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5年  第31卷  第01期

显示方式:
论文
硅基底上外延生长过渡金属硅化物薄膜的研究
王金良
2005, 31(01): 1-4.
摘要:
过渡金属与硅的接触系统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是因为它们在界面处具有肖特基势垒的形成、过渡金属硅化物的外延生长、制作器件的稳定和耐高温等重要性.因此在硅基底上形成金属硅化物薄膜也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对硅衬底上蒸发的Cr、Fe、Mn薄膜进行热处理,通过固相反应法(SPR)制备过渡金属硅化物薄膜,即经过对过渡金属硅化物(薄膜)/Si系统进行各种温度、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制备出各种过渡金属硅化物薄膜.对于制成的各种硅化物薄膜,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软X射线发射分光光谱法(SXES)对它们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确认.并且,由这两种分析方法表明:各种过渡金属硅化物薄膜在硅衬底上各形成了单一相的均匀层硅化物薄膜.
基于检测的拥塞调整策略及性能分析
张玉清
2005, 31(01): 5-7.
摘要:
网络拥塞是基于包交换的IP网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流媒体应用有实时性等要求,需要检测网络拥塞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传统的检测拥塞的方法是计算丢包率,而调整策略是AIMD((Additive Increase and Multiplicative Decreas).AIMD中的调整参数通常事先确定,不能很好地反映网络状态.在对网络状态进行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拥塞调整策略TITD (Testing Increase and Testing Decrease): 当网络拥塞时,发送速率直接降低到接收端实测的接收速率;当网络空闲时,速率增幅根据测试出的RTT值确定.由于速率的调整自适应于网络状态,TITD策略在TCP友好性和速率波动方面均优于AIMD.
AZ91D镁合金表面热扩散渗锌膜层研究
朱立群, 刘慧丛, 李卫平, 宋光龄
2005, 31(01): 8-12.
摘要:
为了提高AZ91D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表面硬度,对其进行了表面热处理扩散渗锌处理,并对其得到的膜层表面和断面形貌、结构组成、耐腐蚀性能、显微硬度等性能进行了探讨,测量了该合金热扩散渗锌前后试样的阳极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图,这些试验结果都表明在AZ91D镁合金材料表面进行热扩散渗锌获得的表面膜层均匀细致,膜层由Mg7Zn3、Mg和Zn构成,而且该膜层与基体相比耐腐蚀性和对镁合金基体的防护性能有了显著提高,并具有较高的表面显微硬度.
翼身结合框结构仿生设计
岑海堂, 陈五一, 喻懋林, 刘雪林
2005, 31(01): 13-16.
摘要:
相似是仿生的基础,全面系统地理解工程原型的功能需求和生物体各个层次的优异结构,准确把握生物体与工程原型的相似性,是结构仿生设计的关键.为减轻翼身结合框重量,分析了竹干与翼身结合框相似的承力性能,借鉴竹干的细观结构形状和排列方式,应用结构仿生原理设计了仿生翼身结合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结合框强度、刚度的前提下,仿生结构与原型相比重量可减轻2.1%.
弹射座椅与飞行员系统重心测量技术
王兴伟, 吴铭, 张行, 袁修干
2005, 31(01): 17-20.
摘要:
为解决火箭弹射座椅人椅系统在弹射出舱后的稳定调节问题,设计研制了新型电子人椅系统组合重心测量设备,建立了组合重心的俯仰累加测量与推导计算方法,并对294名飞行员的人椅系统组合重心数据进行了测量和计算.结果表明,研制的测量设备精确可靠,建立的方法便捷有效,并具有通用性.研究结果已应用于弹射座椅的设计研制中,精度提高了10倍,效率提高了3倍.
远程空空导弹作战体系
姜玉宪, 刘慧, 申洋
2005, 31(01): 21-24.
摘要:
探讨实现远程空空导弹作战的有效技术途径.将各种可调用的探测及通讯手段,组成远程目标运动信息获取及导弹制导指令信息传输网,与导弹载机以及导弹共同组成作战体系,实现对远程目标的攻击.提出了远程空空导弹作战体系方案,建立了各个组成的相关数学模型,分析了信息探测、传输、融合误差对作战效果的影响,完成了作战体系的仿真.结果表明该远程空空导弹作战体系方案是有效的.
Internet上的流媒体特性及用户访问行为研究
蔡青松, 李子木, 胡建平
2005, 31(01): 25-30.
摘要:
通过跟踪CERNET中典型流媒体服务器日志,分析了流媒体特性和用户访问行为,为在Internet上通过内容分送网络(CDN)高效分送流媒体内容及流代理服务器的仿真与设计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流对象大小和播放持续时间较好地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平均位速率呈"双峰"变化特性;对流媒体的访问呈现出比Zipf分布更强烈的偏向性;请求具有定域性,其是由对文件排列中的前若干文件的频繁访问所造成,这些请求间具有较强时间相关性.指出了上述结论对仿真、设计和实现流媒体缓存代理服务器的意义.
一种干涉SAR复图像数据的快速仿真方法
李文强, 李景文, 陈杰
2005, 31(01): 31-35.
摘要:
为了给干涉测高算法提供具有先验知识的干涉数据,进行算法的定量可控误差分析,以完成算法性能的定量评估,针对干涉SAR(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仿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考虑多种因素,推导出用于干涉SAR仿真的一种仿真模型,能快速完成干涉SAR面目标复图像的仿真;并提出迭代插值算法反推雷达斜距,既很好地去除了干涉SAR仿真中的奇异点效应,又提高了仿真速度.能够为图像配准、相位解缠产生数据源,也可进行基线估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新仿真模型具有快捷、灵活、多功能性,迭代插值算法也具有快速准确性.
多操纵面布局飞机隐模型跟踪控制设计
周杰, 张曙光
2005, 31(01): 36-40.
摘要:
采用隐模型跟踪算法,针对多操纵面布局的飞机,进行控制增稳设计,要求具有满意的飞行品质.因而按照飞行品质规范和飞机动力学特性,对理想模型的选取做了深入分析;并对控制方案从指令跟踪精度、大气紊流响应和对其它扰动的抑制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其中用结构奇异值对增稳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有效抑制扰动,并具有合适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
军用飞机驾驶舱中飞行员上肢可达性分析
王黎静, 袁修干, 李银霞, 王永庆
2005, 31(01): 41-44.
摘要:
描述了获取上肢可达区数据的测量方法,并建立了可达区分析模型;以座椅参考点为坐标原点,采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将美国军用飞机飞行员的上肢可达区数据转换成中国歼(强)击机飞行员上肢可达区的近似数据;按照国家军用标准的规定,建立了座舱可达区的三种分析模型;借助建立的模型对某型号军用飞机电子化驾驶舱中的部分控制器的可达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军用飞机进行了实际检测,检测结果验证了可达区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姿态算法
刘危, 解旭辉, 李圣怡
2005, 31(01): 45-50.
摘要:
非互易向量的确定与补偿是影响高动态、恶劣振动环境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姿态矩阵计算的重要问题.为了补偿由此引起的圆锥误差,对一些传统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由于以往各种算法过多过杂,不便于工程中选用,所以通过对传统的各种姿态算法的原理及数学形式进行归纳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通用的算法公式.另外,还提出将剩余误差表示为采样时间与角振动频率乘积的幂次,并根据此幂次来评定圆锥补偿算法的精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所提出的通用姿态算法公式进行了误差分析,得到了关于算法精度和参数之间关系的一些结论,为其参数选择提供了选择标准,有工程实用价值.
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系统
王书河, 何麟书, 张玉珠
2005, 31(01): 51-55.
摘要:
为解决飞行器总体设计的难点,介绍了可用于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的软件.该软件利用"松耦合"方式,以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与各学科分析程序相结合.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和软件结构、软件流程、主要模块.为解决关键技术,提出圆环图处理总体与各学科的关系,利用模糊理论进行非数值型变量的转化,提出无量纲化多目标法进行多目标综合处理,构建单一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采用三个数据文件作为程序接口.总结了软件的特点.算例表明软件具有实用性.
亚音压气机平面叶栅内流动的声激励试验研究
侯安平, 姜正礼, 凌代军, 周盛
2005, 31(01): 56-59.
摘要:
针对非定常两代流型理论的验证展开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为了简化同时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试验研究首先从平面叶栅风洞上起步.在测得各个工况下叶栅后旋涡脱落特征频率的基础上,采用声激励的试验手段,系统研究了非定常扰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加激励前后总压损失的对比、流场特征参数频谱图的对比和具体气动参数的对比,证实了合理组织各个非定常扰动的相互作用可以提升叶栅的气动性能,说明了"非定常耦合流型"在叶轮机中存在的可能性.
航天器热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推理机的设计
魏传锋, 李运泽, 王浚, 于涛
2005, 31(01): 60-62.
摘要:
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故障,因此需要充分进行地面模拟试验.在航天器地面热试验的故障分析过程中,除了形成了可供故障诊断用的规则以外,还得到了许多具体的事例.后者很难用规则来准确地描述,但却是人类专家最珍贵的经验,必须加以利用.据此提出了基于事例推理和基于规则推理的混合推理机制,给出了具体的流程图,并就两种推理给出了相应的冲突消解策略.
基于Internet和Java3D的多机器人操作虚拟环境
高胜, 赵杰, 蔡鹤皋
2005, 31(01): 63-68.
摘要:
网络传输时延的不确定性和机器人之间的有效协调是多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研究的关键问题.采用Java和Java3D技术构建了基于Internet的虚拟操作环境,改变了传统上基于视频信息作为反馈的操作模式,克服了网络传输时延对系统操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虚拟向导的概念并加以实现,处于异端的操作者能够准确地预测其它操作者的操作意图并实现有效的协调动作.通过两个典型操作实例的分析,验证了系统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
王元光, 徐旭, 蔡国飙
2005, 31(01): 69-73.
摘要:
为寻找一种适当的计算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性能的方法并评估现有模型的优劣,提出一维化学动力学模型,且通过几个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为研究设计过程中的性能计算方法的适用性,针对一具体的燃烧室,采用目前通用的性能计算方法,即冲量分析法、一维化学动力学及二维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得到燃烧室内各气动参数的分布曲线,并得到上述方法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设计过程中性能计算适用性的初步结论.计算结果表明:一维化学动力学方法与冲量分析法都能够考虑到摩擦、通道面积变化以及燃烧释热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对于冲量分析法,在考虑燃烧时,还需设定放热规律; 而一维化学动力学方法则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模型,会自动计算释热规律,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和前两种模型相对比,二维化学动力学方法可以更细致地捕捉到流场中的一些细节,但此种模型需要较长的运算时间.对比这几个模型,各具有不同特点,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设计与性能计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上述区别,最充分地发挥各模型的优势.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指纹认证方案
黎妹红, 张其善
2005, 31(01): 74-77.
摘要:
利用智能卡安全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在智能卡上不仅存放指纹特征模板,而且还实现两个特征集合的比对,指纹识别算法的其它过程则由经过认证的读写设备来完成.指纹的预处理仅包括三个部分:基于8个离散方向的方向场计算,在脊线方向使用平滑算子而在垂直于脊线的方向使用增强算子的图像增强和直接对脊线进行跟踪的特征提取算法.比对过程中首先根据两个集合中的全等三角形求出它们的旋转和平移参数,然后对根据参数进行转换后的特征集合进行点模式匹配.根据实验获得的卡上比对时间和识别率表明该方法的合理性,可用于工程实践.
ADS与多雷达数据融合中的系统误差配准法
蒋乃欣, 张军, 罗喜伶, 刘伟
2005, 31(01): 78-81.
摘要:
对空中交通管制中自动相关监视(ADS)与现有多雷达监视系统进行数据融合的模型进行了分析,在现有多雷达数据处理(MRDP)系统误差配准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利用最小平方估计(LSE)准则实现的ADS与雷达的系统误差配准算法,给出了其最优解.利用我国西部航路模拟航路点数据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的分析表明,通过该方法的配准,ADS和雷达数据融合中的系统误差得到了有效的消除,提高了综合监视精度.
用于原木材积检测的图像处理与分析算法
龙德帆, 樊尚春, 庞宏冰
2005, 31(01): 82-85.
摘要:
基于原木材积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研究并设计了关键的图像处理与分析算法.针对原木端面为类圆形状这一特点,对其进行Hough变换,然后结合数学形态学中的骨架提取算法,在骨架极值对应的最大圆盘中搜索Hough变换的峰值,使每一峰值对应一个原木端面,从而实现了原木端面图像的粗略分割.将活动轮廓模型变换到极坐标系中,以梯度的极值作为端面轮廓的候选点,可以利用动态规划法来获得能量泛函的全局极值,从而实现了精确提取端面轮廓.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实用性.
紧缩场反射面板热变形的适应性调整
王兆峻, 陈五一
2005, 31(01): 86-88.
摘要:
随着季节的变化,紧缩场反射面板的温度在15~25℃之间变化.热变形量往往超出允许的误差.利用Marc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紧缩场在温度、重力和反向力等作用下的变形.针对变形最严重的工况下的变形,用最小二乘法对变形后的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曲线拟合,得出与变形后的反射面相一致的新的母线方程和焦距.仿真结果表明调整馈源位置,能够适合于面板焦距的变化.
可消除定位模糊的无源时差定位算法
陈玲, 李少洪
2005, 31(01): 89-93.
摘要:
消除无源时差定位系统中存在的定位模糊是一直倍受关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4变量算法虽可以消除定位模糊但其定位精度不高,不适合工程应用.以传统时差定位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多个子系统融合的定位算法.由于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观测站提供的冗余测量信息,所以其定位精度高于4变量算法,而且还可以消除定位模糊.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并联磨床加工螺旋槽的磨削参数设计
裴葆青, 罗学科, 陈五一, 黄波
2005, 31(01): 94-97.
摘要:
螺旋槽的加工是回转体刀具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状参数(尤其是前角、槽深和槽宽)对刀具的切削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基于6-UPS并联机床,在分析并联机床加工工艺特性的基础上,按照螺旋槽加工中砂轮与刀具的相对运动关系,建立了螺旋槽加工运动的理论模型,对可能影响螺旋槽成形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建立了一个仿真模型,可以对所有的磨削参数进行快速的定量设计和优化,主要包括砂轮偏转角度、砂轮厚度、砂轮轴向平移位置和螺旋槽深度,并通过加工实验进行了验证.
基于GPRS的车载信息平台的研制与关键技术
张正, 张其善
2005, 31(01): 98-101.
摘要:
对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传输方式进行了论述,分析说明了它的多项优点,设计出一种以提高交通现代化程度为目的的新型车载信息平台,并结合实际测试情况从系统的整体功能、软硬件实现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描述,对登录GPRS网络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将提高系统性能的方法作了详细论述.实测结果表明:经完善的系统数据丢失率在5%~6%之间,数据延迟率低于1%,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并为其他车载监控系统的研制开发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
航材保障经费的优化配置研究
张瑞昌, 赵嵩正
2005, 31(01): 102-104.
摘要:
航材保障的主要工作包括航材筹措、储备、供应和管理,这些工作均需要经费支撑,数百万项航材占用大量的资金.如何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好航材保障经费,对提高航材保障良好率和飞机完好率至关重要.以航材保障经费为资源,以航材系统整体保障效益的提高和飞机维修器材费用的优化配置为目标,建立了航材保障经费优化配置模型,应用边际分析法推导出模型公式,利用数值计算法获得使航材保障效益最佳的经费优化配置方案,使有限的航材保障经费充分利用,发挥其最大的保障效能.
航天发射用磁悬浮助推发射系统概念研究
杨文将, 刘宇, 杨博
2005, 31(01): 105-110.
摘要:
针对日益增加的航天发射成本问题和安全、可靠、低成本航天发射方式的需求,阐述了磁悬浮助推发射概念及其优越性.初步分析了磁悬浮助推发射系统组成及各分系统功能.通过比较电磁悬浮(EMS)和超导电动(EDS)两种磁悬浮系统性能,结果表明EDS是更适合于磁悬浮助推发射的磁悬浮系统方案.通过助推发射能量需求初步分析,直线电机加速能量供给系统是难题之一,需要重点解决.采用飞行弹道分析方法,说明地面助推水平起飞单级入轨运载器方案的可行性及特点.与其它航天助推发射方式比较,磁悬浮助推发射在提高入轨载荷和降低发射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常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