标定算法重构出每个子序列对应的离散3D结构信息,从而获取视频的深度线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分段化后的局部优化,不仅使结构化重建能够有效处理多场景下的连续镜头,还加快了转换的效率,能够稳定、高效地获取深度信息,适用于视频2D/3D转换.
基于仿真模型的短距起飞性能优化
吴大卫, 李寒冰, 李书, 胡继忠
2014, 40(6): 756-761.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20
摘要:
短距起飞较垂直起飞可有效提升各类特种飞行器的有效载荷与起降安全性,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纵向飞行力学模型,针对某小型无人倾转旋翼飞机建立其短距起飞仿真模型,以起飞距离为目标函数,对操纵变量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存在一定的升降舵操纵策略使得起飞距离最小化;起飞采用固定的短舱倾转角与起飞质量存在一定的最佳匹配关系;起飞过程中对动力短舱倾转角进行合理操纵则能进一步缩短起飞距离.考虑到仿真模型与优化问题在数学上的普适性,该方法适用于包括传统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其他类飞行器的短距起飞性能优化.
无人机全包线模糊鲁棒跟踪控制
刘智, 王勇
2014, 40(6): 762-768.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396
摘要:
针对无人机大包线飞行中气动特性大幅变化以及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等特点,设计全包线模糊鲁棒跟踪控制器.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建立逼近全包线动态的模糊T-S(Takagi-Sugeno)模型.基于高度和空速跟踪增广系统,根据保性能控制理论,采用广义系统的模糊Lyapunov函数方法,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全包线模糊鲁棒跟踪控制器参数的约束条件,保证广义系统稳定.并最小化扰动抑制度来优化控制参数.该控制器既降低了控制保守性,又减小了参数求解的复杂度.仿真表明,无人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能够精确地跟踪空速和高度参考指令,对参数不确定和外界干扰具有强鲁棒性.
轴向柱塞式电液泵的油隙损耗与机械效率
李祝锋, 邵云滨, 付永领, 范殿梁
2014, 40(6): 769-774.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38
摘要:
介绍了轴向柱塞式电液泵的结构与工作过程,分析了轴向柱塞式电液泵的各种机械损耗,建立了其机械效率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定子与转子间油隙损耗与机械效率随转速、压力、温度变化的曲线.计算结果表明,研究的这种轴向柱塞式电液泵在油温50 ℃、转速 4 000 r/min、压力28 MPa时的油隙损耗只占总机械功率的1.737%,大大低于传统电机-泵组中电机的风扇与机械损耗,此时电液泵机械效率为92.6%,高于传统电机-泵组.机械效率的提高使得轴向柱塞式电液泵的总效率高于传统电机-泵组.分析了油隙长度对其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电液泵油隙长度仍有减小的空间.
适应弯扭隔肋的涡轮叶片多种扰流肋造型方法
杨炯, 席平, 胡毕富, 张宝源
2014, 40(6): 775-781.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40
摘要:
针对弯扭冷却通道内扰流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等距曲面的扰流肋造型方法,用隔肋等距面和叶盆或叶背等距面裁剪平板工具体得到肋条,以此为基础完成扰流肋建模.深入分析了该方法的原理;提出隔肋面自动识别和曲面匹配算法;提取了关键造型参数;给出了基于草图的参数化实现方法,并在UG上开发出了造型模块,实现了适应弯扭隔肋的多种扰流肋造型.
民用飞机机身结构快速设计及自动化调整
陈稗, 罗明强, 武哲
2014, 40(6): 782-787.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391
摘要:
为了在飞机设计前期对结构进行较详细的考虑,满足在设计前期进行以强度为约束的重量特性评估、方案评估等方面的需求,研究了民用飞机机身结构快速设计、建模以及模型自动化调整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在一个开放式飞机总体设计环境中开发实现了此功能.定义了飞机机身坐标系,提出了机身各类结构件的参数化描述及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交互式机身结构设计环境,可自动获取结构的体积、重量和惯性矩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模型自动化调整和重量特性的同步更新,为总体设计阶段进行飞机重量、气动和结构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奠定了基础.最后,用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分离式机械压汽蒸馏系统的实验
李育隆, 吴宏, 乔迈, 陈江
2014, 40(6): 788-791.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393
摘要:
针对传统机械压汽蒸馏的不足,提出分离式机械压汽蒸馏系统.建立了一套容量为1.5 m3/d的单效分离式机械压汽蒸馏系统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系统主要由两套旋转蒸发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组成.通过改变压缩机转速和蒸发温度来研究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蒸馏水产量一定的前提下压缩机进口压力和冷凝器进口压力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换热温差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最高温差稳定在8.5℃左右.通过改变系统的真空度获得不同的蒸发温度,蒸发温度越高,蒸馏产量越高,系统性能也越好.
连续谱数据的函数型主成分回归
黄乐乐, 王惠文, 朱嘉
2014, 40(6): 792-796.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09
摘要:
对连续谱数据不做离散化处理,而是将光滑后的连续谱作为连续曲线,进行函数型主成分回归分析,以期获得既可降维又能减少信息损失的回归方程.在此建模过程中,还引入连续谱的导数曲线作为协变量,并给出函数型主成分回归系数的bootstrap置信区间.作为实证研究,对玻璃样品的X射线谱和样品中硅元素含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函数型主成分的回归分析对响应变量具有较强解释能力,同时其回归系数更加符合数据本身的特点,显示出新方法所具有的优越性与实用价值.
对旋风扇不同转速匹配对失速关键级影响实验
王卓奇, 陆利蓬, 袁巍, 宋西镇
2014, 40(6): 797-802.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25
摘要:
对低速对旋风扇/压气机级的理论分析表明,对旋转子的失速关键级取决于失速时前后级的流量系数以及前后级固有的临界流量系数.前后级的转速匹配会改变前后级的流量系数,进而改变对旋风扇的失速关键级.在一台低速轴流对旋风扇上进行了不同转速匹配的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该实验通过改变前后级转速来研究不同转速比情况下的对旋压气机失速特性.实验中分别测量了前后级在100%,90%,80%,70%,60%,50%转速下,共计36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转速下第2级转子为失速关键级,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前后级的转速比来改变失速关键级.另外,在失速时如果前级转子流量系数接近临界值,可以得到明显的失速迟滞回线,否则无法得到迟滞回线.
面向机动目标跟踪的无人机横侧向制导规律
王树磊, 魏瑞轩, 郭庆, 蔚文杰
2014, 40(6): 803-809.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53
摘要:
现有的standoff跟踪制导方法在进行机动目标跟踪时不能同时满足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的要求.对用于航路跟踪的参考点制导法(RPG,Reference Point Guidance)进行改进,推导了无人机(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在跟踪机动目标时的横侧向制导规律.采用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对UAV和目标相对距离的调节过程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改进后RPG的渐近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Lyapunov向量场(LVFG,Lyapunov Vector Field Guidance)和模型预测控制(MPC,Model-based Predictive Control)的制导方法,改进RPG的跟踪误差和时间乘以误差绝对值积分(ITAE,Integrated Time Absolute Error)指标均优于LVFG和MPC.因此,所提制导规律能够对机动目标的运动进行有效补偿,并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稳态精度和较好的实时性.
一种前飞状态直升机可达区域快速计算方法
庄南剑, 罗漳平, 任毅如, 向锦武
2014, 40(6): 810-814.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632
摘要:
直升机可达区域可用于生成空域安全态势,提高直升机在低空复杂环境中的飞行安全水平.为了满足求解可达区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方法.根据能量机动性求解了直升机控制域,结合运动学方程建立了可达区域数学模型.基于最优控制原理,实现了边界点快速计算;提出了基本可达区域的概念,将实时可达区域构造问题转化为少量边界点的计算问题.以AH-1G直升机为对象进行了二维和三维的算例分析,并与微分包含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算例结果表明,直升机控制域是时变的,需根据实时飞行状态进行计算;该算法能实时计算前飞状态直升机的可达区域,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超空泡鱼雷外形优化
栗夫园, 张宇文, 滕鹏桦, 张怡
2014, 40(6): 815-818.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44
摘要:
为了优化超空泡鱼雷的外形参数,获得同一空化数下的最大航行体体积,基于经验公式,考虑到空泡与超空泡雷体的关系,通过对圆盘空化器产生的超空泡形态近似处理和对超空泡鱼雷外形分段分析,推导了航行体最优外形下的半径计算公式.计算了一定空化数下航行体优化后的体积,与已有的某超空泡航行体原型做了对比,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外形优化能够增加航行体的容积和航程,提高超空泡鱼雷的性能.这为提高超空泡鱼雷的航程提供了一个方向,对今后超空泡航行体外形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复合材料板件热分层分析及试验验证
冉治国, 燕瑛, 李剑峰, 从强, 陈海峰, 匡乃航
2014, 40(6): 819-823.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85
摘要:
针对飞行器用复合材料层合板件的热应力分层问题,进行了试验与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采用双线性内聚力单元用于模拟层合复合材料的分层现象;通过二次交互应力准则判断复合材料刚度降阶的起始点;并同时使用幂指数准则作为材料在混合破坏模式下的失效准则.数值模型中单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膨胀性能分别由在高温(70℃)、室温(23℃)、低温(-50℃)环境下的相应测试进行确定.各复合材料层合试验件在仪器DIL-402C中经历了相同的温度变化过程,最大温差相差120℃.试验后发现,对于给定铺层的试验件,其两端中间层发生了层间分层.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由此也可证明此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基于光电编码器的电机变周期速度观测器设计
张靖, 吴忠, 黄丽雅
2014, 40(6): 824-828.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384
摘要:
针对光电编码器在伺服系统应用中速度估计易受系统振动干扰和存在量化误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变采样周期观测器的速度估计算法.通过观测器的积分运算抑制振动干扰;通过采样周期和光电编码器脉冲的同步,使量化误差最小;为了减小观测器离散域极点变化对算法性能的影响,保证变周期观测器在较大速度范围保持较高精度,给出了一种观测器增益系数的计算方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保证动态性能的同时,有效抑制振动和量化误差引起的估计误差,提高速度估计精度.
变质量梁的自适应Newmark法
王宇楠, 邢誉峰
2014, 40(6): 829-833.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00
摘要:
用变质量梁来模拟推进剂减少的液体火箭.先以一弹簧-变质量小球系统为例,用其求解结果与解析解进行比较.再以时不变的简支梁为算例,确定多自由度系统下与结构动特性协同的自适应Newmark方法中的参数选取.最后用时变的简支梁模型模拟贮箱质量的实际变化方式,运用与结构动特性协同的自适应Newmark方法、模态叠加法、Newmark平均加速度方法(NMA法)和Fox-Goodwin方法(NMF法)对其求解.比较结果证明自适应Newmark算法对于时变系统的适用性,尤其具有高精度特性.
复合材料加筋板筋条修理后的压缩性能
赵闯, 聂恒昌, 郭霞, 关志东
2014, 40(6): 834-838.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31
摘要:
承受压缩载荷时,筋条损伤往往造成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的严重失效.针对筋条壁板脱黏、腹板分层、上缘条损伤3种情况分别设计了相应的修理方案并制作了试验件.为保证压缩载荷的均匀施加,设计制作了加筋板试验专用夹具,含有固定试验件的卡槽和保证加载方向沿竖直方向的导轨.筋条修理后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的轴向压缩试验表明不同修理部位、不同修理方法对加筋板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同.有限元分析表明加筋板的屈曲模态、整体破坏模式以及板-筋胶层的破坏情况都受到修理方案的影响.
CMOS器件单粒子效应电荷收集机理
董刚, 封国强, 陈睿, 韩建伟
2014, 40(6): 839-843.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35
摘要:
针对90 nm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工艺,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反相器中NMOS(Negative channel-Metal-Oxide-Semiconductor)晶体管与PMOS(Positive channel-Metal-Oxide-Semiconductor)晶体管的单粒子瞬变(SET,Single Event Transient)电流脉冲,深入分析了PMOSFET(Positive channel-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与NMOSFET(Negative channel-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发生单粒子效应时电荷输运过程和电荷收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电路耦合作用,反相器中晶体管的电荷收集与单个晶体管差异显著;反相器中PMOS晶体管电荷收集过程中存在寄生双极放大效应,NMOS晶体管中不存在寄生双极放大效应;由于双极放大效应,90 nm工艺下PMOS晶体管产生的SET电压脉冲比NMOS晶体管产生的电压脉冲持续时间更长,进而导致PMOS晶体管的SET效应更加敏感.研究结果为数字电路SET的精确建模、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SET效应模拟提供了参考依据.
基于任务评定的战斗机大迎角飞行控制律设计方法
龙晋伟, 潘文俊, 王立新, 王志刚
2014, 40(6): 844-848.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36
摘要:
针对现代战斗机大迎角机动的飞行控制设计问题,在角速率指令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律基础上,引入表征期望飞行品质的理想参考模型,构成了模型参考动态逆飞行控制律,并借助基于任务的飞行品质评定方法完成了控制参数的整定,从而实现了对飞机大迎角机动的控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时域和频域仿真,并使用基于任务的飞行品质评定方法对闭环系统的飞行品质进行了评定,验证了控制律设计的有效性.通过不同任务下评定结果的对比,说明了这一方法在揭示飞机大迎角飞行品质特性和特定任务对飞行控制律的特殊要求这两方面的优越性,可用于战斗机大迎角机动的非线性飞行控制律设计与飞行品质的评定.
钛合金TB6侧铣表面完整性实验
周子同, 陈志同, 熊曦耀, 徐义平
2014, 40(6): 849-854.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394
摘要:
使用表面完整性基本评价方法对TB6钛合金侧铣后试件的表面完整性(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加工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表面形貌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每齿进给量fz,过大的fz会使已加工表面出现鳞刺现象.fz是影响已加工表面进给方向粗糙度的最主要因素,随着fz从0.06 mm/z增大到0.12 mm/z,表面粗糙度Ra会由0.283 μm显著增加到0.964 μm.线速度vcfz和径向切深ae的变化对刀轴方向粗糙度影响很小.而刀具的后刀面磨损是影响已加工表面刀轴方向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极轻微的后刀面磨损都会导致刀轴方向粗糙度明显增加,随着后刀面磨损量VB由0增加到0.025 mm,刀轴方向粗糙度由0.22 μm剧烈增加到0.686 μm.侧铣过程中TB6的加工硬化现象不严重,表层组织没有明显变质层产生,晶粒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拉伸、扭曲或破裂.
基于改进卡尔曼滤波的电池SOC估算
徐颖, 沈英
2014, 40(6): 855-860.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3.0414
摘要:
以研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为背景,以电池荷电状态估算为关键技术,介绍了荷电状态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动态关系,建立了二阶RC等效电池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了温度对电池内阻的影响,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改进的安时计量法和开路电压法,结合基于温度的电池模型参数在线辨识,对电池荷电状态进行估算,通过MATLAB仿真,并与基于经验公式的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了对比,平均误差为2.46%,提高了估算精度,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常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