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8-2204
CN 11-3979/C

2013年  26卷  第2期

栏目
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公共政策与治理
摘要:
政策执行力研究是拓展政策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近十年来,中国政策执行力的研究成果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政策执行力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注重理论分析,促进研究理论多元化;创新研究方法,加强研究应用性;丰富研究对象,开拓研究视角以及拓宽研究领域,促进研究层次的全面提升四个方面突破。
摘要:
中国在地方治理上存在着内卷化的权力运作方式,权力寻租和腐败,经济的粗放型增长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绿党在政治上奉行生态学、社会责任感、基层民主以及非暴力原则,经济上奉行"小即为美"的思想,这为中国加快民主化进程和构建生态经济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摘要:
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治理成为社会转型期至关重要的因素。基层公务员队伍在中国公务员队伍中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这支队伍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实施善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扮演着既对上级领导负责又对公民负责的双重角色,其如何有效发挥自身价值,关乎中国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然而,现今中国基层公务员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公共行政精神进行重塑。为此,以弗雷德里森关于公共行政精神的相关理念为依据,对中国基层公务员队伍中公共行政精神重塑的有效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从内部治理的完善不断来提升基础公务员队伍执行公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危机管理
摘要:
风险社会改变了重大工程项目的评价标准,也改变了项目决策的议程设置。重大工程项目日益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等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风险源,其风险因素来自于相关利益群体对该项目在利益性、安全性和合法性上的社会预期,这种社会预期直接引发了其与社会稳定相关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将社会预期分析纳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框架,有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而更为合理有效地预防各类社会冲突事件的发生。
摘要:
近年来,公共危机发生呈常态化趋势,相应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也成为评价政府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比卡特里娜和桑迪飓风发生时美国政府不同的表现,特别从灾前应急准备、府际间合作协调机制、社会心理调控机制三个方面剖析应对的策略,认为美国政府在应对桑迪飓风时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改进并取得了不错的结果。提出其对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两点启示,即建立常设的全国性应急管理体系和利用新媒体建立完善的社会心理调控机制。
航空法与外层空间法
摘要: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器跨国租赁市场的繁荣,民用航空器跨国留置纠纷频发。由于对留置权成立要件存在不同理解,在个案处理中争议颇多。从美国对类似民用航空器留置案处理的经验及其留置规则来看,中国应从民用航空器跨国租赁的实践需要出发,应已加入的国际航空器权利公约的要求,采纳民用航空器留置权与民用航空器优先权并存的担保模式,明晰留置权成立要件,填补民用航空器留置权空白,构建科学合理的民用航空器留置体系。
摘要:
弃星导致的外空污染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了对之采取空间碎片减缓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12年,欧盟Envisat卫星滞留外空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在特定条件下,《外空条约》第9条可以为第8条的发射国管辖权创造例外,此时受到威胁的国家可以援引第9条以及习惯国际法中的免责事由为非合作性卫星移除抗辩,为受到太空碎片威胁的国家非合作性卫星移除寻找到合法性依据。
本期特约专家稿件
摘要:
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优先购买权为债权性权利,权利人行使权利,意味着取代原始要约人(第三人)地位而成为要约人,其法律性质为要约地位取代权。第三人受出卖人优先购买权人行使优先购买权通知后,可以发出新要约,权利人对之仍可行使要约地位取代权,直到最终缔约。出卖人侵害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应当区别第三人是否善意。在善意第三人情形下,优先购买权人只能向出卖人主张违约或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在非善意情形下,除出卖人与第三人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情形下,出卖人与第三人对优先购买权人权利损害,应当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且为连带责任。
摘要:
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的法理学家,德沃金在批判实证主义法学和功利主义法学的基础上,从一种道德哲学的现代立场,构建了颇具说服力的原则学说与权利理论,强调原则应当得到遵守,并且公民也应当享有得到政府平等关怀与尊重的权利。此外,德沃金还运用"内在观点"对法律进行"建构性解释",从而得出了"作为整体性的法律"概念。
法学论坛
摘要:
中国商品住宅的空置现象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其中隐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资源的社会性等环保法理念出发,对不合理空置现象进行了评述分析,提出立法建议,希望借助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力量,从根源上治理中国商品住宅不合理空置问题。
摘要:
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请求为特定行为的具有相对性和财产性的民事法律关系,"公法之债"不在债的范围内。合同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侵权行为之债为典型之债,此四种类型以外的其他债为非典型之债。非典型之债在民商法中广泛存在,拾得遗失物中的报酬请求关系即为其中一种。相对于典型之债,非典型之债具有依附性、个别性、分散性的特性。典型之债与非典型之债的划分,为债法总则的设立提供了支持,但本身存在名实不符的弊端。以独立之债与依附之债的划分替代典型之债与非典型之债的划分,较为适宜。
经济与管理
摘要:
根据投入产出法建立了衡量航空运输业对社会经济影响程度的模型,在2007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分别从直接经济贡献、后向波及效益、前向波及效益、消费波及效益四方面测算了航空运输业对北京市社会经济的贡献,得出结论:航空运输业对北京市社会经济具有显著贡献。
摘要:
构建军民融合型航空科研体系对于实现航空科技工业的军民一体化、促进航空科技进步、影响航空科技工业的市场竞争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航空科研体系在军民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研体系不完善,没有独立的分别从事军用与民用航空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军方没有自己的航空科研机构。因此需建立一个由管理机构、大学科研机构、军用与民用航空基础科研机构、航空工业企业等组成的军民融合型航空科研体系,并从完善航空科研体系、建立军地航空科研立项与管理的协调机制、建立招投标制度、培育军民融合型航空工业企业主体等几方面进行相应改革。
摘要:
采用情景模拟方法,以快递服务失误和补救为例,分别测评了三类服务补救公平性感知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首先,服务补救公平性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意向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感知公平的服务补救比感知不公平的服务补救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正面情绪,口碑传播,重购意向和更低的负面情绪。其次,服务补救公平性各维度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意向均有显著影响,感知公平中的交互公平和结果公平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正面情绪、口碑传播和重购意向,但不会带来负面情绪,程序公平不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正面情绪、口碑传播和重购意向,也不会带来负面情绪,各维度的重要程度依次是交互公平、结果公平和程序公平。再次,感知不公平的服务补救各维度均不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正面情绪、口碑传播和重购意向,而是会带来负面情绪。最后,获得服务补救消费者的正面情绪与口碑传播和重购意向呈显著正相关,消费者负面情绪与口碑传播和重购意向呈显著负相关。
语言与文学
摘要:
梁实秋的著译活动相辅相成,其代表作"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呈现出情、真、智的特征。"情"包含动机情感流、对象情感流和审美情感流;"真"包含"巧的模仿"的创作诗学和"传真理念"的翻译诗学;"智"包含文化智性、主体智性与形式智性。情、真、智反映了梁实秋的著译在题材选择、审美倾向、文化心态、思想意蕴等方面的宏观一致性以及行文风格的微观差异性,体现了文学与人生、文学与社会以及文学与审美的内在关联。
摘要:
庞德将语言能量作为翻译的本体,消解了文本意义一成不变的定势;称"译作乃独立于原作的再创作",罢黜了原作与原作者的权威;而带有解构痕迹的翻译策略又使译本成为原文本的"来世",破解了传统译论中的"模式-复制"关系。庞德的翻译思想与20世纪70年代盛行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潮暗合,其翻译思想中蕴含的深邃的解构主义力量,展示庞德作为一名理论家的前瞻性。
摘要: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堪称为"约克纳帕塌法"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南方社会的复杂情感使得福克纳文学创作表现出复杂性特点,通过对其重要短篇小说《山上的胜利》、《烧马棚》、《莱巴嫩的玫瑰花》以及《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文本细读,使得生存于斯的南方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试图超越的呐喊声声声入耳、行动力赫然呈现。
摘要:
"祸福"观念是每个民族精神内核的一部分,这一观念蕴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祸福"观念起源于人类原始的精神体验,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俄汉民族"祸福"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充分反映出两个民族的独特个性、民族精神和不同的宗教背景。成语谚语作为格式化的语言单位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观念在语言中的浓缩和精华,构成阐释俄汉民族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独特角度。
摘要:
基于事件语义框架和Davidson事件论元抑制这一分析机制,对于汉英特殊被动句进行了对比研究。汉英特殊被动句的句法和语义有某些相通之处。句法上,均可以违背被动化特有的句法条件,而语义均倾向于表述主语的某种特征或持久性状态。特征读取取决于一种抽象的运作机制:事件论元抑制。事件抑制把舞台层面事件转变为个体层面状态。汉英特殊被动句在特征描写形成机制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高教研究
摘要:
中国社会变革推动了不同时期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历史变迁。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演变呈现出显著的时代性和阶段性。通过对学科专业设置历程的回顾分析,可以发现其中主要存在移植性、外限性、短期性等问题,进而为新时期的相关高校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在展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未来发展时,强调应突出自主性、规范性、一致性、多元化和时代性。
摘要:
新校区不仅承载着拓展办学空间的现实任务,还肩负着传承大学精神的历史使命。大学精神传承应该贯穿新校区建设的三个环节: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纠正当前大学精神在新校区建设中的误区,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在认识上要重构大学建筑的精神传承话语权,在时间上大学精神应始于新校区建设,在心理认知上要注重建立师生与新校区的联系,在机制上要保证大学精神的传承空间。
摘要:
以历史观和发展观透视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对于成长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变革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以关键历史事件包括拿破仑帝国、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设立、博洛尼亚宣言等剖析法国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演进,从而探讨科学技术进步和国家利益驱动对人才需求的导向作用。并针对中国目前进入现代工业化进程所急需的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考意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评估等。
摘要:
在对外语阅读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指出不足的基础上,以法语专业二年级泛读课课程设计为例,以图式理论、任务型教学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改革阅读课教学模式提供借鉴,以此为据提出一个全新的建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外语专业阅读课课程模式。研究发现,外语阅读课程的改革需要从教学的多个阶段进行。这个通过对阅读课教学功能和目的的区分构建的多元教学模式,对以法语为例的外语专业教学及其他外语专业课程的设计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摘要:
利用科学引文数据库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可以有效分析科研机构的科研论文产出状况和学术影响力。基于ESI数据库,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2010年的高水平科技论文产出数量和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因子分析与其他"985高校"横向比较,从而反映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产出状况和竞争实力。结果显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论文产出数量稳步提升,而论文的引证影响力较低,工程科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是优势学科,其他学科相对薄弱,整体实力在"985高校"内部处于中下游位置。